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为何盯上康熙爷的那件尤物

2017年07月28日 08:4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角形玉杯,汉,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厚0.2厘米,重372.7克,广州象山岗南越王赵眜墓出土,现藏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器如犀角形,系一整块青白玉雕琢而成,杯腹中空可呈酒 角形玉杯,汉,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厚0.2厘米,重372.7克,广州象山岗南越王赵眜墓出土,现藏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器如犀角形,系一整块青白玉雕琢而成,杯腹中空可呈酒

  文|李崇寒

  质容器出现于商朝,但用玉做杯子,大约出现于战国。古人认为玉是山川之精华,食玉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用玉杯喝酒,既保酒香浓郁,长生不老,又是主人权力与财富的象征,何乐而不为。 

云纹高足玉杯:见证秦宫歌舞升平云纹高足玉杯:见证秦宫歌舞升平

  目前所见最早玉杯出自洛阳金村东周王室墓。1928年夏秋之交的一场大雨,导致洛阳东郊金村东侧,即位于汉魏洛阳城东北角的农田忽然塌了一个大洞。好奇的村民下到洞里一看,发现泥土中裹着编钟,方知下面为古墓。闻讯后,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美国人兰登·华尔纳迅速召集人马公开盗掘,耗时6年掘开8座大墓,出土文物数千件,大部分被运往国外卖掉,至今流散海外。其中就包括一对战国桃式玉耳杯,它长13.5厘米,宽9.8厘米,边厚0.3厘米,重254克,现藏哈佛艺术博物馆,杯体呈半个桃形,中空,侧有环把,外壁饰勾连云纹。从出土地来看,主人身份不一般。

  众所周知,作为酒器,玉杯的发展与酿酒技术及酒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酿酒业趋于稳定,比战国桃氏玉耳杯容量更大的高足玉杯适时出现。可惜秦王朝寿命短暂,传于后世或发掘出土的文物十分稀少,玉器尤为罕见。

  1976年在阿房宫遗址上出土了一只玉杯,通高14.5厘米,以青色玉雕成,平底,杯身为直口筒状,纹饰分3层,上层为柿蒂、流云纹,中层勾连卷云纹,下层为如意、流云纹,由此得名云纹高足玉杯。这只玉杯采用的玉料并不稀罕,造型也尤为普通,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原因就在于它是迄今所知最早为秦代出现的唯一一件高足玉杯,它不仅是秦朝瑰宝,也被认为是两汉玉杯的鼻祖,对后代玉器发展影响很大。

  还记得杜牧《阿房宫赋》那段“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吗?既然出土于精巧工致、富丽堂皇的阿房宫,云纹高足玉杯的使用者定是当朝天子或后宫嫔妃。遥想当年歌舞升平、觥筹交错,可惜都被这一把火付予了断壁颓垣。

角形玉杯:中西合璧求长生角形玉杯:中西合璧求长生

  秦朝灭亡后,秦将赵佗拥兵南海自立为王,建南越国。1983年,一群建筑工人在广州越秀山西侧象岗山进行基建施工时,意外发现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公元前137年-前122年在位)的陵墓,在南越王棺椁头厢中,一件被上等丝绢包裹的角形玉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放在墓主人头部的显著位置,表明此物为赵眜生前使用至爱之物。

  角形玉杯刚出土时,尚存丝织品残迹,口沿处因墓室顶石早年风化崩落,略有缺损。它通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厚0.2厘米,重372.7克,局部有红褐色浸斑,器如犀角形,系一整块青白玉雕琢而成,半透明,表面光洁晶莹,质感温润柔滑。杯腹中空可盛酒,杯口呈椭圆形,口沿处饰弦纹一周,弦纹下浅浮雕着一只夔龙,尖嘴圆眼,额上有独角,龙体修长,由上向下在杯身上回环缠绕。

  中国玉器史上,汉代是承前启后的黄金时期。战国玉雕的曲线形构图,在汉代进一步升华,玉器表面精细的抛光技艺和镂空技术得到更普遍的应用。因集浮雕、高浮雕、浅浮雕、阴刻等技法于一体,间缀云纹、涡纹等多种图案,制作精美,造型独特,角形玉杯成为罕见的汉代稀世珍宝,闻名海内外。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兽角造型,河南禹县谷水河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角形陶杯和山西潞城县潞河战国墓出土铜匜残片上的武士持角杯豪饮图,表明先民很早就知道截取兽角作饮器。在与南越王墓年代相近的洛阳烧沟西汉空心砖壁画墓中,主室后壁一幅傩仪图上,亦能看到持角形杯的人物形象:一人紫衣状体,向左前倾,右手持一底间微翘的角形杯,一人位于画面中间,右手持杯。可见同时期使用角形玉杯饮酒已成为一种风尚。

