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正2015年春拍精品:顾景舟石瓢壶的演变
新浪收藏讯 顾景舟年轻时的紫砂创作深受他当时的偶像裴石民(1892-1976)影响,裴石民擅长制作仿古紫砂器,有“陈鸣远第二”的美称。
早年顾景舟的石瓢壶称为“矮石瓢”,其中一件“武陵逸人 矮石瓢壶”,盖底有“景洲”印款,壶底有“武陵逸人”印款,是他早年于上海“郎氏艺苑”从事仿古紫砂器制作时使用的艺名。此壶矮身斜腹,壶腹较扁,短弯流,壶盖宽厚,充分显示了裴石民对他的影响。第二把是“紫泥矮石瓢壶”,从其印款可知是他1948年易名为“景舟”之后的创作。他将原来略显垂坠的扁腹收束、身筒提高,形成较为饱满的鼓腹,壶盖缩减变薄,使壶身更见挺拔端秀,壶身的看面也渐形宽阔。
此外,早年从事仿古紫砂的创作,顾景舟的石瓢壶自然也受到“子冶石瓢”影响。“顾景舟 子冶式石瓢壶”,底印“景舟制陶”,以及“顾景舟 小石瓢壶”,盖印“荆山壶隐”,其共同特点即在于趋于缩小、扁薄的壶盖、近似三角锥形体的壶身,均可见“子冶石瓢”的余韵。
接着便是五把大石瓢壶了,大石瓢是顾老与书画家吴湖帆(1894-1968)、江寒汀(1904-1963)、唐云(1910-1993)、戴相明(1924-2002)与篆刻家王仁辅等人的集体共同创作。五把大石瓢壶器形气足饱满,神完体健,器壁如有急坠直落之势,线条衔接明快利落,自然融合,天衣无缝,雄浑壮健之精神外现,蕴以金石书画之镌刻,画龙点睛,精、气、神三者协调,是顾景舟大师最满意的作品。石瓢壶原是紫砂传统造型,然顾老集各家之大成,创出自我,壶上宜书宜画,一改清初以来纤细繁琐、堆砌浮华之气,刻意追求线型的流畅舒展,反复权衡比例的协调秀美,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是智欲其圆、行欲其方的紫砂壶珍品。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