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开始,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迎来了大陆拍卖行竞争者的加入,五年之后,不再是从前的苏佳两家平分秋色,但是在一些之前相对薄弱的板块上,比如中国书画,在大陆拍卖行近乎凶猛的竞争下,不得不想尽办法征集和招商。
刚刚结束的香港蘇富比2017年中国书画部分的拍卖,就是最好的例子:5.2亿+1.22亿(港币)的成交总额,创下了其最近几年以来成交的峰值。
中国书画专场共推出291件标的,总成交额为5.2亿港币,成交率高达85.2%;
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共推出110件标的,总成交额为1.22亿港币,成交率高达80%
其中李可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是以1.22亿港币成交,是为本季度香港蘇富比中国书画所有板块的最高价作品,同时也是李可染第6件亿元级别的作品,但也是香港蘇富比第一件李可染过亿元的拍品,要知道,在此之前,香港蘇富比保持的李可染作品拍卖价格一直停留在2007年秋拍,李可染《娄山关词意》的1175万港币。
这次李可染创作于1978年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近六尺整幅,堪称是艺术家盛年时期的山水画的代表作,更难得的是李可染在创作完成之后,还曾经亲自挑选,参与荣宝斋在1979年日本东京举办的大型展览,这个展览也是荣宝斋的首次海外展览。
第二件值得关注的的作品当属是傅抱石《西山夜渡图》最终是以9300万港币成交,被上海藏家刘益谦收入其龙美术馆。
这一件傅抱石作品是首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中,是傅抱石应法籍越南人杜安的嘱托,为其父亲所创作的作品,杜安1943至1945年在华期间,深喜傅抱石画艺,故取与其姓氏有关之中国历史题材,向其直接订画。“杜安”是越南姓氏,英文译音“Doan”,中文转音为“段”,本幅即按〈后汉书?段列传〉之故实,东汉时段颎率兵平定东、西羗诸役中之一幕入画。
中国古代书画的部分最值得关注的则是张雨致伯清信札,早在拍卖前,就已经备受关注,最终是以2650万港币成交,是为古代书画第一位。
张雨是宋崇国公张九成的后代,二十岁便弃家从道,成为一茅山派道士。他多才艺,工诗文,善书画,在元末尤以诗享誉文坛,曾为好友倪瓒称道“贞居真人诗文、字画皆为本朝道品第一”;其二,《致伯清信札》是张文魁旧藏,2016年5月中国嘉德春拍中以2.07亿元成交的曾巩《局事帖》便是其旧藏。此《致伯清信札》曾于中国嘉德2011年秋拍中以1495万元成交。
除了上述三件重要作品的顺利成交之外,蘇富比中国书画部主管张超群在拍卖结束之后也重点提到,香港本地画邓芬《春风白马访琼楼》估价仅为50-70万港币,但是最终是以超过估价14倍的700万港币成交,刷新了艺术家个人最高价拍卖纪录,更为难得的是并非是画家惯常收藏群体竞得,而是非港澳地区的藏家投得。
除了邓芬作品之外,在雅昌艺术网所统计的中国书画板块(包括中国古代书画)的TOP10中,十件高价作品均超过最高估价成交;
张大千《秋山岚翠》估价为800-1200万港币,但是最终是以2170万港币成交,位列榜单的第4位。张大千创作这件作品时,正居住在巴西的八德园,这一时期是张大千泼墨创作的盛期,张大千完成这件作品的创作之后,十分珍视一直悬挂在自己卧室中,其后受到朋友的再三请求才得以转让。
众所周知,香港蘇富比在张大千作品拍卖中,有着十分亮眼的成绩,尤其是在艺术家泼彩作品中,张大千创作于1982年的《桃源图》是以2.7068亿港币成交,至今保持着这一作品类型的最高价纪录。
位列榜单第六位的徐悲鸿作品《飞扬跋扈为谁雄》估价仅为500-700万港币,最终是以1690万港币成交,这幅作品是出自新加坡何光耀旧藏,是徐悲鸿为抗战筹集经费时所收售出的作品,何光耀为赞助者之一。
