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品邂逅区块链:有望降低信任成本

2018年04月18日 10:48 新浪财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记者 张硕

  2018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峰会召开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起步,发展到如今,文物艺术品拍卖人努力前行、不断耕耘,到现在已经达到拍卖年成交额500亿元,在世界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当今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在互联网+金融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这些新技术的新环境下,艺术品拍卖市场该如何继续前行?在坚守初心的前提下,如何不断发展?近日,由中拍协艺委会主办的2018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峰会在绍兴召开。峰会以“坚守与前行”为主题,来自业内外180位人士共同探讨拍卖行业未来发展应当要坚守的精神、法则、伦理道德,以及新时代下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拍卖行业水太深?

  把好质量关,成为游泳健将!

  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左京华认为,目前拍卖行业正在面临从高速度向高质量的转型,而转型的关键就在于“质”的把控。“如何在二十几年的高度增长之后,提升整个行业的品质,是摆在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拍卖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面前的最大问题。有了‘质’的提升我们才能够继续前行。”

  对于拍卖公司而言,“质”自然是指向拍卖标的的质量,而每一件拍品的质量又关系着拍卖公司的品质。左京华认为,制假售假的人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从不同的人手上征集拍品,然后联系画家本人、鉴定家、行家,几十个人一起来把关,判定作品的真实性,可以说我们每一天都在和制假的不法分子作斗争。有人说拍卖行业的水太深,那么我们唯一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成为游泳健将,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严格把好质量关,把拍品的争议性降到最低,让拍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万一出现问题,也要勇于承担后果。”

  中拍协此前曾多次就“拍卖标的客观与真实性”的问题展开研讨,而身为入行23年、从业务做起的“老拍卖人”,左京华对此也深有感触,“今天拍卖行业的年成交额比25年前翻了那么多倍,但是整个行业的进步却很有限,重经营,轻学术在拍卖行业内是个很普遍的问题。今天我们的企业跟国际上的大拍卖公司的差距归根结底还是在经营理念上,另外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普遍还是较低。以图录为例,很多公司的图录文字非常多,版面也花哨,但是细看内容都和网上一样,照抄别人的文献资料都不注明出处,甚至存在不实的描述。在这点上,诚轩拍卖在业界一直有良好的口碑,我本人专长的目录现在已经成为藏家必备的参考资料,我对同事们的要求就是对拍品的描述力求严谨,不要为了写目录而写,而是要让藏家通过你的文字认识到拍品的价值。”

  拍品学术性如何把握?

  摸索不同买家需求!

  图录的撰写、拍品的介绍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家公司对于拍品学术上的把握,然而拍品信息的挖掘需要到把握什么样的“度”呢?是在清晰说明之后继续一挖到底,还是给买家一个线索,让他慢慢去发现呢?

  易拍全球CEO 蒋奇栖认为,大拍时藏家可能需要更多的学术的东西来支持,而在小拍时,对于很多希望拣漏的藏家而言,在说明之外靠自己的能力找到学术支持,也是构成收藏乐趣的重要方面。“拍卖本身就是带点小刺激,有一点点像拍卖公司和藏家的小游戏。比如我们的一位买家是一家博物馆的馆长,他每天花3个小时在我们网上看东西,当他捡到一个漏的时候他特别兴奋,于是他就觉得他比拍卖公司的那些专家还要厉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买了各种各样的书去参考。所以关于拍品的介绍,我认为还是要根据不同买家的需求,做到他心里想需要的那种服务。”

  艺术可以标准化?

  检测流通交易的过程可以!

  身为全国艺术品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董大巍的主要工作就是艺术品国家标准建设。身边经常有朋友问,艺术可以标准化吗,而董大巍的回答是:“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张扬个性,没办法标准化,但是艺术品鉴定、输出、检验检测、流通、仓储、交易这些环节完全可以标准化、规范化。”

  董大巍介绍,国家标准委批准成立了全国艺术品质量管理标准化委员会,目前已有22个标准出于艺术品行业,国家政协委提出中国检验检疫协会作为艺术品鉴证第三方鉴证试点单位。2011年10月2日召开的第一次鉴证机构的认证活动中,只有三家获得了这个认证,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0多鉴证机构通过认证,计划在未来的三年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艺术品鉴证机构全覆盖。然而,目前传统的鉴定仍存在许多挑战,鉴定师学识、修为、经验的局限性给鉴定识别委员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那么,鉴证机构怎么样服务于市场?

