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2015春拍:工笔专精达人
二十世纪对于中国画来说是一个特殊的世纪,在这一百年里,理论家和画家们在绘画观念上进行过一次又一次大讨论,为中国画寻找新的发展契机同时在创作上也进行着不同层面不同方位的探索,为推进中国画发展进行着各种形式语言和表现风格的研究。二十世纪在中国画发展变革中,水墨画曾起过突破性作用,工笔画也显露锋芒,以稳健的步伐,加速中国画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历代画家孜孜不倦的探索使工笔绘画这一线条语言显著体现民族特色与审美特征。近现代工笔大师们以传统为依托,不断汲取新兴文化的有益营养,以律动的线条,丰富的色彩肌理,于布局、经营、勾勒斫拂处悉心体察,传达出细腻多变的艺术情怀。
世纪之初,康有为曾主张“以院体为画正法”,“以复古为更新”,又主张“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鲁迅也认为,“在唐,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的空实和明快;宋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在这些思想引导下,工笔花鸟画经过几个世纪的旁落之后,于二十世纪获得新的机遇, 于非闇、张大千、谢稚柳、陈之佛这一辈的画家得益于五代、宋、元以降遗留下来的各式样本和成熟完善的技法,以不朽的艺术实践屹立在时代关节点上,默默地对当代画坛提供着滋养,散发着属于自己的能量。正是这些作品,真正创造出了推动中国画进入新时代的动因。
出版:
1.《陈少梅画卷》P69,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2.《名家翰墨·陈少梅扇面画鸟卷》P34-35,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3.《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陈少梅卷》P71,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4.《陈少梅绘画全集·下卷》P152,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备注:
1.江庸上款。江庸(1878-1960),字翊云,一字逸云,福建长汀人,清末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毕业,历任法政大学校长、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朝阳大学校长,1949年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文史馆馆长。
2.吴迪生、杨仲子刻扇骨。吴迪生工书擅刻竹治印,民国年间著名竹刻家。杨仲子(1885-1962),原名祖锡,亦名杨子,以字行,解放前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音乐教育家之一,尤其爱好篆刻及书法。早在20年代,他的篆刻就与齐白石齐名。徐悲鸿称他是“以
占卜文字入印的第一人”。
3.另面俞祖鑫书法。
4.作品曾经米景扬先生鉴定为真迹。
18×47 cm约0.8平尺
出版:《二十世纪美术作品档案—陈少梅》,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2年。
备注:
1.另面章梫书法。
2.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档案证书一份。
23×63 cm约1.3平尺
出版:《赵管遗风——谢稚柳陈佩秋书画集》P10,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
91×42 cm 约3.4平尺
本件拍品为谢稚柳由陈老莲而探宋元之花鸟画力作,所谓博采众长,成一己之美者也。画家用淡雅青绿,写晴竹数竿,笔笔有生意,处处得自然,有一种静寂之美。整幅画面,绮丽雅洁,爽朗清逸,静中有动,动中寓静。妙的是那只灵禽,亦飞亦栖,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深入其境之感。而题画诗,一如元朝以降之文人画,一为成全画面之美,一则所谓“诗画合一”,加深艺术境界。谢先生对此件作品亦十分地满意与喜爱,共钤印十一方,姓名章、斋名章、闲章,不一而足,皆陈巨来精制,印与画互美,再添其高古劲瘦之书法,真诗、书、画、印俱佳之作也。
来 源: 香港太古佳士得(CHRISTIE'S SWIRE)1990年3月19日lot268,附号签。
备 注:谢稚柳题引首。
引首:34.5×91.5 cm约2.8平尺
本幅:34.5×232.5 cm约7.2平尺
