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夏萨沙:收藏要喜欢至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1日 01:52 《顶层》杂志

夏萨沙的公司经营的“牛扒工厂”餐厅 夏萨沙的公司经营的“牛扒工厂”餐厅 夏萨沙介绍说墙上这个“蝴蝶”是巴西的国宝 夏萨沙介绍说墙上这个“蝴蝶”是巴西的国宝 何森《 吸烟》2003年作 何森《 吸烟》2003年作

  夏萨沙是本刊“资本圈”栏目人物采访中最年少的一位企业家。夏萨沙接触到艺术圈是受身边朋友的影响,这几年随着经济的起落,他也看淡了许多,“以前说艺术品一年涨30%、50% 轻轻松松的,现在不一定了,和经济也有关。”对夏萨沙来说,艺术收藏只是一个爱好,“靠它挣钱歇菜了,靠它理财可以保一个值,跟通货膨胀做一个对冲。”

  □ 文︱本刊记者 王定如 摄影︱张楠卿

  “林书豪教你如何进入哈佛”

  貌似离题的一个小标题。美籍华裔的Jeremy Lin最近是新浪微博上的热点人物,88年的哈佛学子带领纽约职业篮球队尼克斯在NBA赛事上7连胜,最后的绝杀三分球视频将他的异常自信放大得淋漓尽致。他在微博上有一段搞笑视频,题目叫做“如何进入哈佛的5个步骤”,第二条是“学一种冷门的乐器”——夏萨沙没有去哈佛,可是他也会一门特别的技艺,“我是香港唯一一个专业金融从业者而又会打快板儿的人,没错是真的。”

  这个小故事并没有多么深刻的意义,其实“说”的是另一件事情——在精英时代,除了本业的精进突出之外,如何让自己看起来与众不同?

  夏萨沙玩车、能喝、热衷微博与谈论时事,作为一个北京出生澳洲成长的香港人,他会将国内外环境的不同做比较,“美国400富豪里面,传媒业有41个。中国大陆400富豪榜里,传媒业有0个。在美国,两个人借贷,立个合同契约就可以办事了,在中国,民间资金流通的正当权益竟然还没有合法化。”

  巧合吗?摩根大通中国业务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邵子力此前从事律师行业,因对于与中国有关的跨境企业事务、并购交易、大型基建项目等领域熟悉,“转战”金融地。夏萨沙的本科专业是法律,MBA读完后出来的第一份工作是渣打银行香港总行实习生。“当时父亲跟我聊天选行业,说选什么都行,但是得选一个行业上限高一点或者是没有上限的行业。比如说你很聪明,做什么买卖都能做好,但是去开餐厅的这一秒钟,大概就知道将来能挣多少钱,什么行业没有上限呢?自己想想就是做金融。”

  投资人眼里的买卖事

  “第一桶金是我现在做的叫金融衍生品的理财业务,有货币市场,炒外汇,还有黄金、白金、钯金,原油等现货交易。不是期货,不是到期结算的纸上的东西,是可以交接现货,没有期限的一个交易。第一桶金是2004年赚到的。”

  夏萨沙坦言自己投资经营的种类挺多的,像基石投资,“其实就是我自己的,我要看人和企业是不是健康才去投。”他举了一个例子,就是现在身处的“牛扒工厂”餐厅,“现在北京三家店,望京、翠微、国贸,福州两家,厦门两家,前半年开店的保守数量是六个。”这家在大众点评网上被评为四星级的餐厅在夏萨沙跟合伙人眼里是一个可高度复制性的连锁行业,它的出品、服务、装修都是标准化“产品”,“工厂的总厨月工资才4000块钱,因为我们所有的制度和标准都做好了,任何人都可以胜任。”各种料理所需的肉是多少克,切出来的形状,火候与时间都已经是被规定的具化模式。“成本和利润很容易就可以把握,没有一丁点儿的超出。这种买卖是值得投的,不需要依赖人去经营。”

  有朋友投了“俏江南”,“上海人,每次一来北京就‘哭’,因为它(俏江南)无法上市。”企业上市需要经过证监会对资产的评估,“餐厅都是租的,没有资产,没有标准化,以投资者的角度来讲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厨师的掂勺上的。”

