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重要作品惊现北京九歌2015春拍






王 翚(1632-1717)
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图
纸本设色 手卷
著录:
1.《吴越所见书画录》6.41 清乾隆 陆时化 著
2.《历代著录画目》P66 1933年版 福开森 著
3.《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P188 徐邦达 著
4.《明清绘画展览》 1970年 香港博物美术馆
WANG HUIInk and colour on paper; handscroll
每段约1.9平尺
北京九歌国际拍卖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将推出重要古代书画作品——清王翚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图手卷。
此手卷共六幅,装裱成一卷,卷首有王翚自题签,上书:“王耕烟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下钤:“王翚之印”(白方)、“石谷”(朱方)二印。此图属于流传有绪之名家作品,曾见于清乾隆年间梓行之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一书,又见于民国时福开森氏所著之《历代着录画目》一书(1933年),还见于今人徐邦达编纂之《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一书。同时著录《明清绘画展览》1970年香港博物美术馆及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版的《中国书画珍品集》等。另有短扎一纸,言说此图之特色及装裱等情形:“六相公有嗜痂癖,蒙委横景六幅,俱刻意摹仿古人工细一派笔墨,溪径设色渲染之法,另开生面,非甜俗陋习者比,自谓晚年得意笔;装潢极其整齐,用绫料各色亦甚妥,须必楠木匣乃妙,乞转致之,因乏便人迟送,幸曲谅为感,忙甚不及另拜,即以此扎致览可也。”书後无款,同纸上有收藏印章一方:“张研樵家珍藏”( 朱方)。画心部分分别画有仿王维、仿关仝、仿李成、仿范宽、仿惠崇、仿赵孟俯六位前代画家的山水画。画後有近代学者余绍宋题跋一段。
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
王石谷与清初被尊为“画学正宗”的王时敏、王鉴和王原祁合称为“四王”,是当时画坛上名重一时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一代大家,他毕生致力于师法历代诸家,同时注意集古人大成,在理解、借鉴、阐释的继承中求发展,在古意中求新意,故其作品获得了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文人百姓的一致追捧喜爱,被尊为一代画圣。“九歌”此次推出的《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图》为王石谷84岁时所绘,分别以“师法关仝”、临赵孟頫、王维和仿李成、惠宗、范宽共计6幅作品构成。
本卷的第一幅题为“师关同法”。描述杜甫的诗句“近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的景色。与此卷类似的藏于普林斯顿大学的艾略特家族捐赠的各体仿古册页中有一幅“晨出焦门图”,题为师王绅法,两幅画风格极为近似。两幅作品都极力描绘大山逶迤,绝壁夹江,在奔涌激荡的江水中船夫撑篙,逆流而上的情景。王翚在作品中用精微的青绿和浅绛营造了一个诗意的境界,其微妙而又生气勃勃的笔墨描绘出层岩峭壁和杂树丛丛,盘旋的水纹和横亘在山腰的云雾烘托出了云气蒸腾的幽邈空间。
与此相关的还有两幅作品,一幅是1679 年王翚画的“秋江晨舟图”,现藏于爱荷华城SEIBERLING 处。这幅大挂轴的构图与此手卷颇多雷同。另一幅是王翚1669 年所绘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太行山色图卷”。王翚的逝年是1717,而此件仿关同作于1715,说明王翚终其毕生,一再重复地以关同作为自己风格的绘画源泉。
“仿赵吴兴九夏松风图”是王翚的保留题材,一生曾画过多次。如赵孟頫强调复兴古意一样,王翚这张构图的渊源也来自山水画中平远的传统,主要是北宋的惠崇(965—1017)和宗室赵大年(1070 一1100 )。
