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在戴笠手里竟用作了香炉

2017年06月03日 10:3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毛公鼎 毛公鼎
铭文局部放大 铭文局部放大

  陕西岐山县是一个非比寻常的地方。这里的百姓经常在田间地头、村前屋后挖出一些青铜器物,许多价值连城的青铜器就是被他们的锄头刨出来的。

  1849年,大盂鼎带来的轰动还没来得及消散,紧接着,第二年,在岐山又出土了一件稀世珍宝。这件稀世珍宝仍是一件大鼎,它的名字是毛公鼎。按照现代诗人郭沫若的说法,毛公鼎的价值“抵得上一部尚书”,足可见其珍贵。

  那么,毛公鼎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它被人认为具有《尚书》的价值?毛公鼎出土以后,又曾经历过哪些鲜为人知的遭遇?毛公鼎上那数千年前的铭文能否为今人破译?那些铭文所讲述的究竟是什么内容呢?

  “美国人和日本人两次出高价购买毛公鼎,我都没有答应”

  “美国人和日本人两次出高价购买毛公鼎,我都没有答应。现在我把毛公鼎托付给你,不得变卖,不得典质,更不能让它出国。有朝一日,可以献给国家。”当年,叶恭绰在给侄子叶公超写信时如是说。

  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中国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宣王时的一件重器,因其制作者毛公而得名。鼎通高53.8厘米,重34.7千克,口径达47.9厘米。在其口沿上,竖着两只大耳朵,腹部又圆又深,下有三只兽蹄形的大足,有力地支撑着沉重的鼎身。整体来说,造型浑厚而凝重,其纹饰简洁而古朴,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西周初期极端神秘的风格迥然不同。

  毛公鼎腹内铸有32行499个字的铭文,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其铭文的内容是记载周宣王告诫及赏赐大臣毛公的册命。铭文中说,为了中兴周室,革除积弊,周王册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不可横征暴敛,壅塞民意,绝不能重蹈先臣违诺王命,官纪不饬,酗酒无度而遭丧国之祸的覆辙;毛公感谢周王所委之重任以及所赏赐之酒食、舆服、奴隶、兵器、玉饰等丰厚的赏赐而铸鼎记事,子子孙孙永远铭记。

  毛公鼎的价值难以估量,它对于研究中国冶金史、文字史和西周史都具有莫大意义。它不仅在内容上是一篇重要史料,在艺术上也极具美学价值。铭文笔法端严,线条饱满,结构庄重严谨,出土以来,书法家们无不为之倾倒,纷纷描摹,得其铭文拓片者无不如获至宝。

  毛公鼎从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县重见天日直到解放前,曾经数次转手,伴随着坎坷的民族命运,见证了近代中华民族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许多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曾想染指这件青铜器,但在爱国人士的机智周旋下,毛公鼎最终没有流失到国外。毛公鼎现在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被视作该院的三大镇院之宝之一。

  陈介祺做了一个山寨版毛公鼎,而把真正的毛公鼎暗运到了老家

  毛公鼎于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50年)出土,是自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来的。有古董商人闻名而来,以白银300两购得,但运鼎之际,被另一村民董治官所阻,买卖没有做成。

  无奈之下,古董商将此事报告给了官府,希望知县大人能够为民做主。事实证明,这个大人是个小人,他看到宝鼎后,两眼放光,找了个理由便将宝鼎据为己有。这个知县大人之所以买来毛公鼎,并不是要珍藏,他只是为了创收,于是很快卖给了另一个古董商。

  后来,宝鼎辗转落入京城著名金石大家陈介祺手中。陈介祺为买宝鼎,几乎花光了全部的积蓄,可见他对这个宝鼎的倾心。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解读出了鼎内铭文。为了保护宝鼎,陈介祺又特地做了一个山寨版毛公鼎,把真正的毛公鼎暗运到了老家,可谓煞费苦心。

