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爆发期?傅抱石天价拍品再度上拍

2017年11月27日 10:4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香港佳士得秋拍即将于本月底启幕。作为今年秋拍重头戏,香港佳士得自然不缺少话题。仅仅是其秋拍焦点拍品——乐从堂藏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从本季秋拍之初就已吊足了市场的兴趣,人们的探讨热情也一直持续不减。不过,近期佳士得公布了一批新的重量级拍品,其中一幅孔祥熙家族旧藏傅抱石《琵琶行》作品的亮相,又引发市场较高关注。

  笔者注意到,业界对于这件作品的关注点,不仅在于其在傅抱石作品中极高的艺术地位,还在于其曾创下的“超高”身价。据介绍,《琵琶行》作于1945年,可谓傅抱石人物画、诗意画全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作,可比肩博物馆中所藏最精者。该作品曾由孔祥熙家族收藏,辗转我国台湾、美国,再未出现于公开场合。直到2010年,此作由香港佳士得拍出701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6028.6万元),一举创出当年傅抱石作品的拍卖纪录。不少人难免会问:经历了多年行情调整之后,当年拍出堪称“天价”的这类拍品重现市场,会有怎样的表现?身价能否再次获得飞升?其对后市又有怎样的示范效应呢?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样的问题,也充分反映了艺术市场的本质——与其他投资市场一样,艺术市场离不开参与者的预期,成为决定这些投资品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据初步统计,近几年来,这段行情周期内,艺术品重复上拍的情况其实并不少,然而对于曾经拍出6000万元以上者重见拍场的情况却非常稀少。有据可查的拍卖数据有两例——2016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以2.07亿元成交的曾巩《局事帖》,曾在2009年的北京保利秋拍中以1.09亿元成交;2016年的中国嘉德秋拍会上,张大千《巨然晴峰图》以1.035亿元成交,而该作品上一次成交则是在上海天衡2010年春拍会上拍得7280万元。

  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讲,600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的艺术品,绝大多数都是诞生于最近一轮的市场高潮期之后。有业界人士曾指出,作为国际艺术市场的惯例,有艺术品市场周转的“七年之痒”一说,亦即拍出高价的重要拍品,再度现身市场的间隔往往是7年以上。也就是发达经济体的艺术市场,往往其繁荣周期等于或大于7年。按照这一“惯例”推算,自从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跌入低谷之后,今年可以算作是充满转折机遇的年份,今后也将会有更多的曾经创出天价的顶级艺术品重新见诸市场,值得期待。

  来源:收藏快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