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拍卖拟向外企开绿灯
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分组审议《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务院决定的试验区内暂时停止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下称“草案”)。
草案规定在试验区内,对外商投资将暂时停止实施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以及文物保护法4部法律的有关规定。
商务部8月22日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已于近日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意味着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进入操作阶段。
草案 暂停法律为期3年
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8月16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表明国务院寻求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实行部分法律豁免。
为解决部分法律规定在试验区内的实施问题,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方案”)中提出了12项开放措施,包括试验区内取消部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允许外商投资拍卖企业从事文物拍卖等,与上述4部法律的有关规定不一致,因此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试验区内暂时停止实施这些法律的有关规定。
国务院建议,暂停实施上述法律有关规定的时间为3年,并及时对试行情况进行评估,实践证明可行的,及时提出修改完善有关法律规定的建议;实践证明不宜停止实施的,及时提出恢复施行有关法律规定的建议。
文物 未放松出入境监管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被寄予了在改革深水区探索前行的厚望。
怎样体现开放式的安排,与主要国际货币、经贸兼容,全球性兼容“零关税”,在国家经济成本、企业发展成本、人的生活成本更低、社会更高质量运行等方面创新试验新的运行体制。
从政策操作来看,这是可能大有收获的选择,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选择。
方案提出,在试验区内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同时制订试验区内外商投资与国民待遇等不符的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高虎城说,为加强风险管控,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上海市等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除及时制定和调整负面清单、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外,还将通过反垄断审查、金融审慎监管、城市布局规划、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劳动者权益保护、技术法规和标准等手段,构建风险防御体系。
上海自贸区试点也只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拍卖企业在试验区从事文物拍卖业务,其他针对文物经营活动的管理制度保持不变,对文物拍卖资质申请及拍卖标的审核、文物出入境监管等均由文物主管等部门依法监管。
优势 或成为内地“香港”
对上海来说,上海自贸区将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专家认为,香港经济发展的精髓就是迪士尼和自贸区。而上海巧妙地将这一精髓引入上海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上海金融、贸易、旅游等多项产业的竞争力,对于拉动上海经济发展的直接效果非常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临港新城未来或被拿来和香港作比较。此前香港很多媒体就为“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是否会成为香港最有力的竞争对手而感到担心。
此前,临港新城被更多定位为满足刚性居住需求的普通住宅供应集中地。而在临港产业迅速发展之后,整个区域的居住层级有可能大幅提高。
根据此前的产业规划,临港是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区和产业集聚区,很显然未来临港新城的经济将受到多重利好的影响而快速增长。临港未来的居住定位也将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整体居住层次的提高,人们对临港新城高端住宅的价格预期也发生了变化。此前,临港主城区的滴水湖馨苑成交均价只有14000元/平方米。如果临港成为下一个香港,那房价又会是如何?一位中央金融机构驻上海负责人说,上海房价目前仍然是香港的一个零头,但两者的经济相差并没有如此悬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上海建设自贸区尤其要注重发展转型的途径,一是制造业的服务化,即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观点 上海做自贸区试点条件成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上午对法晚记者分析,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基本上几个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上海将成为中国下一个开放的龙头地区。
“上海目前已是我们国家的金融中心,搞国际自由贸易有很多有利条件。首先,历史上,它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在吸引外资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其次,上海也是文化交流中心,这个地区人才比较集中,不论是国内的一些顶尖人才还是国外的一些优秀人才,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个空间。”徐逢贤说。
关于有专家认为上海会成为中国的下一个“香港”,徐逢贤认为,香港和上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由于对外开放的时间不同,造成不同的文化氛围,因此,上海不可能发展成香港”。
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泊溪也表示,目前看来,上海的条件比较成熟。“关于在上海浦东建立我国首个自由贸易园区的报告,已提交给相关方面并获得重视。上海市也在展开积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