怎样鉴定紫砂老壶的年代
明代的紫砂壶造型多以方形、圆形、筋囊式为主,线条简约,壶体偏大,平实质朴。清代初期的紫砂壶造型与瓷器一样,出现了专供宫廷皇家使用的精雕细琢的宫廷壶,多以自然形与几何形为主。另有一些民间实用型壶类,壶形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珑。清末及民国初期的紫砂壶造型款式增多,附加装饰也增多,以仿古代名家为主,在形制上没有多少创新。
紫砂器的胎质具体的说就是砂料。不同时期的砂料有着不同的砂质,而不同的砂质呈色肌理都是不尽相同的。明代紫砂使用的砂料内含颗粒状粗砂,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这是当时的炼砂淘洗技术相对落后而造成的。
据有关资料表明,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数为20—30目,清中期为50—60目,近现代为100—120目。目数低,颗粒粗,孔隙度大,用手指弹击,声音沙哑、发闷。明代的砂壶由于多是墓葬出土物,胎体吸收了地下的水气,表面失光。清代砂料细腻润泽,也显示出古朴的意趣。由于经常把玩摩擦,久而久之,会有一层光亮面,如同古代硬木家具,年代久远自然而然地产生光亮面一样。
创制砂壶的成型工艺,各个阶段都有不同之处。这些外在的因素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断代的凭据之一。
明代创始期的壶是以手捏制为主,壶内胎往往有掏空时捏按的指纹。晚明时时大彬创制了木模制壶方法,壶内壁不见指纹,而略留用竹刀刮削的痕迹。在柄与壶身、流与壶身相接处往往比较粗糙,有时为美化接痕而贴上柿蒂形泥片而成为最早的附加装饰。盖与钮的相接处有时也会这样处理。
由于明代不单独烧壶,仅将壶放在窑中套烧,常有缸瓮飞洒的釉泪沾在壶体表面。有的砂壶还因受火的原因凸起气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内壁薄厚不一。很多情况下由于温度不够,砂壶不能完全烧结,故胎质较为疏松。清代的紫砂壶一般采用打泥片,再捋泥片镶接而成,所以壶胎厚薄均匀,制作精细。也有制壶大家仍然坚持以手捏制为主,技艺炉火纯青,一般匠人不能望其项背。近现代采用注浆成型,壶身略加修饰就极为光润,细如膏泥,干脆而不润泽,里外极规整,手感极轻。注浆成型的紫砂壶需用较多的黏性土掺和砂泥,实际上紫砂的比例已经很小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不具有任何艺术性,充其量是黏土与砂泥的混合物。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 紫砂工艺美术师王秀局简介2016-03-14 10:38
- 新浪壶友俱乐部会员招募2016-03-08 10:41
- 顾景舟 艺海一舟 扬帆远航2016-03-09 10:59
- 王秀局个人紫砂作品经典壶型2016-03-14 14:44
- 心灵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美2016-01-19 20:53
- 2016艺术品市场面临机遇与挑战?说到底是经济问题2016-01-28 11:09
- 美术馆需要开启社会互动模式2016-03-05 09:24
- 看艺术品时大脑在想什么 让高科技告诉你答案2016-03-11 13:08
- 文物修法:保护和利用并不矛盾2016-03-14 08:29
- 《怎样鉴定书画》的学术意义2016-01-21 08:05
- 1980年1元人民币收藏价值不可小看2016-02-27 10:41
- 村民家中挖出918斤古钱币 当场惊呆报警2016-02-29 16:35
- 嘉德在线三月乾元精品拍卖会2016-03-03 13:42
- 跳蚤市场淘到宝 英女子转手拍卖升值逾600倍2016-03-03 15:40
- 钱币市场3月3日集币视点2016-03-03 18:57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