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再提上海自贸区开放外资行文物拍卖
2014年03月11日 08:15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两会代表再提上海自贸区开放外资行文物拍卖
拍场大观
文:记者郭晓昊
据上海媒体报道,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曹可凡建议暂停实施《文物保护法》第55条第3款,允许符合条件的三资拍卖企业在上海自贸区内从事文物拍卖经营活动。买家拍卖成功后可以不将文物带出自贸区,在自贸区设立专门的储存空间即可。
据记者了解,有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外资拍卖行的“紧逼”,本地拍卖企业仍需在专业化和服务性等方面加把劲。
外资行在内地持续发力
去年4月,佳士得成为首家在内地获得拍卖执照且独立开展拍卖业务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但仍不能拍卖中国古代瓷杂、古代书画等文物。去年9月,上海佳士得进行了首次拍卖试水,成交额总计达1550万英镑。有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佳士得的全球成交额达36.8亿美元,上半年来自亚洲的客户人数显著增长,登记客户人数增长了15%。
外资拍卖行对亚洲艺术品市场的野心非常大,而中国买家对此作出的“贡献”也非常显著。
今年1月,佳士得宣布2013年全球成交总额达创纪录的45.4亿英镑,较2012年同期增长16%,并称全球各个艺术市场不断涌现的新买家推动了佳士得成交总额的上涨,包括来自中国市场等新兴市场以及网上竞拍业务的增长。
“2013年,佳士得30%的客户为新买家,新买家成交额占全球成交总额的22%。”佳士得国际首席执行官马文斐表示,投资像中国一样的新兴市场,建立私人洽购、网上竞拍等新兴渠道保证了其业务持续增长。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中国买家占其全球拍卖总参与人数的22%,较2012年同期增长63%,佳士得必将继续利用上海分公司这一“据点”继续扩大其影响力和业务量,而如果上海自贸区能进一步放松相关管制,明显是一个利好消息。
据悉,今年上海佳士得将继续筹办春秋两季拍卖,拍品则主要是亚洲、西方20世纪及当代艺术品,甚至计划在北京开设一家新的画廊,为在华顶级客户举办独家展览。
先拼运营规划和服务性
“内资行继续巩固香港这块滩头阵地,外资行则想方设法进军北京、上海,内外角力的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有过内资拍卖行从业经历的行家陈先生认为。“按照现行政策,国内允许外资拍卖的基本上都是油画、珠宝、红酒等,未涉及古董、陶瓷,书画也很少。如果真的暂停相关法规,将让内、外资行在品类上形成直接竞争。这对卖家和买家来说或许是好事,因为选择更多了,但对拍卖企业来说,首先要拼的就是运营规划和服务性,例如拍品选择、成交真实性、员工专业素养等。”
此外,外资行在上海自贸区内开展拍卖活动,也被一些业内人士跟文物安全和回流联系起来。有人认为此举或将有助于流散在外的文物逐步回流,有人则担忧国内文物会通过此渠道外流。
对此,曹可凡建议文物行政部门加大相关监管力度,让外资拍卖企业跟内资一样,依法申领《文物拍卖许可证》,并进行资质年审。拍卖前应当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在文物拍卖活动结束后30天内,将文物拍卖记录报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在出入境管理方面,外资拍卖企业征集、拍卖的文物,其临时进境、复出境应当向海关申报,并报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上海管理处审核、登记。经审核允许出境的文物,发给文物出境许可证,从指定的口岸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