  放眼西方,也有类似的酒器出现。据学者孙机考证,克里特岛在公元前1500年已出现此种器物,但当时其下部尚无兽首,传入希腊后才被加上这种装饰,希腊人称之为“来通”(rhyton),自希腊语rhéō(流出)派生而来。因它像一只漏斗,可用于注神酒,被认为是能防止中毒的圣物。举起“来通”一饮而尽,亦有向酒神致敬之意。西周早期,“角杯造型先传到西亚和中亚一带,后传入中国”。

  考虑到南越国濒临南海,便于进行对外贸易,与西方交往等因素,南越国工匠借鉴“来通”解毒的传说创作角形玉杯,希冀能给国君带来好运,也有可能。

  承盘高足玉杯:以求仙道

  秦统一岭南后,中原酿酒工艺、饮酒习俗及制玉技法纷纷传入,使用名贵酒器,尤其是以玉杯为时尚的风俗自然也沿袭自中原。赵佗割据岭南之前,既已有住在当地的中原官吏以玉杯饮酒,赵眜爱喝酒,喜好饮酒作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好酒需配好菜,在其墓中出土的青铜鼎、漆盘、陶碗、陶罐等烹煮器和盛食器内,发现有禽畜的骸骨、介壳类水产品、鱼骨,以及炭化了的粮食颗壳和果核。经专家鉴定,“哺乳类动物有黄牛、家猪、山羊;鸟类有家鸡、黄胸鹀(禾花雀);鱼类有鲤鱼、大黄鱼、广东鲂;爬行类有龟、鳖;海产类有虾、笠藤壶、龟足、楔形斧蛤、河蚬、青蚶、笋光螺、耳螺等等”。

  秦代高足玉杯的做法是将杯身、座足分别雕琢后组合为一体,角形玉杯不同以往,不设底座,无法单独竖着摆放,酒一旦倒入,只能从一人手中递出,须一饮而尽,赵眜握着它饮酒,肯定不是细酌,一杯杯痛饮下,喝多了难免伤及身体。

  怎样尽可能减少伤害?赵眜墓中的五色石和承盘高足玉杯或许能提供线索。承盘高足玉杯由铜盘和玉杯组合而成,并非一般的饮食器皿,而是时人为求长生的“承露盘”。古人视五色石为长生不老之药,传说用“承露盘”接来的露水吞食捣碎后的五色石,即可延年益寿。汉武帝就曾在长安建章宫造神明台,立铜人,高20丈(约66.7米),“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

  汉人事死如事生,赵眜死时不到50岁,随葬品大多与吃喝有关,又有豆形银药盒,夫人殉葬左右,他在位16年,长期患病,就是与酒色过度及服食“长生药”有关。

  魏晋南北朝期间,频繁的战争,致使玉器的生产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都急转直下,直到唐以后,才有了新发展,各式各样的玉杯层出不穷,有器身窄长附双扁耳的羽觞杯、椭圆形单柄杯,还有整体造型似多瓣花卉的仿生玉杯,尤以西安何家村唐代窑藏出土的八瓣花形玉杯为代表。此杯呈椭圆形,作八瓣花盛开状,为和田羊脂白玉琢成,每瓣表面隐起形式相同的卷草纹,给人以浮雕的效果。八瓣花状造型和卷草纹均为典型的中亚题材,被唐代艺术工匠灵活运用,此后,仿西域风格的花瓣造型器皿逐渐演变为中国式的海棠形造型,广泛流行于后世。

  玉高足杯,西汉,高12.3厘米,口径4.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口缘处、柄之外侧及器腹下端都因接触铜锈变成绿沁,其中口缘处的沁色绿中带蓝,杯体略呈细长圆锥体,有高足与单柄

  玉杯“一捧雪”的传说

  无论是云纹高足玉杯、角形玉杯还是八瓣花形玉杯,都是出土之后人们才得见它的尊贵。还有一些玉杯,可能无缘得见真迹,江湖却一直流传有它的传说。

  《一捧雪》为明末清初戏剧家李玉创作,搬上舞台后,引起强烈反响。故事围绕一尊“一捧雪”玉杯展开,传言,酒入玉杯,有雪花飘飞之妙,由此得名,杯中斟酒,夏日无冰自凉,冬日无火自温,也称“温凉盏”。主人钱塘(今杭州)人莫怀古,因不愿将祖传之宝拱手相让给严嵩儿子严世蕃,只好依原样仿造了一个赝品献给严家。不料却被严世蕃发现,情急之下,莫怀古带着“一捧雪”四处逃难,丢官落职不说,还弄得家破人亡,弃官改姓隐居他乡。“一捧雪”自此销声匿迹。