  在基石投资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让五个公司成功上市,“今年有两个公司正在排队等美国证监会给上市编号。”谈到目前的经济气候,他说,“五年一个周期,2008从美国开始,到现在2012了,如果这期间一个波浪都打不出来的话,就得往底下沉,全世界都会接受不了,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家受不了啦。”

  夏萨沙在考虑现在是不是一个挂牌的好时机,“当所有人说行情好的时候,你就要小心,当所有人都很说这个行业不行的时候,也许就是该入市的时候。”有趣的是,这句话有点耳熟。

  收藏:喜欢至上

  因为这句话拿到艺术市场也有一种说法,叫做“捡漏的最佳时机”。夏萨沙有一个寄卖行,“是一个互相交流的场所,聚了一帮喜欢玩儿古董艺术品的人。”他收藏沉香与天珠,和田玉与犀角,他比较倾向于收集“问一千个人也未必有”的玩意儿,比如随手把玩的一块亚洲犀牛角挂件。“亚洲犀是古董,不算是违禁品,归到古董类、艺术品类,但是它的价值比非洲犀角还要值钱,因为亚洲犀牛已经死光了,非洲犀牛还有。”

  “油画也玩过一些,但是没玩明白。”夏萨沙喜欢收藏年青艺术家的作品,“便宜,而且爆发力强,尤其是之前你知道黄燎原捧过那一阵火过,现在也就趋于平静了,当时我们家收何森(微博)的画是没少收,何森跟我也是朋友。”收的是标准尺寸,90x120cm的女子抽烟系列,“我忘了收了多少幅,十年前买一幅才五千美金。”后来黄燎原打电话问夏萨沙能不能再让回来(画),“我们已经挂在家里了,40万人民币一幅的作品。我琢磨琢磨挺升值的、挺有市场的,反正也不缺钱,不给他。现在还放着呢,小的也很多,何森都知道。”

  像夏萨沙接触到艺术圈,都是受身边朋友的影响,这几年随着经济的起落,他也看淡了许多,“以前说艺术品一年涨30%、50%轻轻松松的,现在不一定了,和经济也有关。”对夏萨沙来说,艺术收藏只是一个爱好,“靠它挣钱歇菜了,靠它理财可以保一个值,跟通货膨胀做一个对冲,中国通货膨胀还挺猛的。”

  夏萨沙知道名表与车都是不会升值的具有消耗性能的奢侈品,但是撇去投资人的身份,他还是喜欢收集与玩车,“有一些东西买了就是赔钱,比如说车、好车。但是真喜欢。”有一次,一家杂志采访的时候问他会拿收入的多少收藏艺术品,他回答说“拿一半”。虽然没有估算过目前手头的艺术品市价,“但是人那么高的保险柜有两个,都是藏品。”他连舍利子都有,“可能收的也不是卖的东西了,包括第一批的德军特务用的照相机,杂七杂八什么都有。”身边的朋友有不少都在画廊圈,比如莼萃空间的创始人董雯,她原是2006年新丝路模特大赛冠军。

  还是专业更健谈

  他在微博里自称“本怂”,“怂”字一般多是年轻人在用。有时候看到某人的行为举止或者穿着所散发出来的气息比较俗气,下意识的就会冒出“怂”这个字眼——这与他本人的清晰锐利有种错落感。在微博上,他会孩子气的炫耀自己的名车“新宠”以及没有“之一”的“京城酒神”的名号,但是聊到金融,他的自信更舒缓,不讳言自己的性格是“爱炫”。

  “本怂现或曾持有:香港保监会从业员牌照,香港证监会1号证券交易、2号期货交易、3号外汇交易、4号就证券提供意见、9号提供资产管理牌照。”当时初出茅庐之际,夏萨沙在香港中信证券大厅里穿过“红马甲”(指证券交易所内的证券交易员,因穿红色背心而得名。他们又称“出市代表”,早期所有的客户交易指令都是通过电话报给交易员,由交易员敲进交易所的交易主机内撮合成交的),提起那段日子他似乎甚是怀念。

