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学者大愚作品 以笔墨再现黄宾虹《黄山汤口》

2018年07月10日 12:3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大愚——《黄山汤口》全图大愚——《黄山汤口》全图

  (篆书释文:清和之圣尊夷惠 闲静为宗学老庄)

  完成于1955年的《黄山汤口》,之所以成为黄宾虹最为被世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不仅源于其今年嘉德春拍中以3.45亿的成交价落槌,也源于此幅黄宾虹92岁高龄时完成的画作,技法多样、笔墨丰富,既是黑宾虹艺术巅峰的扛鼎之作,也是黑宾虹艺术精华的大成之作。但也正是因为此图如此复杂多变,造成了诸多临摹者陷入单纯追求技法的禁锢,停留于仅有形态构图的层面,失其原本的精神与风韵,逃不离“匠气”的拘泥。

  大愚,对宾翁笔墨技法有着多年的研究,理解独特而又深邃,他决定通过自己的笔墨,再次穿越时间与空间,走进黄山汤口之中,走进浑厚华滋的山水之中,走进黄宾虹所借此表达的精神世界,体会宾翁晚年笔墨千变万化、随心所欲的境界。虽无法而法,但法法尽化于心,笔气贯通,在将两幅图归一对比之时,使人产生“似而不同、超然汇中”之感。

  统观大愚此幅《黄山汤口》,笔墨秀润而结构精严,山势巍峨屹立,高巅之处耸入云霄,淡然远山鳞次栉比,山峦之中的林木在厚重的笔墨刻画下凸显葱郁,远观烟云了然,近观水墨淋漓,繁密之处难以藏针,山巅石径等处层层积墨渲染,笔笔生华,山下房舍隐没而又不失生动,二人静坐于树下对谈,通感山峦生气之同时,亦隐约感受“藏”之境界。

  大愚笔墨技法虽丰富多样,但每一笔都未曾脱离魏晋笔法之精髓,笔笔藏头护尾,即无起止之迹,也无流滑之象。神品既需远观气韵,还需静细品味点滴微妙之处,即便是在放大镜中端倪此图,仍可在微小肌理之中感受时间沧桑的厚重感与苍茫之气,如此金石感,来源于画中每一笔的勾勒,每一笔的设色,皆是遵循五笔法“写”出,例如山石之线条遒劲圆润,毫无流滑之气,设色皴点干湿相参,更显古朴苍劲,尤其是大愚对于积墨等技法的运用,在局部形成一层绵密叠加的凝结,造成一种独特的质地美,更使整幅山水墨气淋漓、黑黢黢之间含有凝重璀璨的艺术密度,就像是一块略有瑕痕的老玉,尺寸之间光华焕发。远观——叹为观止!近观——啧啧称奇!

  大愚对《黄山汤口》的评价是“比较吃功”,因为黄宾虹此图相较于以往画作用笔更为繁多、用墨更为丰富,容易使模仿者陷入追求技法的牛角尖中,但一旦神貌俱佳,则堪称神品。于是乎大愚凭借对宾翁笔墨技法的熟练运用,将“五笔七墨”的技法与精神书写于每一根线条之中,达到既尽展宾翁之风韵的同时,又现大愚本身笔法之独特,超脱于形态的藩篱,上达自由通达之境界。

  尊古师古但不拘古,此幅《黄山汤口》,在重现黄宾虹笔下山水精神的背后,隐含着大愚自身的艺术思想精神,自由、松弛、通达、圆满,笔墨之中幽远蕴含着一种“高远自在”的文人趣味,宗教、哲学智慧伴随艺术左右,些许谦逊,些许傲慢,些许出世,些许入世,此种感受并不浓烈,仿佛山峦淡云之中隐约透着灵光闪动,如一阵古琴音律,绕过青山,穿过翠柏,忽而灵动的沁入耳中,怡然自得,回味悠长。

  观罢,黄山汤口之景有如水中倒影,忽而模糊、忽而清晰。。。。。。想罢,根根线条如同水中之鱼,忽而悠闲游动,忽而旋尾而匿,只在水面上留下圈圈涟漪,回味悠长。。。。。。而“笔墨圆满,自在通达”的艺术感受,如同一枚印章,钤印于此幅画作之上。

大愚与宾虹之《黄山汤口》对比图大愚与宾虹之《黄山汤口》对比图

  作者简介:

  大愚,1964年生人,号虚空,书画学者,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文学学士、管理学硕士,自幼习书画,喜明徐渭之笔法,追寻黄宾虹“五笔七墨”之技法,尤善以积墨之法重现“黑宾虹”之风貌,代表作《新富春山居图》、《黄山汤口》、《秋鸿》、《创世之柱》等。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