手卷第三幅为“仿李营丘秋涉图”。该图描绘一组旅人涉水走向树丛映掩的佛寺。前景是气象荒寒,木叶尽落的秋树,中间雾气弥漫。虽然近有溪流,远有瀑布,然凛冽气象已尽显笔端。“潦水净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的秋意,被王翚描绘的淋漓尽致。
“仿惠崇小景”是本卷的第四段,也是平远一派构图。两岸夹河,树色渐远渐淡。云雾氤氲,遮蔽远山,平畴广阔,绵延伸远。赵大年作于1100 年,现藏于波士顿美术馆的“湖缠清复图卷”,可能是此幅构图的参考资料之一。
“百林含雨气,山坞带寒溪—仿范华原笔”,是手卷中的第五幅画。此幅左有村落,右有水亭,正中为中峰矗立。云雾缭绕的山体和主峰,极似范宽的中轴线构图。此画亦沿用范宽之雨点皴,营造出山脉巨大的体量。这大概也是王翚把此幅题为仿范华原笔之用意所在。
“江干雪意图—临王石臣本”,与此相关的是王翚的另一幅江干雪意图,现藏于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但有意思的是普林斯顿本江干雪意的副标题却是仿李成。普林斯顿本的雪意图在近景中尚有渔人蓬船,水面辽阔,远山透逸逶迤。而本幅雪意图构图及画境则更为清寂。近景中的稻田,连绵的山峰,成排的冬树及映掩的村落,都笼罩在安详静谧的瑞雪之中。使人不由得想起李成的雪景。总言,“仿唐宋元诸明贤横景六幅”涵盖了各家体例。王翚临古功深,全面系统地掌握了精湛的传统技法,才能远承两宋写实传统,描绘出一个可观,可游,可居的绘画世界。在清代,王翚的画获得了上自帝王将相,下自文人百姓的追捧和热爱,被尊为一代画圣。王翚的画不同于董其昌提倡的文人笔戏,不同于清初四僧的忧愤傲世之作,也区别于同代王原祁的以笔墨为鹄的艺术追求,而是生动独特地反映出康熙盛世,画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讴歌赞美和深切关爱。
终其一生,王翚创作了一系列“仿古”作品。这件手卷与其中年名作“小中见大”可谓一脉相承,首尾呼应。王翚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古意中求新意,始以创作,此卷“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不愧为综合其一生成就的总结性作品。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日渐成熟。重要作品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频创天价。此次九歌拍卖推出的王翚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图手卷更是难得的精品,在绘画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及学术地位。同时作品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国内以及国际藏家的重点关注,有望刷新中国古代书画交易的市场纪录。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纾圭紓浣股戝▍鐘充繆閵堝倸浜惧銈庡亝缁诲牓銆佸▎鎾村€锋い鎺嗗亾妞ゅ骸绻樺娲箰鎼淬垻鍙勯梺鍛婃礃钃辩紒鍌涘笒閳藉濮€閿涘嫬寮虫繝鐢靛仦閸ㄥ爼鎮疯閹繝顢涢悙瀵稿幍濡ょ姷鍋涢悘婵嬫倶椤忓牊鐓欑€瑰嫮澧楅崵鍥┾偓娈垮枟閹告娊骞冮姀銈呭窛濠电姴鍟板Σ鏇㈡⒒娴h棄鍚瑰┑顔炬暬瀹曟繈寮撮悩鐢殿槸婵犵數濮村ú銏ゅ焵椤掆偓閸婂潡宕洪埄鍐嚤闁告鍋炵拹锟犳煃瑜滈崜銊х礊閸℃ḿ顩叉繝濠傜墕缁€鍌氣攽閻樻彃顏痪鍓у帶闇夐柨婵嗩槹濞懷冣攽闄囧▍锝囨閹烘鐭楁俊顖氭惈缁侇噣鎮楃憴鍕8闁告柨鐭侀悘鎺楁⒑閸忚偐銈撮柡鍛矒楠炲棝鏁愰崨鍌涙閹晠妫冨☉妤冩崟闂備浇顕х换鎴犳崲閸儳宓佸鑸靛姈閺呮悂鏌eΟ鍝勬毐闁告搩鍙冨铏瑰寲閺囩偛鈷夊┑鐐插级缁诲嫮鍒掗崼鈶╁亾閿濆骸鏋熼柛瀣剁秮閺屾盯濡烽幋婵囧櫣闁愁亞鏁诲铏圭磼濡皷妫ㄩ梺绋挎捣閺佽顕i銏╁悑闁告侗鍨卞▓鏇㈡⒑閸涘﹤濮堥柛搴″暱閳绘捇寮婚妷锔规嫼闂佸憡绋戦敃銉х矆閳ь剟姊洪棃娑欏瀹€锝堟硶閸掓帡顢橀姀鐘碉紲濠电娀娼х€氼亜效濡ゅ懏鈷戦柣鐔稿娴犮垽鎮楀鐓庢灓濠㈣娲熼弫鎾绘晸閿燂拷闂傚倸鍊烽懗鍓佸垝椤栫偛绀夋俊銈呮噹缁犵娀鏌熼幑鎰靛殭闁告俺顫夐妵鍕籍閸ヮ灝鎾趁瑰┃鍨偓鏍崲濞戙垹绠i柣蹇旀た娴滄粓顢氶敐澶婄闁兼亽鍎辨禒顖炴⒑閹肩偛鍔ら柛蹇斆‖濠囶敋閳ь剟寮诲☉娆愬劅妞ゆ牗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