  陈介祺死后,这件宝鼎又被他的后代保管了20多年。20多年以后,直隶总督端方瞄上了这个宝物。他以势压迫,最终从陈家买走了宝鼎。说是买,其实跟抢差不多。不过端方很快遭到了报应,他镇压保路运动,被革命军所杀。他死后不久,毛公鼎的主人换成了民国交通总长叶恭绰。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毛公鼎成了日本人搜寻的重要对象。叶恭绰只好把鼎偷偷藏在院内大条石下面,匆匆赶往香港避难。不过,意外的事情很快发生了,日本人抓住了叶恭绰的侄子叶公超,并逼问他宝鼎的下落。叶公超是个豪气干云的男儿,怎肯向日军屈服?因此日本人终究没有问出宝鼎究竟藏在哪儿。

  经多方营救,叶公超终于得以释放,并于1941年密携毛公鼎奔赴香港,将其完好无损地还给叔父叶恭绰。不久,叶恭绰身染重病,经济困顿,万般无奈之下将毛公鼎典押银行。后为巨商陈永仁得悉,出资赎出。陈永仁为了换取政治资本,又将其送给了戴笠。

  对于这位戴笠,我们都很熟悉,他是行伍出身的军统将领,也是蒋介石的亲信。他对古董向来没有研究,也不打算研究,因而毛公鼎在他手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竟沦落为香炉,专供特务们销毁文件。千年宝鼎竟然成了香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如果陈永仁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会大失所望吧?虽然他本打算用其来为自己换取政治资本。

  戴笠死后,毛公鼎划归为国家博物馆收藏。至此,从出土以来就在民间四处流浪的毛公鼎,终于打上了“国家所有”的烙印,得到了它应有的待遇。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退守台湾,大量珍贵文物南迁至台北,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毛公鼎亦在其中,至今仍保存在该院青铜陈列室中。

  学习书法不学习毛公鼎铭文,就像读书不读《尚书》

  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与虢季子白盘,被誉为晚清时期出土的四大国宝。毛公鼎为西周晚期毛公所做,故称毛公鼎。毛公鼎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腹内所刻的32行499个文字,这是现存铭文最长的一件青铜器。

  毛公鼎腹内所刻文字是一篇典型的西周册命铭文,不过这篇铭文又有自己的一些特点,该铭文不拘泥于传统的册命体例。全文以“王若曰”开始,基本引述王的册命话语,分段处则以“王曰”隔开,形式别具一格。

  铭文一共分为五段,按照惯例,开篇先追述了西周国君文王、武王承天命推翻大邑商的伟大功业;然后,开始感叹时局的不安定,体现了宣王时期诸侯力量发展、王室力量相对衰落的总体形势;紧接着,叙述宣王任命毛公接替父辈的职位,管理邦国及王朝事务,让他拥有了宣布王命的大权;同时宣王教导毛公要勤政爱民,勤勤恳恳地辅助自己治理天下;为了勉励毛公,宣王还赐给他兵器、车以及命服等物。为了称颂和纪念宣王的恩德,同时也为了显示家族的荣耀,让后世子孙能够记住这件事情,毛公就让人制作了这件大鼎。

  全铭文辞严密,精妙古奥,可以说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品,不仅洋洋洒洒地向人们展示了西周时期的册命制度,而且充分表达了周宣王励精图治的决心,对研究西周晚期政治历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自问世以来,毛公鼎铭文就为学界所重视,不断有人对其进行考释研究,《捃古录金文》《奇觚室古金文存》《客斋集古录》《周金文存》《三代古金文存》《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等均是研究毛公鼎铭文的著作。

  在艺术上,毛公鼎铭文也极具美学价值,笔法端严,线条饱满,表现了西周铭文高贵典雅、浑厚、圆润、隽秀的风格;布局也比较规整,是金文书法的典范。清末著名书法家李瑞清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意思是,学习书法不学习毛公鼎铭文,就像读书不读《尚书》。可见毛公鼎铭文的书法价值。可以说,在我国书法史上,毛公鼎铭文具有相当高的地位,是学书法者必读之帖。

  来源:法制晚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毛公鼎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