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荒与艺术品天价

2016年06月23日08:25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近日,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以2.07亿元竞得曾巩的《局事帖》刷爆朋友圈,而且之后的春拍,部分拍品大爆,也引发了业界讨论。艺术品市场是个信心市场,买家的信心直接影响到流入到市场的资金量的多少。因此,艺术品市场与宏观经济呈顺周期关系。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艺术品市场兴旺;而在经济不景气的阶段,艺术品市场也会受到拖累,价格和成交规模都会下降。

  然而,最近两年,在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运行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将延续L型走势的大背景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却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中低端的艺术品身价大跌,成交量大幅萎缩;另一方面,与艰难的宏观经济走势完全不同,生货和精品在拍卖市场上非常抢手,亿元级成交的拍品屡见不鲜,购买力强劲。

  自2014年以来,为了刺激经济,央行多次降准降息,货币发行宽松。截至2016年4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余额已经达到了14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已经达到99万亿元,同比增长14.4%,货币供给和贷款的增速都远远高于名义GDP的增速,流动性过剩是不争的事实。

  有研究表明,货币投放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效率下降,从2014年以来,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已经低于融资成本。资金永远是追逐利润,由于股市低迷,投资实体经济回报率低,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导致过剩的货币脱离实体经济流向收益较高的资产市场,大量资金在寻求更高收益的金融资产。在利率下行、刚性兑付逐步被打破的背景下,投资风险加大,资产管理机构难以找到收益较高的固定收益类资产,“钱多+资产荒”已成为市场的主流看法。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生于儒学世家,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散文家,与欧阳修与王安石关系密切。《局事帖》是曾巩写给同乡的一封信。这封信是传世孤本,流传了900多年。在艺术品市场,流传有序的精品之作历来是藏家追逐和争夺的对象,名家收藏、稀缺性都会给作品增值。

  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地方债的置换将高收益、低风险资产转化为低收益、无风险资产。银行不缺钱,但苦于缺乏收益好有前景的项目。2015年7月后,资产荒现象更是凸显,大量资金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安身立命,已经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的伤痛。虽然政府希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但是实体经济不赚钱,导致大量的流动性涌向资产市场,在金融市场里空转,流窜于不同市场兴风作浪,让房地产、黑色金属、大蒜等市场风起云涌。在货币流动性充沛下,资金游荡到哪里,哪里就激流勇进,价格上涨也无法避免。

  在此环境下,“找资产”成为了大量货币最普遍和最直接的诉求,艺术品的天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名人的艺术精品具有较好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通货膨胀的强烈预期下,伴随着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大,艺术精品的价格也会越来越高。(黄隽)

  来源:收藏快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艺术品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