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规模北宋经王将亮相西泠十周年秋拍

2014年10月21日 13:49   新浪收藏  微博 收藏本文     

与会专家合影 与会专家合影 宋刻《妙法莲华经入注》 部份 宋刻《妙法莲华经入注》 部份

  在10月15日刚刚结束的“天水遗珍——宋刻《妙法莲华经入注》、宋拓《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参问变相经》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部旧藏于日本安田文库的北宋浙刊单刻经《妙法莲华经入注七卷》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并在鉴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国家图书馆研究员李致忠、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先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景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艾思仁(J.S.Edgren)等多位古籍界资深专家经研究后一致认为,从撰序年代、施财刊记、避讳字、刻工名、刊刻字体、纸张等多种角度综合判断,这部刊刻于浙江的《妙法莲华经入注》实是北宋末期刻本。而在此之前,这部书一直被视作南宋刻本。

  国家图书馆李致忠先生特别指出,此书中出现避讳,但北宋末帝钦宗赵桓的御名“桓”字不避讳,可作为断代的一个依据。众所周知,钦宗为帝,时间特短,不久便与其父徽宗赵佶一起成为金人俘虏,其悲惨命运向为南宋臣民所挂怀,故南宋刻书,于往岁已祧皇帝之御名嫌名避讳有时虽不严格,但对于钦宗的御名、嫌名回避却十分认真,藉以表达怀念之意。而此书中七次出现钦宗赵桓之御名而不行回避,说明镌刻此经时可能还未届赵桓称帝之时。另外,南宋首帝赵构之“构”字,同样不缺笔避讳,也未见以小字“今上御名”或“御名”相替代,表明此经之刻更未届南宋高宗临朝执政之际。

  李致忠先生还提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关于经、注、疏的合刊,之前认为最早的刊本是南宋初绍兴年间两浙东路茶盐司提举黄唐刻的《礼记正义》,学界一直认为是儒家经典这种阐释方式影响了佛教,但这部《妙法莲华经入注》的出现,值得人们重新去思考,在经、注、疏合刻的出版方式上,究竟是儒家影响了释家,还是释家影响了儒家?

  上海图书馆陈先行先生则对刊记中出现的“杭州助教”一词,颇为重视。因为在南宋初之建炎三年,杭州改为临安府,而此书中施主林茂的头衔仍署“杭州”,可见至迟建炎三年前已经刊刻。“建炎”是南宋高宗的第一个年号,仅存四年,而相关文献表明,本书作者道威所住的宝云院建炎四年曾遭金兵入侵,文献尽毁,此书的书板当即毁于这次劫难。综合判断,得出该书乃北宋末期(政和、宣和年间)刊刻而非南宋刊本的结论。

  国家图书馆特藏部李际宁先生则从刻工的角度入手,指出此书中的三位刻工“王睿”、“施宏”、“徐升”都参与了《前思溪藏》的刊刻,生活时代在北宋末至南宋初年,由于他们在南宋中后期已无在世可能,加以宝云院毁于建炎四年、后期始得复兴的史实,故排除此书为南宋刊刻的可能。

  与会专家表示,这部《妙法莲华经入注》重新认定为北宋刻本,对南北宋之交的版本鉴定,将产生重要而深广的影响。

  《妙法莲华经》素有“经中之王”的美誉。此次西泠秋拍中的这部《妙法莲华经入注》是将经文和注解合刻的第一个版本,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宋版《妙法莲华经》,原装十厚册足本,初刻初印。书中所用的颜体字极为精美传神,在存世宋版中非常罕见。此书为海内外孤本,见于傅增湘、长泽规矩也、阿部隆一等著名版本学家的重要著述,流传有绪;曾经日本顶级财阀收藏,并由日本书志学会在宋本特展上展出,堪为日藏宋版书中的精品。

  此外,研讨会还针对另一件宋代孤本——日本佐伯文库旧藏宋拓画帖《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参问变相经》展开了讨论。此本是现存最早的、唯一的宋拓连环画帖、现存最早的善财童子连环版画、现存最早的浓淡相间拓实物。它的出现,不仅在版画、拓本、佛经、美术、风俗等领域填补了诸多文物艺术研究的空白,而且还关联了宋代的绘画创作、佛教信仰、儒释交流研究,并具有海外交流方面的意义。

文章关键词: 西泠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