  看起来诞生于李玉笔下的“一捧雪”好像跟现实没什么关联。细究史实,有严世蕃谋夺王廷尉汉玉杯一事,有学者认为此或为李玉创作《一捧雪》的原型。也有明人笔记载“一捧雪,确有是物,现在内库”。1979年,一则“豫西古城新野发现明代玉杯‘一捧雪’”的消息,将失踪甚久的“一捧雪”推到世人面前。文中引述“一捧雪”玉杯收藏者李宝山的话,称其祖先莫怀古为避严家迫害,携杯逃难至豫鄂两省交界的新野大李营村,改“莫”为“李”姓,隐居下来。因当时村中已有李姓,为了与他们区别开来,莫怀古的后代称原李姓叫老李家,称其家族为莫李家,至李宝山已传十四代。在莫李家,“一捧雪”被视为传家宝,由每代嫡系长子保管,不示外人,每年大年初一被供奉于祖先牌位前,由莫李家后世子孙拜祭。

明代著名玉杯一捧雪明代著名玉杯一捧雪

  此“一捧雪”玉杯呈白色,略透淡绿,杯身呈梅花盛开状,杯底正中心有梅花花蕊,杯身外有梅枝攀绕,上琢梅花17朵。杯身右侧花枝分生两支,与杯顶、底有机衔接,中有圆孔,可伸进食指形成玉杯把柄,雕琢精美,构思精妙。

  据李宝山解释,当年先祖逃难途中,由于饥寒交迫不慎跌了一跤,把玉杯震裂了一道细缝,致“一捧雪”失去了“斟酒冬暖夏凉”的功效,倒还保留了“酒入玉杯有雪花飘飞”之精髓。此说是真是假,现已难考据,李宝山之“一捧雪”是否就是李玉笔下的玉杯,仍存疑。不过经专家鉴定,玉杯“一捧雪”确为明代工艺,玉料为新疆和田玉,为明代玉器上品,属国家二级文物,大家大可抱着好奇的心态去河南省新野县文化馆观赏这一“久沉复现”的传奇实物。

戏剧《三盗九龙杯》 戏剧《三盗九龙杯》 

  “我啥也不要,就要康熙爷那件九龙杯”

  爱喝酒的皇帝不少,康熙有点例外,他认为嗜酒不但对身体不利,还会致昏昧或疾病,“仅平日膳后或遇年节筵宴之日,止小杯一杯”。但有一件玉杯,他却十分喜欢,后来随葬景陵,为盗墓贼所觊觎。

  这玉杯名九龙玉杯,相传,斟满了酒不烫自温,既能因季节调试酒温,也能试酒毒,是康熙爷的心头好。后经戏剧《三盗九龙杯》(主要讲述康熙年间江洋大盗杨香武三入皇宫盗九龙玉杯而不得的故事)演绎,九龙玉杯名气大增。盗墓贼们无不以获取此杯为首要目标,奈何清皇陵戒备森严,九龙玉杯得以完好保存。1945年9月,尘封200余年的景陵地宫被300多人的持枪土匪连夜盗掘,九龙玉杯不知所终。

  据1946年负责处理九龙杯被盗一案的蓟县公安局局长云光回忆,在盗掘景陵之初,裕大村有个名叫田大化(自称田秀峰)的旗人,也许是看了些《三侠剑》之类的武侠小说,得知康熙皇帝有件宝物,所以他口口声声说:“打开康熙皇帝的景陵,我啥也不要,就要康熙爷那件心上物——九龙杯!”

  景陵地宫十分坚固,光是炸开一道石门,就花了盗匪们好几天时间,而要盗开一座地宫,则需一二十天。为争“头功”,得大头儿,田大化的儿子田老七(田广坤)和同村关老七(关增会)抢先钻进景陵地宫,径直奔到椁前,二话不说就撬棺板。哪知棺中突然喷出一团绿火,迎面扑来,把他俩的脸都烧坏了,同伙盗匪急忙把他们抬回家中。景陵墓葬中的九龙杯,正好落在对其朝思暮想的田大化手中。

  蓟县公安局追查此案时,田大化已经逃跑,为了追回九龙玉杯,云光说服田大化家属,声称只要交回盗陵赃物,即可保全田大化性命。因为那时捕获的盗陵匪徒多被枪毙,舆论宣传也较严厉张扬,田大化耳闻甚多,权衡再三终于交回了九龙玉杯。

  云光犹记得,“那天我们工作组特意在田大化家号饭。正吃饭时,田大化的老婆挑开门帘进了里屋,她说:‘局长!我们当家的回来了,我叫他进来吧!’话音刚落,从堂屋走进一位40多岁的汉子,??田大化毫不拘泥,上前就打了一个千,随后从右手的长袖子里抖落出一个白玉石的方酒杯,讨好地说:‘局长同志!这就是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的戏里所说的那件宝物,??您看,我给政府保存得好好的,一点也没损坏。’??昨个儿,打北京来了两个‘老客’,出260万的票子,指明要这两件宝,我都没卖呀!”

  因为主动交回九龙玉杯,田大化保住了命。在全部上交的盗陵赃物中,九龙玉杯堪称精品,这件白玉质地的九龙杯,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高约3厘米,有盖,四角各雕二龙戏珠一对,杯把上又雕一龙,共九条龙。杯内斟满酒,九龙活灵活现,上下翻腾,令人叹为观止。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康熙尤物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