  董大巍介绍,“一种是证明此物即文物,证明作品为我所作,只要创作人本人证明是自己所作,收藏家就可以大胆地去购买。通过鉴证仪器存入数据库,这些作品无论在什么场合出现的时候,只要鉴证仪器扫描一下就可以知道是不是原先艺术家作的,产业第三方机构证明这个物品是真物。当然这主要是采用科技鉴证的手段,对艺术品,包括立体的,包括平面的作品进行微观的检测。通过仪器检测得出其中是否含有现代的成分。书画作品每一个时代的生产特征都不一样,提取相关信息之后和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对他的判定是不难的。在这个基础上,用科技和人为鉴定的方式相结合,对该作品比较熟悉的专家提出结论,把认为检测信息和科技检测的信息同时录入数据库。虽说创造者早已不在人世,但是这种鉴定结果是相对客观的。目前我们第三方机构已经和嘉德、嘉禾等拍卖公司达成了相关合作。所以艺术品鉴证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在于确立了每一件艺术品的信息,实现了溯源,改变了传统鉴定人重复鉴定和模糊不确定的问题,促进了艺术品市场的网络化,保护了知识产权,保障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金融、科技如何助力?

  开放市场,用互联网思维做拍卖!

  近年来,金融、科技、甚至自贸区经常被冠以“助力艺术品拍卖”的头衔,而拍品越发难以征集、拍卖公司如何节省成本等都是拍卖行业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那么拍卖行业如何更好地和金融、科技结合,从而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呢?

  杭州柏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海滨认为,拍卖行业可以先进行“自我调整”,“艺术品拍卖市场需要让自己更开放,就好比股市向老百姓(68.670, -2.00, -2.83%)开放,谁都愿意进去,也能够进去,但是艺术品市场的开放程度是不够的。我身为拍卖人,仍然觉得这个圈子是神秘的。如何来消除顾虑,让大家有足够的信心来投资艺术品,从而实现资产的增值,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关于如何“助力”,毛海滨表示,走互联网这个布局没有问题,但是不能把线下的模式往线上搬,应该真正用互联网思维去做这个拍卖行业。美国有一个拍卖机构叫HA,叫遗产拍卖,也就是我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把家里自认为有价值的物件拿到这个平台上去拍。比如说一件平时穿过的球衣,比如说老一辈传下来的物件,几乎是没有门槛的网络平台,也就真正做到了平民化。艺术品市场想要做大做强,拍卖行业如何把行情调整得火爆,首先是要开放的问题。”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零初认为,科技对于拍卖行业来讲,一方面是借力,另一方面是倒逼,“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去重视和研究,否则作为传统行业的拍卖企业将会被淘汰。”

  鉴定意见分歧?

  人来鉴定,材料辅助!

  “苏富比目前已有200多年历史,能走到今天是依托诚信、严谨的态度,全球的团队会对一件艺术品作全面的分析,特别是重点的拍品。如果在鉴定上存在不同意见,我们最终先以人的态度人的眼光来鉴定,同时搜集材料来辅助理解和判定这件作品的真伪和来源。苏富比在世界各地都有团队,各地的专家会给出不同的意见,因此最终的汇总很重要。”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沈菲琳分享了苏富比在专业方面的经验,此外她还特别谈到了“售源”的问题,“在长期的积累下,我们和藏家对于某一件作品的流向是有长期稳定的追踪的,今天这个专家干了大半辈子,也许之后有人接替他继续跟进。在传承方面,不管是从资源分享上和专业度上,其实都是不断往前走,而不会因为人为的或者某一人的离开产生变化。另外,拍卖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是以专业的态度去对待,报告及时更新,甚至是拍卖前一分钟有更新都会宣布,这些其实国内的拍卖公司已经做得非常不错。”    

  区块链如何解决信任危机?

