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与阁楼:黎薇个展亮相纽约

2017年09月11日 19:3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不妨把抽象的意识想象成一个人。他听到从地窖传来的可疑声响后,却赶往阁楼,在阁楼里并没有发现贼,便庆幸地安慰自己只是幻听罢了。事实上,这个谨慎的人连踏入地窖的勇气都没有。”

  ——卡尔·荣格《现代灵魂的自我救赎》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纽约凯尚画廊于2017年8月10日至9月2日推出艺术家黎薇在北美的首次个展《地窖与阁楼》。哲学家加斯东·巴舍拉基于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对空间的分析研究而进行的思考和黎薇产生了很强的共鸣。基于这一点,黎薇利用一系列装置艺术作品,在画廊的空间中搭建出类似‘地窖’与‘阁楼’的感官空间,引发了观展者充满欲望的内心与伪善的外表之间的另类对话。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在巴舍拉的哲学思想中,阁楼是恐惧的庇护所,所有思绪是清晰且有意识的。而地窖则代表了潜意识中的危机与不安,在此的思绪无不被潜意识支配着且毫无理智可言。垂直性和自我中心性是多样空间中地窖与阁楼的核心元素。黎薇布置出两个观感迥然不同的空间,诠释了垂直性;而同时运用生活中稀松平常的物件和话题来唤起观众的共鸣,诠释了自我中心性。黎薇的作品仿佛一副骨架,本身不存在血肉、国籍、种族、性格或感情,当观展者将这些内容依据自己的意识、情怀和感受主观地添加进去,最后呈现在眼前的竟往往是潜意识下的观展者其本人,成为自我内心世界的映射。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对黎薇来说,酒精是使人展露潜意识的催化剂。在作品《意识与真相,理智与情感》(2017)中,六个不同背景、不同个性和喜好的人在酒精的催化下进行沙龙式的谈话,并被镜头一一记录下来,酒精对他们的影响也全然暴露在镜头之下。而在清醒状态下不愿表露的感情、思绪和欲望,随着酒精的作用被慢慢释放了出来。人们在机场常见的排队警戒线被看似突兀且不和谐地放置在画廊内,强制性地使这6部影像成为本次展览被观看的第一件作品,将观展人与真实世界隔离,进入抽象的意识之旅,就此拉开了《地窖与阁楼》的序幕。

黎薇 意识与真相,理智与情感,/ 6视频源,6画面录像装置,有声,彩色,2017黎薇 意识与真相,理智与情感,/ 6视频源,6画面录像装置,有声,彩色,2017
黎薇 意识与真相,理智与情感,/ 6视频源,6画面录像装置,有声,彩色,2017黎薇 意识与真相,理智与情感,/ 6视频源,6画面录像装置,有声,彩色,2017

  观展者逃出”地窖“的泥沼后,被带到画廊前厅,眼前是陈列整齐、理性、看似完美的“阁楼”。这块区域被布置成一个办公室,它的主人是被世俗定义为事业有成、颇有名望的成功人士,房间里所有的家具和装饰都恰到好处地与其相匹配,使作品《令人满意的房间》(2017) 在这“阁楼”中被完整地呈现出来。该作品意在讽刺人们对事物的固有偏见和所谓的政治正确。当今社会一些人类学的现象被过度命名、分类或解读,成为了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地域歧视。此类“政治正确”的代名词在世界各地生根、滋长。人们时常站在道德制高点,带着潜意识里的优越感,用这些代名词指责他人。在该作品中,黎薇运用大量的白色来模糊性别、国籍、种族和语言等的界限,打破固有思维和世俗的界定,以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给予了我们重重的一击。在完美的”阁楼“之中,向来令我们深信不疑的观点和想法也许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正确”。

 黎薇 一个令人满意的房间,装置,尺寸可变 2017 黎薇 一个令人满意的房间,装置,尺寸可变 2017
 黎薇 一个令人满意的房间,装置,尺寸可变 2017 黎薇 一个令人满意的房间,装置,尺寸可变 2017

  过于逼真的装饰会掩盖房间的亲密性,而黎薇营造的地窖与阁楼则是思想和信仰直接碰撞的冲突乐园,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给人一个接着一个直击内心的冷颤。巴舍拉认为一间房子的使命是能承载人的白日梦,而黎薇的《地窖与阁楼》便是一场最为激烈的白日梦,真实得令人不寒而栗。观展完毕,踏出画廊的瞬间,就仿佛如梦初醒后躺在床上望着房梁和天窗,梦境中的一切都还历历在目,颤悚的脊梁背后是一个充满余韵的无底洞。

黎薇 一栋蛋糕,影像,装置,行为,2010黎薇 一栋蛋糕,影像,装置,行为,2010
黎薇 一栋蛋糕,影像,装置,行为,2010黎薇 一栋蛋糕,影像,装置,行为,2010

  2010年的作品“一栋蛋糕”的背后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事件,是北京时间2010年11月15日14时许,发生于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弄1号一幢28层的公寓大楼的一起特别重大火灾。后称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全称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那是一栋住满老教师的楼房,当时现场很多网友发出的照片都是一群群绝望的老人们站在残缺的楼架上,向下哭喊,而整个现场只看到一根小的可怜的水柱,在呼啸的火舌面前显得不堪一击,简单地讲,救援极其不专业和无效率,结果可想而知,网上也没有人会相信官方报道的伤亡人数,所有的人几乎都在微博上质问和求证所谓的‘真相’,短短一周不到,这个事件就销声匿迹了,没人再问,也不可能有人回答,剩下的只有失去亲人朋友的人们自发的在胶州路的被政府制止的悼念活动,以及真实的刺痛。面对这样的刺痛,我没有任何意图,唯一希望的就是能让人们再度谈论这个事件,哪怕能再延续一周也好。这个作品的展览时间也是完成时间是2010年的12.24,圣诞前夜,我那天是把所有人都骗来的,我没说这是什么作品,只说我请大家吃蛋糕,天时地利人和导致大家都相信了这是一个圣诞前夜的party,这倒是符合人类的共性:“人们还是乐于沉溺在享乐之间并会主动回避尖锐的问题”

黎薇 移民,影像,装置,行为,2017黎薇 移民,影像,装置,行为,2017
黎薇 移民,影像,装置,行为,2017黎薇 移民,影像,装置,行为,2017

  艺术家简介

  黎薇,1981年出生于中国北京。2007年毕业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微博)雕塑系获学士学位。黎薇的个展包括《没有人在乎》, 红砖美术馆,北京,中国(2015);《平安》, 马蕊乐画廊,米兰,意大利(2014); 《英雄》,今日美术馆 ,北京,中国(2011)。黎薇参与的群展包括,《新声音:一段DSL COLLECTION的冒险》,凯尚画廊,纽约,美国。《China 8》,米尔海姆美术馆,米尔海姆,德国(2015);《不在图像中行动》,佩斯北京,北京,中国 (2014); 《Commune》, 白兔中国当代艺术收藏,悉尼,澳大利亚(2014);《曼城三年展——天下无事》,曼彻斯特大教堂,曼城,英国 (2014);《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外滩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3); 《纵横阡陌——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作品馆藏展》,龙美术馆,上海,中国(2013);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 广东美术馆, 中国广州 (2012);《宝马发现展》,民生美术馆, 中国上海 (2011)。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