陈佩秋在国立艺专求学时期,就认为宋代是中国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基于这种清醇平和的纯粹性格,陈佩秋将两宋的规整设色画体作为自己艺术的起点。如所周知,两宋是规整花鸟画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元代以后,文人写意成为主流,规整设色不仅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更被视为闾阎鄙贱的工匠之事而不入大雅的鉴赏心目。当然,雅俗之分并不在规整还是写意,根本还在于艺术的表现本身,如两宋画院众工的手笔,不仅不俗,而且极雅。这一点,即使是当时的一些高雅之士如苏轼,也是供认不讳的。但无可否认的是,由于元以后长期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念,以写意的表现博取雅的名声,比之规整的表现要便易得多。因此,逮至近世,一般的画家视规整为畏途,就不能简单地看作仅仅是一个雅俗之分的审美观念在起着作用,其间或多或少还有着某种难易之别的投机心理在起着作用。
陈佩秋既以高难度的创新为己任,她不甘于随波逐澜,而是敢于逆流而上、知难而进,也就在情理之中;更何况两宋规整画体的纯粹审美性格,又是那样地合乎她的纯粹人格。足足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她在两宋的作品中平心静气地揣摸临摹,而不管外面的世界多热闹,终于在艺术技巧和艺术境界上,形成清新、明丽、洒脱、隽雅的特色,使中断了数百年的规整传统重放异彩。
此幅《摹宋徽宗柳鸦芦雁图》即是对宋人佳作的致敬。画中柳鸦的墨彩极酣,笔势很壮,柳树干用粗笔浓墨,柳条直线下垂,流利畅达。停在枝头的白头鸦或喃喃相语、或俯仰相视。鸟身用浓墨,羽毛用墨留出白线,鸟嘴舌用淡红色点染,头腹施以白粉,全图笔墨醇和安详。后段四只芦雁在芦草蓼花边栖息,以浅赭设色,增强了秋天萧疏的气氛。此画水墨淡设色,笔法简朴粗犷,画面明净舒展,平和典雅中蕴涵着自然界的无限生机,体现了高度的文化修养与精湛的艺术技巧的完美和谐。整幅画把粗笔写意和精湛写生融合在一起,表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力。
备注:
1.此作原稿为慈溪画院正门左侧石刻。
2.陈之佛之女陈修范题裱边并与作品合影。
84.5×28 cm约2.1平尺
备注:
1.陈之佛家属旧藏。
2.艾险舟上款。艾险舟(1890-1955),原名华泳,又名艾伟,字险舟,1921年留学美国,1925年回国先后任东南大学心理学教授、上海大夏大学教授兼高师科主任、中央大学教育系主任等职。艾险舟任教中央大学时同陈之佛、徐悲鸿为同事。
77.5×41 cm 约2.9平尺
陈之佛的花鸟画风格有着明显的形式美感,这源于他在画面构成和设色上所下的功夫。细细品味他的作品,人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画面虚实疏密与色彩并置的种种变化与韵味,这都是他深谙图案构成、色彩调和法则的缘故。《山茶梅花》画面上部分描绘的是独栖在梅枝上的一只小鸟,构图布局简约明了。它延续了宋人折枝花卉式的构图,疏而不散、平而见奇,给受众留下想象的空间。由于具有现代化的艺术修养和训练,并能够在具体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失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内在精神,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艺术才能在融汇日本绘画风格和现代图案设计思维的前提下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此幅罗汉的形象与今传李公麟的《维摩演教图》中的僧侣样貌极为相似,而溥心畬在另一幅1947年的《罗汉图》题识中言“临李公麟笔”,故此幅亦应仿自李公麟,或有李氏旧本,惜今不见。溥心畬一生与佛教结缘甚深,道释画是其重要的创作题材,如达摩、无量寿佛等,多采用具有禅宗意味的写意画风,而白描作品则通常是带着虔敬之心而作。
罗汉
是驻世不涅的圣者,宋以后日益受到民众尊奉。溥心畬笔下的罗汉既是对平安的祈求,也是高洁品行的外化。是幅以白描绘罗汉,刻画细腻入微,可见其严谨谦恭的态度,在溥氏作品里洵属难得,其人物众多、风格雅致、布局紧密等特点,几乎不见于溥心畬其它的传世画作之中。此作“缕烟前雾”、“雁在秋天”两印都较少使用,今见的“缕烟前雾”一印多钤于1946年左右在南京期间的作品上。溥心畬于1946年秋、1947年秋两度南游,第二次南游历经南京、杭州、上海等地,最后转道舟山去了台湾。是卷树石、书法均属四十年代风格,而“雁在秋天”或正暗含南去之意,故推断此作亦应为四十年代中后期南游时的作品。
北京匡时2015春季拍卖会
预展:2015年6月3日-6月5日
拍卖:2015年6月6日-6月7日
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
北京匡时2015春拍日程
6月6日 星期六
A厅
09:30 近现代及当代书画专场
16:00 “良之斋”藏近现代书画专场
19:30 澄道——近现代绘画夜场
20:30 澄道——古代绘画夜场
21:00 畅怀——历代书法夜场
B厅
09:30 推陈出新——近现代及当代瓷专场
13:30 风华绝代——明清瓷器专场
14:30 斯文草堂——古董珍玩专场
15:30 全景:现当代艺术专场
6月7日 星期日
A厅
09:30 髯心翰墨——于右任书法专场
13:30 百年遗墨--二十世纪名家书法专场
16:00 “三盛堂”藏书画专场
17:30 古代书画专场
B厅
09:30 神工妙造——古董珍玩专场
13:00 作意——佛教艺术专场
14:00 可以清心——紫砂及茶道具专场
15:30 方寸乾坤——国石篆刻专场
16:30 集古范世——历代印谱专场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