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义:释疑中国书画拍卖五大焦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5日 07:48 《收藏》杂志

  对整个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来说,2010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是一轮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蓬勃旺盛又能够持续发展的一个标志年。

  从2009年开始,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进入“亿元时代”,而且,亿元拍品主要集中在书画门类中。2010年,蓬勃高涨的势头持续向上,给市场带来巨大鼓舞。目前,单件作品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已经有十几件了,以古代书画为主,近现代书画也有3件过亿。市场的红火大家有目共睹,问题是,这个市场我们怎么看待?

  焦点一,市场泡沫破灭前兆?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采访我,问2009年和2010年的文物艺术品市场,特别是书画市场连续超常规表现,价格急速上升,是不是泡沫破灭的前兆。我认为,这种高价表现处于正常合理的范围,整体来看,“泡沫破灭前兆”是耸人听闻。

  中国书画以及文物艺术品,从建国初到现在,在价值和价格发展方面,大概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价值埋没阶段。建国初至文革期间,文物艺术品的价值内涵完全被埋没掉了。不值钱、没价格是一种常态。

  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文物艺术品拍卖出现为标志,中国文物艺术品进入价值发现阶段。拍卖模式对中国文物艺术品的价值发现起了重大作用。齐白石的一张画以前是200块钱一张,一上拍卖会,2万,3万,5万……大家发现它有价值,更多的人纷纷进入市场。

  大约到五年前,也就是文物艺术品市场经过十年的运行,各门类、各板块拍品轮番试水,酝酿、寻找、尝试、总结,文物艺术品整体处在价值回归阶段。

  今天,当拍卖市场走过近20年,一些大家精品,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作品、都表现出了强大的价值内涵与价格外延。我们把中国嘉德、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刚成立时的拍卖图录拿过来和今天比,简直是天上地下。那时拍卖的东西,到今天翻十倍、百倍司空见惯。文物艺术品市场迈入价值表现阶段。

  有人说,“有泡沫”我承认,但说“泡沫破灭前兆”我并不认可。因为文物艺术品的内涵价值是固定的,但价格表现会因时、因地不同,具有偶然性。如果哪一天整个市场出现很不理性的疯狂上涨,即艺术品价值被严重高估,价格普遍严重背离价值时,才会出现泡沫破灭前兆。也就是说,你从哪个方面看它都不应该值那么多钱,这就是问题了。当然,我这是就整体而言,并不否认当前局部泡沫的存在,赝品泛滥就是一种泡沫,大肆炒作也是一种泡沫。比如2007年至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被国际资金爆炒以后,价格大幅跌落就是例证。现在从整个书画市场来讲,不就十几件过亿嘛,而且都是文物级大家精品,都是有根有据、有说法的,它们无非是把价值内涵和附加值表达出来了。也就是说,在当下的具体环境下,它值这个钱,成交在合理的价格之内。所以总体说,文物艺术品拍卖当前仍处在一个价值表现阶段,并没有到整个价值严重高估、整个市场充满泡沫的阶段——目前不存在泡沫破灭和艺术品市场崩盘的问题。

  焦点二,新资金入场,好事还是坏事

  很多新买家、新资金入场,是现在文物艺术品市场红火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该说,艺术品市场红火的原因很多,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是一个根本原因。国际通行经验,人均3000美金以上开始进入艺术品消费。我们在2008年与2009年远远超过3000美金。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社会、政治长期稳定,同时政策对文化与文物艺术品收藏支持也起到重要作用。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高到了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并制定许多相关具体规定,虽然还存在诸多问题,但这个高度是有史以来都没有过的。有经济基础,有政治稳定,有政策支持,还有文物艺术品收藏、投资获利的丰厚效应,吸引越来越多新人进入是很自然的。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之初,进来的是些什么人呢?祖上有东西的收藏家,一些艺术家,还有一些爱好者。发展到今天,市场里已不仅仅是这些人——收藏家依然有,收藏爱好者也还在,国家文博单位、国企、私人企业家、基金、甚至海外金融资本。我们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不可能崩盘,还会蓬勃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新买家、新资金大量进入,直接改变供求关系,直接刺激了市场。任何市场,任何商品,新买家越来越多,新资金越来越多,它就只能向上发展。如果只是一些老人、老面孔在玩儿,就不是这个概念了。

  现在的文物艺术品市场,投资功能超过了收藏功能,这一点没什么可奇怪的。任何一个市场,包括苏富比、佳士得拍卖,它们的大买家也都是一些大资金和大亨。中国一开始没有这个条件——上世纪90年代哪有大亨?30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出现了一批富人,现在中国富人数量全球第二。钱多了必然要投资,投资功能大于收藏功能,这是一件好事。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新老买家买东西时进行的价格比较:老买家,20年前李可染的一张画卖10万块钱,现在卖300万块钱,一比真是高太多了,他会考虑,我现在有没有同类作品,有没有这么多钱;即使有,买不买?而作为新买家,以前多少钱他没概念,他比的是这件东西好,还是另一件东西好;这件东西现在300万元,他有3个亿,300万只是三个亿的零头!要是同时再有有能力新卖家参与,价格就会创新高。金融、房地产等领域新资金的大量进入,对市场也是好事。说道负作用,那是后话。

  焦点三,老收藏家被边缘化了吗

  新买家、新资金的涌入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人感到老藏家被边缘化,觉得市场不正常,这纯粹是杞人忧天,没有必要。

  市场到了今天,要感谢所有收藏家和投资人。收藏家和投资人的举动,证明了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有超人的魅力。连续稳定的上涨不仅给过去参与的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精神愉悦,而且吸引了更多人加入,预示了这个市场更加广阔的前景,看不着前途谁来啊!

