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墨荷图亮相匡时春拍

2018年06月07日 15:4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八大山人(1626-1705) 墨荷图八大山人(1626-1705) 墨荷图

  澄道——古代书画夜场 

  LOT 1721

  纸本手卷

  出版:

  1。《泰山残石楼藏画》第二集,《八大山人书画》P24-30,[清]高邕 撰,1929年再版。

  2。《八大山人书画集》第一集,P102-109,汪子豆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3。《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 - 八大山人》P285,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

  4。《南画大成》第九册,兴文社,1939年。

  备注:

  1。高邕、张大千、陈璧承旧藏。曹文植,字霁原,乾隆庚辰(1760)科进士,官至户部尚书,谥“文

  敏”。高邕(1850-1921),字邕之,号李盦、赤岸山民,仁和人。官江苏县丞。高邕一生所藏所览极

  丰,于八大画作收藏颇富。陈璧承(1904-1998),字序西,晚号舍知老人。师从光绪进士、户部侍郎唐文治,擅书法,精释典。

  2。附高邕临摹《墨荷图》一卷,虚谷题本幅。

  本幅: 23.5×258 cm

  题跋: 28×8 cm

  24×248 cm

  RMB: 25,000,000-30,000,000

  绘画发展到明清之际,文人画可谓盛极一时,文人画家的著作,陆续问世,他们对文人画推崇备至,文人画几乎在画坛上压倒一切。文人画在发展当中,虽然都以传统绘画为基础,但是对待传统的态度不一样。“摹古”与“创新”不断地斗争着,两种说法,两种画风,截然不同。明末至清代乾隆,约一百八十年的时间,杰出的文人画家在绘画的造型、笔墨以及诗词题跋等方面,由于经过精心的探讨,获得了一定的成就。绘画创作上,革新的一派,强调个性的解放,要求“陶咏乎我”,提出“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他们不受古人约束,自辟蹊径,强调“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八大山人朱耷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八大山人(1626-1705),名朱耷,明朝宁王朱权的后裔,籍贯江西南昌。明亡后,落发为僧,后做道士。居“青云谱”。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良月、道朗等。一生对明王朝覆没之痛,隐之于心。据《南昌县志》、《隆科宝记》等说他“尝持《八大人觉经》因以为号”;但如张庚所说:“八大”二字与“山人”二字连起来,像“哭之”“笑之”,作为他那隐痛的寄寓。纵观中国的山水史,凡是有杰出成就的画家,无一例外都要借鉴前人的优秀传统,取百家之长为自己所用,又能师造化,融会贯通,独创一格。八大也不例外。但是八大临摹前人的画作不是为了结巢,而是为了开阔眼界,因此八大的笔墨功底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并加入自己的遗民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特色的风貌。尤其是山人晚年的作品,以拙美见长,以空灵见风骨。纵观八大山人的绘画,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六十岁之前,是从多方吸收广取博收的继承探索期;六十岁到六十五岁,是突破开创的个性创造期;六十五岁以后是晚年成熟期。

  继承探索期

  八大在此时期的花卉基本是学习徐渭、周之冕的风格,造型及笔墨运用上基本都采用的勾花点叶或勾叶墨花等方法。画面多有纯净而清透之感,用笔气息连贯,多以墨花来表达自身的时运不济、无可奈何之悲。而八大更多借禅语话头表明对抗自身生活的不满之情和无法复国的悲恸之悲。而此时期八大山人的禽鸟动物类的绘画比较少,在画法上一般以继承前人画法为主,造型写实,眼呈圆形。从所画的白头翁、燕子、八哥等鸟类来看,拘泥于对象自然形态的描绘,笔墨处理上显得较为吃力,画谱气较重,尚不能达到抒情表意的程度。

  突破开创期

  此时期是八大还俗后回到南昌,内心最为痛苦挣扎的时期,一方面逐渐习惯了清王朝的统治,另一方面心中仍存有反清复明的理想。他的绘画在此时期风格最为多变,时而恬淡,时而偏激。这一特点在禽鸟类的绘画中尤为明显,统观这个时期的所有禽鸟,鸟眼大而方、瞪而怒、白眼向天,显得怪诞夸张。造型上运用了夸张、变形等手法,从写实向具有象征性的符号转化,个性突显,用以抒发内心强烈的情感。

  晚年成熟期

  八大山人晚年时因清朝政权已经巩固,放宽了对前朝遗民的政策,也缓和了与旧士大夫的关系,之前他的苦闷,已经化为激励他艺术创作的动力—“借笔墨借天地万物而陶咏我”。八大从“小我”的愤懑中解脱出来,而醉心于自我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大自然的周而复始、源远流长,并且实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其绘画展示出中和、蕴藉、静谧、温润的特点。从他传世的作品当中来看,此时期所画花鸟数量种类都有明显的增多。所画动物在造型处理上,动物的眼睛变回了圆形,眸子有豆大的点、弧线、一条细线等不同画法;造型手法更趋夸张、扭曲,讲究点线面的构成;笔墨处理上刚柔相济,融入书法运笔,方圆并用,勾皴点染结合,用墨水份增多,浓淡干湿有序。这显示出八大山人技艺的成熟和多变,已形成了自己的典型面貌。本场澄道—古代书画夜场共推出三件八大的精品之作,皆是八大晚年成熟期的作品。

  从款识以及钤印断代来看,创作年代约在1689年-1696年前后,顺序依次是《墨荷图》、《葡萄双鸟图》及《古松瑞鹿》。八大山人的《墨荷图》从款识上判断应为八大山人晚年,1689年之后的精品之作,山人晚年偏爱画荷。一方面是因为荷花被士人所爱,是高洁人格的象征。另一方面因为,山人晚年思想逐渐平和,绘画中多少带有一些对平和安详的晚年生活的向往。这张《墨荷图》原为高邕的旧藏,高邕爱此画甚深,特原样临摹一幅以表对八大山人的仰慕(高邕临摹作品为Lot 1721《墨荷图》附件)。继高邕之后,张大千,陈壁承也曾分别收藏过此幅画,画面左下角、右下角分别钤有“大千好梦”、“萧山陈壁承藏”等藏印。朱耷的画风对后世的“扬州八怪”以及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有较大的影响。八大山人的作品,受董其昌影响至深,善于从笔墨形式结构上去重塑绘画风格史,把“四王”他们借鉴董其昌的那套方法,作了非常个性化的诠释,在残破的形式结构中,注入真情,展示大美。八大山人以其过高的才能和灵性,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是一位不但多产,而且绘画品质极高的大师。高邕 萧山陈壁承藏 大千好梦。

  北京匡时2018春季拍卖会

  预展:6月13日 - 6月14日

  拍卖:6月15日 - 6月16日

  北京嘉里大酒店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号)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