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拍刘新惠:无锡缺乏艺术品经纪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1日 08:09 新华网

  他是第一批国家注册认证拍卖师,20年来主持艺术品拍卖3000多场,成交近300多亿元,众多中国艺术品成交纪录皆出其手。近年来渐渐从拍卖市场第一线,转而担任艺术市场策划人、客座教授等,享受自在的乐趣。日前,“中国第一拍”刘新惠来到无锡,记者独家采访,记录他对无锡收藏业的指点。 

  谈假拍:缺少法律“紧箍咒”

  上世纪90年代,刘新惠主持的第一场拍卖会拍卖的是印章。当时,他拍出最高价的是齐白石的一对印章,卖了22万元,整场的成交额达到500多万元,刘新惠由此一炮走红。2005年,荣宝迎春拍卖会,估价20万元人民币的齐白石的《山水八开册页》,他为投资人争到420万元,现在这件作品的市场价位已经涨到了千万元级。从业20余年,刘新惠被授予白手套无数。(白手套是拍卖师的最高荣誉,标志着一场拍卖会专场达到了100%的成交率)

  “不管一场拍品成交多少,拍卖师表现得如何优秀,始终是一个辅助角色,不适合过高评估自己。我更热爱艺术品本身,这是支撑我在这个行业20多年的最大动力。”刘新惠表示,随着拍卖行业已为越来越多人熟知,拍卖师也成为热门职业之一。目前,中国有近1万名获得资格认证的拍卖师。但与国外拍卖行业相比,中国的拍卖行业在观念、人才方面还有不少差距。至于最近大众热议的艺术品假拍,刘新惠仅用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带过:“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规范文物鉴定和交易的法律法规,这就是症结所在。”    

  谈亿元时代:“藏”者为王

  对于近年来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亿元时代,“亿”浪接“亿”浪的高潮,刘新惠并不觉得兴奋。“早进入亿元时代,对市场来说是有好处的。但单纯追求高价是冒傻气了,正如行内的一句投资箴言,不怕买贵,就怕买不对。”    

  一味追求高价的最终结果可能就是,市场是被自己抬高了,刘新惠举例,比如一件东西当初是20万出手的,几年后可能要用50万才买得回来。而国内的藏家,95%的人手中的东西在10年之内必然会出手,不像在国外,一件东西要藏到50—100年。亿元时代,“藏”家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今年初,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的出现,激发了人们对艺术品交易形式创新的热情。对此,刘新惠认为,艺术品证券化的交易其实是创新了交易形式,当下,以画廊为主体的市场交易效率低下,拍卖市场虽然火爆,天价不断呈现,但高昂的交易成本在发展中遇到挑战。随着艺术品交易份额的被接受,其可能会很快成为艺术品交易的一级市场,就像以前拍卖行取代画廊一样。

  谈无锡收藏市场:没有好画廊     

  此次刘新惠来无锡,专程看一位无锡藏家所藏的数百对两米巨联,据他透露,无锡藏家和买家的实力不容小觑,在北京几大拍卖行数据库都有他们的资料。特别是无锡买家有强大的经济力,有资深收藏家作顾问,他掌握的情况是,近年来,5000万级以上的拍品中就有无锡买家买走的。 

  这次刘新惠到无锡,特地谢绝了不少饭局,去无锡收藏市场转了转,他的感叹是,目前无锡几乎没有一个好的画廊,而且缺少艺术品经纪人。他认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品市场的构成包括“人、钱、东西”,从“人”方面讲,除了资深藏家和买家,其中的重要衔接环节,艺术品经纪人将越发重要。(周茗芳)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