  金融资本也好,大企业家也好,要寻求保值增值,最后选择了文物艺术品市场。他们不傻,都是经过研究选择,判断一般也不会错。现在他们是企业家,10年之后他们也可能成了收藏家。斥巨资买东西的人,正常情况,绝不会花1个亿买后几千万卖给你。比利时大收藏家尤伦斯2005年在嘉德买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2500万,金融危机来了,就将这件东西拿出来,卖了多少?将近6000万,这是很典型的。

  对各路资金的介入,作为市场来讲,都应该敞开胸怀欢迎。“收藏家被边缘化”,我根本不赞成这个说法。收藏家依然在,他们收藏的东西很多,许多都没出来,有一部分出来了是因为价格高他要兑换,要买新东西。现在东西贵了,有些老藏家买不起了,确实有这个问题,买不起了并不等于边缘化,照这么说永远有边缘化问题,像刘益谦花20个亿买东西,他能年年这么买吗?这是不可能的,明年他不买了,别的企业家还会买。现在进入的企业家并不都是巨富,还有一些隐性的买家,这是人们不知道的,潜力更大。

  上次有记者采访我,说文物艺术品收藏都是有钱人的游戏,我说,不能这么说,我们中国收藏家协会有十几个专业委员会,你玩你的,他玩他的,票证、邮品、门券……各人有各人的玩法。任何市场都一样,没有齐头并进的市场,买苹果还有五毛钱一斤的、五块钱一斤的、五十块钱一斤的,大家都在这个市场,将近九千万人,各有各的玩法。只不过媒体所关注的,或者最吸引大家眼球的,是几个亿的天价拍品,是一掷千金的富人!……但这是个别的,是塔尖顶上的表现,没有塔的底座、塔的中间,能有塔尖吗?当然,大资金、大藏家及大投资人在市场上的举动对市场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这是肯定的,它影响会很大,但没有谁边缘谁的问题。

  焦点四,追逐《石渠宝笈》对吗

  艺术品真伪问题一直存在,国外也是如此。虽然文物艺术品市场整体处在合理范围内,但我们并不否定局部上存在泡沫。泡沫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赝品泛滥。现在市面上流通的,书画、瓷器、玉器等,各个收藏投资门类中,假的东西数量都远远超过真的。

  现在收藏投资人介入这个市场,首先要解决的最大风险问题就是赝品。对赝品的判断,特别是新入场的人,他缺少这个能力——专家有时候还犯晕呢,何况新的作伪手段层出不穷,方法又多,数量又大,对初入场的买家、投资人,防范赝品肯定是第一要务。

  从古代书画到近现代,流传有序本身就是杜绝赝品的一条途径,我们叫做著录。国外也讲著录,比如说国外油画一出来之后,它的流通、传承、档案脉络是清楚的——什么时间创作的,什么时间在谁手里,凡是这种东西,都会受到欢迎。古代书画在清代经过官家著录,如《石渠宝笈》一编、二编、三编,《秘殿珠林》等等,组织了很多大鉴定专家、艺术家在前人创作、鉴定基础上又进行了认真梳理总结,历时几十年最后成书的。著录告诉我们什么呢?这些东西是流传有序的,是经过皇家收藏的,在收藏时已经过鉴定、鉴赏和分类。哪些是一类、二类、三类,根据盖的五玺、七玺等加以区别。这种著录说开了,就是历史上对书画判定的一个档案,对今天依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有人说,《石渠宝笈》里不全是真的。即使不全是真的,它的价值依然非常重要。那里边即使是仿品,也有历史价值,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所以,现在书画市场上对《石渠宝笈》及所有历史上有过真实著录的东西都热烈追逐,是有道理的。这等于在历史上,已经为我们把了一次关,筛选了一次,既为鉴定真伪提供了依据,也为判别优劣提供了参考。这样的东西,价格高一些不是很正常吗?

  焦点五,下一个谁会过亿

  2010年秋拍结束后,有三件近现代书画作品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按照顺序排: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1.71亿元;李可染的《长征》,1.08亿元;张大千的《爱痕湖》也超过了1亿元,那下一个谁会过亿呢?没有人能说得准,这本身就是个不确定因素,但是,今后近现代书画依然会有过亿作品出现,这是肯定的。

  我们对艺术作品判断,并不只从市场成交价来定,过了亿就好,没过亿就不好,不能这么说。文物艺术品有它的标准,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文献价值,最后才说它的经济价值。下一件过亿的东西,一定会是几种价值同时具备才行。作为创作这件作品的艺术家,一定是在美术史上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是被确认了具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某些程度上他有开宗立派或有创新发展。此外,艺术家个人经历和阅历也要和国家民族息息相关,其作品一定是众多作品里的精品,能代表艺术家最高水平的典型作品。从作品内容来讲,一定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欣赏意义;题材要鲜明,相对数量要比较少;作品要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真善美兼具。

  我们就用以上这几个原则去选,现在张大千过亿了,李可染过亿了,徐悲鸿过亿了,傅抱石、黄宾虹、黄胄、齐白石、潘天寿、林风眠,再往前一点吴昌硕等等,这些人的高端精品出现过亿是可能的。至于古代书画,只要有国宝级文物重器出现,单件作品过亿是很正常的。如果有稀世珍品,再跨越一个台阶也是可以期待的。

  (整理:本刊驻京记者 杨国亮)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