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紫紫:别再叫我裸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1日 11:12 荆楚网
三峡晚报讯 苏紫紫(微博),1991年生于湖北宜昌,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人体模特。2010年11月在人民大学举办人体摄影展,之后迅速蹿红。经过了大半年的沉淀,她已经从“裸模”的身份逐渐转换--她已出版发行了《我是苏紫紫》、《苏紫紫日记》,第三本著作《左脸右脸》也将于9月中旬面世;如今,她正筹备拍摄关于“90后”的小电影,身兼导演和编剧。
苏紫紫的走红,最初源于“裸”,随之引起的热议不断,这是因为人们的窥视欲,还是争议本身?在苏紫紫眼中,这些问题已不再困扰着她,因为她只率性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写作、创作、拍戏。这个另类的“90后”朝着自己的目标,用力拼搏,哪怕受到太多的非议。
出书是想展示真实的自己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苏紫紫,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不是一具裸体,只是一面镜子。”每个人对苏紫紫的看法不同,却又对她很好奇,于是有了《我是苏紫紫》的问世。
今年6月,《我是苏紫紫》正式推出。此书以访谈的形式,记录下苏紫紫与记者、青年教师的对话,他们就教育、艺术、舆论、女权等话题展开探讨和辩论,并融入媒体评论、网友的声音;还邀请苏紫紫的父亲、男友、老师以及所有参与访谈者,写下“我眼中的苏紫紫”。
“它就是把苏紫紫掰开了、揉碎了,让人们看到苏紫紫的每一面。”苏紫紫说,举办人体摄影展后,许多出版社来找她,最终她选择了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她的第一本书——《我是苏紫紫》。
随即推出的第二本书《苏紫紫日记》则是摘录了她从16岁至今的日记,这两本书都颇具自传性质,而她更是不吝啬把自己的想法、经历赤裸裸地公之于众。“人活着就是要坦诚,要真实,我想让大众看到最真实的我。”
8月28日,苏紫紫收到了《左脸右脸》的样书,这本书预计在9月中旬推出。《左脸右脸》是她一年来的作品集,有照片也有文字,有她对社会的看法、质疑和思考。
读书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苏紫紫从小爱看书、爱写作,上大学之前,由于学业的繁忙,她只能抽空看看四大名著等经典文学。大学之后,她以一周一本或两本的速度读书,经典名著、心理学、文学、社会类书籍她都看,“我时常问周围的朋友、同学看什么书,结果发现我的阅读量是同龄人的两至三倍。”
苏紫紫说,学校假期的时候,她每天六七点起床,上午一般都在看书,“读书大概占据了我50%以上的时间,很多想不通的问题会从书中得到解答,看书也沉淀了我的心灵,让我更理性地看待这个社会。”
有人评价苏紫紫的文笔像韩寒,她坦承写作确实受了韩寒的影响,“很喜欢看韩寒的文章,喜欢他言辞犀利的风格,另外李承鹏、潘采夫的文章也常看。”苏紫紫说,对她有影响的书有鲁迅的《阿Q正传》、郭敬明的《猜火车》等,最近则在看《乌合之众》。
从裸模到导演的蜕变
除了读书,苏紫紫最近正在忙一件事——拍电影。她和某文化公司签约后,筹备拍摄一部40分钟左右的电影,剧本、导演都由她操刀。
“可能是当工具当久了,就想做操盘手了吧!”苏紫紫说,一直以来她都是作为模特的身份,听从别人的指挥,而这次她想突破自己,尝试新的领域。目前,她已经完成了剧本的初步创作,也和主要演员沟通过,还需要再完善、充实剧本。
“这是一部青春类90后的电影,反应了当下90后的生活。”苏紫紫说,拍电影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因为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这部电影预计在今年年底推出。
今年6月,苏紫紫深陷两场骂战:先是她与干露露合拍的裸照曝光,她指责干露露借她炒作,两人并不是“好姐妹”;再就是《汽车杂志》总编辑董宝青,两人引发一场“婊子”骂战。“我就是看不惯他们,我怎么想就是怎么说的。”苏紫紫说,直肠子的她并没有考虑太多。
和干露露的这组照片,是她去年7月拍摄的,“在拍完这组后,我就没有再拍了,所以请别再说我是裸模。”苏紫紫说,以后她会考虑往编剧、导演方面发展。
想回宜昌举办新书签售
今年5月,奶奶过世了,这让苏紫紫很是难过感伤。苏紫紫从小和奶奶长大,上大学之前,都是和奶奶一起睡的。“奶奶的离开,让我感觉很空,失眠了很长一段时间。”
伤痛过后,苏紫紫的心境更淡泊成熟,“奶奶的去世也让我想通了很多事,不再那么抱怨、不再那么愤世嫉俗,更宽容地看待很多事。”
苏紫紫今年刚满20岁,年轻的她承受了太多同龄女孩子没有的压力和非议,面对这些,苏紫紫淡然地笑道:“那些对我不重要的人,怎么看我我都无所谓,我根本不在乎。”
一路奋斗坚持到现在,是什么支撑着她?苏紫紫说,是她坚强的内心和对成功的渴望,“对我来说,压力就是动力,我喜欢让自己忙碌,我是个闲不下来的人,我更喜欢挑战自己。”
苏紫紫的父亲和男友,也因苏紫紫而承受着压力,“但他们都是挺我、支持我的,我非常感谢他们。”苏紫紫说,她很是想念家乡宜昌,也想找机会回家看看,“我爸爸经常都唠叨着叫我回去呢!”今年10月,她准备在武汉举办新书的签售活动,“到时候,看有没有机会回到宜昌来签售,我是挺想回来的!”
本报记者 郑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