  “洋洋自得”的这段自我介绍也证明了他在专业上的努力与成果。2005年,当时全球最大的期货公司美国瑞富把夏萨沙派回国做代表,当时国内的外汇交易与保证金交易在业内是被瑞富垄断的市场。因为身为代表的缘故,夏萨沙很快就在业内有名了。但是做了没多久,瑞富全球破产,刚上市就被曝了丑闻,“8块美金的一股,三天跌到1毛。”

  离开瑞富,夏萨沙带着积累下来的人脉与资源,开始做现货交易。刚才说的一些产品(上文中的外汇与重金属等)都可以在一个交易平台上体现,在金融理财范畴里就是金融零售业务。“零售业务是金融行业里最被其他同行看不上的,因为最低端,但是最挣钱。只要有客户就不累,跟做投行不一样。”夏萨沙也做投行跟基金,“盯一个项目盯一年,有可能开不了花,有可能三年来一个;但零售业务不是,客户可能一直在这儿,这个行业的佣金也是所有收取佣金行业里最高的收入。”他当时离开瑞富,拥有6800多万美金的客户。

  “的确现在太缺乏投资品种。说投资、说理财,先说房子吧,人人都想买房,但是有价无市,买完套现容易吗?抵押贷款能接受四成就不错了,还有最终极的——中国剩下唯一的理财途径就是炒股票,现在我敢保证你只要出去问任何一个人有没有做股票,如果他说有的话,下一句你问是不是被套着呢?肯定说是,不可能说不是,这是肯定的,你说这叫理财吗?在我眼里它不是。”

  “国内私募基金也好,二级市场做代客炒股或者是募集资金做中国二级市场,也是做股票的,包括公募基金华夏银行的项目,对方说‘2007年我挣了多少,比上证指数多了多少,08年亏了多少,但是我比上证指数少亏了多少,这就算赢了’,我说你开玩笑吧。”

  夏萨沙一直是国外长大的,学金融、做金融至今都一直是境外,国内的股票他一直没有做过交易,也没有A股账户,“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行情明显看着就是一个跌的趋势,原来中国没有对冲机制,在国外不是啊!包括现在我推的这些现货交易,不管是黄金或者是外汇也好都可以反向操作的,你赢了得有人输,得有人卖它跌才能接到单子,这是一个公平的交易。为什么所有人都知道股票跌了,还安慰自己说少跌点儿就算赢,后来才知道基金是有要求的,不管任何时候都有60%的资金是在仓里的,赔了也得认,这是很弱智的一个思路,我的私募基金(基石)去年犯懒,翻了30倍;前年也稍微犯点儿懒,600%的回报;2009年我是努力玩命,那一年翻了16倍,1600%,每年都在翻,所以我不愁。”

  “80后”谈“85后”

  “我这一批没出来几个。”夏萨沙指的是同龄人,除了家世之外,靠自己能力闯出名堂的并不多——类似的出身,“下一批、就是85和86这一批,这两年实在太厉害、太猛了。”现在他会遇到跟一个86年的聊生意的情况,“五年前,是比我大五岁的人是不会跟我聊生意的。”

  “五年前我交的朋友起码都是比我大十几岁的,尤其是出来谈事的,现在这些人我都不知道,可能营养很好,比我晚几年,遗传也很好,很厉害的。”夏萨沙感觉“压力大”,因为最让他惊讶的是与这些小一些的后辈谈话没有任何代沟,“我出来(社会)起码比他们早几年,阅历和经验都是遇到过、吃过亏后自己总结出来的,他们有能力看明白别人经历过的挫折,自己就不会再浪费精力犯同样的错。加上这个年头也好,我们那个时候没有遇到太多的前人铺好的路,他们都遇到了。”

  虽然夏萨沙是从2005年开始正式回京工作的,“但是我经常跑北京,2000年到2005年没少跑。”当时他家已经从香港回流,回京投资。当时最年轻的朋友、也是能跟他天天玩到一块的朋友是74年的。“现在的社会复杂很多了,当时比我小五岁的,哪里会出来跟人聊天、举杯,哪懂这种规矩啊。”现在都会跟夏萨沙聊资源整合,“他有什么资源,你有什么资源,一碰起来就有很厉害的点子,以前的小孩哪会想这些。”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