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李强,号心斋、谦堂、古蓼子。1957年生,河南固始人。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曾任郑州师范美术教师、《郑州晚报》美术编辑,1985年调入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任《书法家》《书法博览》编辑,《青少年书法》主编。1991年调入河南省书画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南省第七批优秀专家。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编辑出版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书画院院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青年书法理论家协会副主席,郑州大学客座教授。
李强书法师从王学仲先生,沉浸北碑,上窥汉隶,潜心楚篆、汉简、帛书,旁涉章草及“二王”草书,行书得意于《唐宫女墓志》。书风刚健婀娜,浑然一体。曾应邀赴日本、韩国参加书法交流活动,在韩国举办“李强书法展”。发表论文有《河南中青年书法创作心路历程》《唐宫女墓志随想录》《中国书法新突破的可能性》《中国书法批评范畴》《村上三岛书法中的王铎魂》等近二十万字。有专著《韩国书法丛考》问世。出版有《流行歌曲词八首行书帖》《李强书法集》《李强书法作品集》《心斋四体书册》《隶书古诗百首》。2010年10月,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河南代表书家·李强书法作品展”;2016年4月,举办“书香茶韵满申城”——李强书法作品展。
面壁十年图破壁
——《李强书法展作品集》序
周俊杰
1984年,李强27岁,在书法界属于少壮派中最为年轻者。那年元宵节,河南举办千人参加的首届“中原书法大赛”,经过反复评选、较量,他获得了二等奖。此种荣耀颇使这位年轻人感到兴奋,甚至有些自负。但这一成果给他带来最重要的一点不是成就和虚荣心,而是使其命运由此来了个大转折----由报社调入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从此,他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我们也由此成了同事,大概,对这位书坛才子的了解之深之透亦非我莫属了。
我们共同在书协度过的岁月中,一起编杂志、办展览、探讨当代书坛的种种问题,他思维的快捷、对艺术美的敏锐感受、笔下娴熟的技巧以及对艺术道路的大胆探索,加之生活上的永远引领时尚,使书协整个气场充满了勃勃生机。1988年他出版了《流行歌曲词八首行书帖》,我在为其所写序言中说:“与一味沉迷于传统及抛开传统搞创新者不同,他在不停地遨游于茫茫书海的同时,清醒地注重着‘时代’与‘自我’,他站在历史与时代座标线的十字路口,将时代审美理想与其艺术家气质、豪放中充满灵气的个性有机地与传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多种风格的书法精品。这是被称为‘天才’的艺术家所共具的特征。”并在题诗中说李强“跃动的生命”中有着“不安的灵魂”。果然,在此书出版后第二年他便投入到现代派的创作中去,并出版了第二本作品集,书中收了多件颇具“现代”特征的作品:字形变化大而奇,用墨一如绘画,以“五彩”处置,章法大开大合,吸收了西方现代构成诸多法则,李强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我为之写序的题目是《寻找明暗交接线》,即他在古典与“西化”之间寻找一个能涵盖东西艺术的那个交界部分,这在偏于新古典的河南书坛无疑是个大胆尝试,并对这一不顾眼前功利、颇具“悲剧色彩”的探索表示了崇敬和疑问。在序的最后我问道:“李强,面对那暴雨和冰霜,你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还是退缩到一片充满温馨却缺乏惊心动魄震撼力的芳草地上?”
此后的十多年,他因先后又到出版社、省书画院工作,我们晤面机会少了,对其作品曾偶见一二、多为规整且装饰性很强的隶书,并因缺乏交流而无从评价。尤其我退休后这些年,读读书,写写字和文章,与朋友们不时小酌一番,只是过着“闲云野鹤”式的日子,似已进入未老得闲、未求得应、未谋得道的境界。年轻人忙着他们的事业,在广阔的舞台上演着一幕幕带给人多种情绪、调动着人们丰富感情的剧目,从思想、审美,尤其是社会交往上与之颇有些“代沟”之感。但对李强的创作和艺术走向,我都一直在关注、猜测,不知他这些年在想什么、干什么。
前些天在一次书法活动中我们见了面,他说他近期要办一次个展,想请我看看作品,听听他的想法,并请我再次为之作序,我欣然答应,于是便有了与几位道友一边欣赏他的书作及诗词,一边酌酒、品茗,一边听他娓娓讲来的多年未曾有过的聚会。