  提升违约成本!

  最近,区块链成为了金融投资界的热词,随之这股热潮也很快涌入了艺术圈。峰会上,业内人士也围绕着区块链在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应用和可行性展开了讨论。

  浪潮集团质量链事业部产品总监李文博首先解释了区块链的概念,区块链的本质是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大家身上都有账本,当发生交易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把这笔交易记录下来。传统的交易是以支付宝为中介,以淘宝为平台,而区块链则是用技术建立一种可以去中介的信任关系。“其中的难点就在于,要用大家认同的规则来进行账本的管理,还要保证数据的隐私,而很多数据的结合产生了很多的优势,比如抛弃原来中介的参与,降低了信誉成本,而不可篡改的特性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完善的数据,任何人都不可迭代修改。另外一个特点是透明开放。集体信任,把对中介机构的信任转移到对技术的信任。区块链的发展是比特币的时代,点对点的加密方式,它的核心特征就是去除人工化。”

  区块链可否和艺术品拍卖市场结合,从而实现“共赢”呢?李文博设想,“区块链技术主要在于给每个企业或者每个人产生一个基于加密算法的身份证。众所周知很多艺术品的价值是非常高的,而造假则是目前艺术品市场最大的问题。而通过艺术品身份证的证明,当然这个证明要出自鉴定机构,从而形成商品在区块链唯一身份的信任,让更多人增加购买。之后,符合要求的在线拍卖的交易的结果都写入区块链当中,大家就可以看到。”

  华夏昆仑金融控股公司董事合伙人张添认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目前缺乏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权威鉴定机构,而区块链的出现有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艺术圈的“信任危机”,张添由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区块链可以用技术手段重塑买家卖家对于第三方权威机构的信任,其次区块链可以实现藏家对于艺术品保值增值的预期,也就是说有一个增值的保障,即使不是百分之百,也可以出现一个虚拟价值的估算,增加了购买的可能性,也增强了艺术品在行业的流通性。另外,区块链还可以提升拍卖公司对买家卖家的信任度,因为区块链不能篡改,交易者的行为会被记录下来,如果说目前很多人缺乏契约精神的话,那么区块链就能大幅度提高违约成本。”

  传统拍卖行如何借力?

  期待区块链解决痛点!

  佳士得拍卖(上海)有限公司总裁蔡金青称,佳士得上世纪四十年代将电话委托引进,上世纪九十年代又开始网络拍卖,到现在佳士得网站有170个国家的用户,可以说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艺术品拍卖市场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从长远来看,技术、艺术跟市场,永远是推进人类文明、推进人类进步三个主要的工具,缺一不可。而拍卖公司的三大核心作用则是艺术品鉴定、估值、交易。鉴定和估值就是发现艺术品的价值,目前需要人的专业的认知。事实上,每一个估值都是基于大数据的背景下,想要通过技术完成鉴定和估价的话,我们也要教这个机器,让它认知的能力越来越强,其实和我们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是一样的。”蔡金青表示,对于区块链,她态度非常乐观,“艺术鉴定需要技术,而区块链技术肯定对未来艺术家的作品,特别是数字化的作品有很大的价值。现在之所以没有很高的提升,就是因为不好控制它的原版。如果区块链可以加密每个作品的身份,对于新媒体的艺术家来说将是好消息。”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辉认为,正如互联网技术为拍卖市场的推广和宣传发挥了巨大作用,区块链的技术虽然尚在早期,而对于前沿技术的探讨也促使拍卖企业早做准备,他也大胆设想,区块链或许会创造出一种新的拍卖业态,或者在市场中形成主导地位。基于现在艺术品征集难、鉴定难的问题,王辉也对区块链、人工智能给予了新的期望,“现在征集越来越困难,我们需要花很大的工夫去寻找货源,希望未来的新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拍品。另外,运用新技术是否可以有效地降低拍卖公司的成本,降低拍卖的门槛,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这些都是拍卖公司的痛点,而新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带来我们传统行业所意想不到的变化。”

  来源:北京晨报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