榜单之外,我们也关注到近期热门艺术家蒋兆和的作品成交情况,此时正值蒋兆和在北京的展览结束,引发了学术界以及市场界的关注,这一次出现在香港蘇富比的蒋兆和《一篮春色》是为其1948年创作,正值蒋兆和的创作高峰,却因战乱,多有流失。惟写实风格甚为外籍人士所喜,纷纷向蒋兆和订购,并且多在回国的时候携带,所以蒋兆和部份盛年之作因而得以保存,分散于海外藏家手中。
此次以478万港币成交的《一篮春色》就是英国籍藏家在1946年-1948年间居住北平时期,向蒋兆和直接购得的。此外,本次亦有两件蒋兆和作品顺利成交,分别是478万港币成交的《报童》以及52.5万元成交的《太白迎春》。
当天的拍卖除了高价拍品的高成交率之外,雅昌艺术网也观察到所有成交作品中,有75%以上的拍品以超过估价的价格成交。
其中,超过亿元成交的作品有1件;
成交价在1000万-1亿港币的作品有5件;
成交价在500万-1000万港币的作品有15件;
成交价在100万-500万港币的作品有72件;
其他另有239件作品的成交价格是在100万港币以内。
不得不说,在这种竞争下,香港蘇富比中国书画板块的潜能正在被激发出来,这组数据更是最好的说明。
雅昌艺术网也记录了香港蘇富比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中国书画板块的成交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在中国书画板块2016年春的成交总额是为5.65亿港币,是为近年来峰值,紧随其后的是2017年秋为5.2亿港币,但以全部中国书画板块来看,即中国书画和古代书画专场来看,2017年秋拍中国书画板块以5.2亿+1.22亿港币的总成交位列峰值。
早在当季拍卖宣传周期时,香港蘇富比就已经写明,本季度的拍卖中将会出现历年来估价最高的作品,这次得以顺利成交,也是一个很好的回报。
香港蘇富比中国书画板块的拍卖其实在业内的表现并不是特别的抢眼,从布展到高价作品再到最后的成交等,有张超群的话来说就是:“看画就好。”
长期以来中国书画这一板块的上拍标的保持在300件左右,2016年春拍是其上拍数量最高峰值,达到360件,但是即便是这样的数量也和老友佳士得,以及新邻居嘉德、保利的拍卖数量少很多。张超群这位“最能提公司减少开支”的主管,首先是布展简单,搭好白墙,挂上就好;如果是手卷、册页,放张桌子压个透明材料即可。与旁边的现当代艺术专场精心雕琢、豪华设计的布展比起来,中国书画展示显得落寞许多。
再来看中国古代书画部分的拍卖,古代书画的征集本身就存在着很多鉴定的难题,而异常好的古代书画拍卖会并不是那么好成立,以香港蘇富比连续三年六季古代书画专场来看,六季中有两季没有设置相关的专场,上拍的数量也是在不断的调整中。
其中2015年春拍以及2016年春拍连续两季没有设置古代书画的专场,2015年秋拍中国古代书画的数量仅为52件,2016年秋拍的上拍数量为83件,2017年春拍的上拍数量为100件,2017年秋拍即本次拍卖是为连续三年来的最高峰值,为110件。
同时从中国古代书画成交总额来看,2017年秋拍的成交总额也是首次突破了一亿港币,尤其是和2017年春拍的3080万港币的成交总额相比,更是如此。
在本季度的古代书画专场中,除了上文提到的张雨致伯清信札之外,唐寅绘制、文徵明题写的《群卉图卷》估价为600-800万港币,最终是以2050万港币成交,很有趣的是,这幅合作并不是在唐寅在世时完成,而是文徵明在唐寅辞世12年之后题写的。
重要私人收藏的板块也一直是古代书画部分最为难得的,尤其是经由重要藏家的收藏,也被认为是该件作品的一次“出版著录”。
在本次蘇富比古代书画拍卖中,就有何兆骥旧藏明清书画作品15幅,何兆骥珍藏包罗中国书画、珠宝、家具及其他艺术珍品。他非常欣赏中国艺术文化,尤其是古董文物。其收藏历程始于香港,退休后他投放更多精力进行购藏。
在这次近乎肉搏的竞争中,香港蘇富比显然做出了应对,虽然不及2016年春拍中国书画夜场的成绩,但也是三年六季以来的最高成交总额。
来源: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