他说:“我这十多年似乎沉寂了,除公务活动外,很少参加外界的什么活动,对于我近期的创作,外界知之甚少。但我并未停止思考和创作实践。在外边,人们只看到我在画院工作,经常与朋友品佳酿的一面,其实,这十多年我一直没停顿地在思考、在用功。”他很动情地说:“十多年了,我经常白天仰望天空,看着飘浮着的白云,树上或空中飞翔的小鸟;夜晚看着天上的星星、月亮,在别人看来,以为我在发呆,实际我一直在沉思自己的艺术道路。”
从他的叙述中,我了解了他这十多年艺术上的主要追求:深入地研究篆书,具体说是汉缪篆,以他的称谓是“摹印文字”。他认为,此种文字结体方正,将标准小篆美术化,线条的屈曲盘绕、增减损益恰到好处,厚重、博大、奇崛,乃汉人独有的审美创造。后人分类整理成编,便于检索,使用起来甚为方便。他说,汉印中对每个字的安排均不同,即使大的格局接近,但细微部分也充满变化,这是传统中往往被人忽视而品位甚高的一种文字,一如汉碑,一碑一样,一碑一风格,是后人创作取这不尽的源泉。他说,十多年来,他整夜整夜地临写,已将所有字的结体、偏旁部首烂记于心,可以达到创作时自由遨翔的境界。
我看了他大量以汉缪篆创作的作品,沉郁,浑朴中流露出一种自信;结体工稳,但变化莫测,字形时方时扁时长,写来颇为洒脱;而风格上亦拉开了较大距离,缪篆的极尽变化,小篆的极度严谨,近于《散氏盘》的散漫错落,在他写来均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创作上进入风格的自由运用,是艺术成熟的标志,是积多年之反复探索、实践后的成功飞跃和艺术升华。据我所知,在此之前,尤其近百年间,并非无人尝试以缪篆进行书法创作,但大多是以其他书体为主的偶尔为之,象李强以十数年之功主要侵沉于此者恐尚无先例,故可以说,李强此次集中拿如此多的缪篆创作作品,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超越,亦是对书史的超越,其意义是重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会愈发彰显。
这十多年间,李强的隶书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将缪篆的装饰成份糅入或庙堂、或野逸、或古拙气的汉代隶书中。近些年,隶书创作突破了清人多样化的风格,借鉴了草书、大篆等书体的飘逸、沉郁等特征,又赋以丰富的墨色、章法变化,将隶书创作向前推进一大步。而李强糅汉篆入隶的尝试则是另辟蹊径:偏旁部首的篆书处理,中宫收紧、撇捺等笔的加长以增加动势的字形变化,或有行有列、或有行无列的章法安排,而骨子里动荡不安的艺术气质则使其隶书在各种风格的尝试中都会散发出奇峭、飘逸、甚至有些华丽的意味,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构成了“李家隶”的特色。
李强的楷书出自魏碑,基础是《郑文公》,结体开张、绰约,用笔纯以篆行。此次展出的有一幅小字魏楷作品,内容为《韩国汉诗选抄》,选自他的著作《韩国书法丛考》。千余字一气书写六个小时,结体严谨,气息爽健,姿态飘逸,意味纯正,可谓其楷书之代表作。李强行、草书并未走“二王”一路,而是承接清末以来的“魏体行书”一系,从赵之谦、康有为、李瑞清到当代的王学仲,使这一体系达到书法史上的高峰。李强是王学仲的弟子,承继这一脉系是很自然的选择,展览中有多幅魏碑行书,用笔的转折、整体的气息均为纯正魏意,只不过章法又借助了明人行书及当代创作的一些意味,如《竹苑深深竞翠微》扇面,结字开张、大气,融古今气息于一体,若将之置于书史,亦可与赵、康们对话。如果李强让我选一件作品赠我,不要大幅,那样显得太贪,余曰:此件足矣!不知强弟以为如何?
李强在整个当代中原书坛中,以其篆、隶、魏体的深入继承和创新,接过了中原书风的大旗,可谓当代河南书坛的代表书家之一;同时,在整个书坛上,其作品亦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力、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个人风格成为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我相信,历史将会证明我的判断。
需要提及的是,李强此展作品的文字内容,除一件小楷写韩人诗外,全部书写自己的诗词,这不仅在他那个年龄段,即使在当代整个书坛亦为凤毛麟角。我之所以特别赞赏的原因还在于,其诗词格律甚为严谨,当代书法界许多所谓的教授、名家所写诗词多为不合格律的打油之作,确实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整体上传统文化底蕴的薄弱,而读李强作品,又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原文化底蕴的深厚。此展出版作品集同时,还将出版李强的古体诗词《蓼华集》,我已全部拜读,不仅格律严谨,更重要的是诗意甚浓,读之如饮甘泉、品佳茗,令人回味不尽。因非本文重点,故略略提及,表示我对李强能将诗书融为一体才华的钦佩之情。
李强沉寂十年,面壁十年,终于破壁而出。这沉寂中蕴含着一位具有才情艺术家的心底波澜,欲冲出迷惘局面的爆发力。当然,也显示了作者强烈的自信力,“天真烂漫在中州”的诗句,难道不是诗人、书家的自我感觉和自信力的明确表述吗?!
好一个“中州”“天真烂漫”的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