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博观拍卖:当代玉雕拍卖中受人追捧的美女与野兽

2014年06月06日 12:02   新浪收藏  微博 收藏本文     

  “美女与野兽”是法国的博蒙夫人所创作的故事,以图书、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多种形式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事实上,从古到今,美女和野兽这两个题材在艺术创作中的确非常盛行,具体到玉雕这一门类依然如此,并且最重要的是,它们广受藏家欢迎。在历届当代玉雕拍卖会的成交拍品中,这两个题材都占据着不小的比例,北京博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即将在2014年7月3日-6日举行的春拍中,它们的出现再次证明了这一事实。

名称:碧玉绰约多姿把件 作者:吴德昇 规格:7.3×3.9×2.7cm名称:碧玉绰约多姿把件 作者:吴德昇 规格:7.3×3.9×2.7cm

  博观的此次春拍,美女以吴德昇的“裸女题材”和翟倚卫的女性题材的玉牌为典型代表,大都借用女性的形象来表达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和情感寄托。野兽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这里不得不做一个界定,本文所说的“野兽”主要专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譬如辟邪、望天犼、龙龟等,这一题材则以黄罕勇和吴金星的作品为代表,着力表现瑞兽的神色形态及其背后的民俗文化。

名称:和田玉籽料静雨丝丝牌 作者: 翟倚卫 规格:7.3×4.7×1.2cm 106g名称:和田玉籽料静雨丝丝牌 作者:翟倚卫 规格:7.3×4.7×1.2cm 106g

  谈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中国人对这两种题材的关注度如此之高?归根结底,这都源于人们世俗心理的滋生和社会世俗文化的发展。

  在玉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女性形象首次占据一定地位的是“玉舞人”。这种起源于战国,盛行于汉代的玉器,对形象的要求很高,不管是战国时期的繁复,还是东汉时期的单纯简洁,都力求从发型、服饰、形态、身姿等方面传达出当时社会对美的最高要求。在当代玉器中,吴德昇对女性的刻画可谓是尽善尽美,风格虽然突出且典型,但每一件都能传达出不同的思想,这就丰富了美女的审美性功能,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视觉享受还表现出精神享受。人们之所以关注美女,除了本能的对美的追求,还掺杂着享乐主义的成分,这是世俗文化的表现之一。

名称:和田玉瑞兽   作者:吴金星 规格:54.4g名称:和田玉瑞兽 作者:吴金星 规格:54.4g

  同样,瑞兽是原始人群体对亲属、祖先、保护神的图腾崇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在高古时期,瑞兽作为礼器存在,及至明清,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世俗文化的滋生,人们赋予瑞兽更多的意义,如庇佑、招财、纳福的作用。瑞兽从礼器演变为把件,反映的是社会主流意识从对自然的敬畏过渡到对人性本身的关注。

  时至今日,社会世俗文化的氛围愈加浓厚,人们对美的追求,对享乐的追求,对心理安全的追求有增无减,而美女和瑞兽恰如其分地满足了这种心理,才使得这两种题材在玉文化中经久不衰,在当代玉器拍卖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