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姜成楠求索之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9日 14:27 新浪收藏 微博

  文╱远地

  1985年初冬。北京中国美术馆。《姜成楠鹰画展》隆重开幕,站在会场中间的画家姜成楠,看着正在画展剪彩的黄华副委员长和杨成武副主席手中的剪刀和红绷,看着徐徐抬进会场的他的学生们赠送的大花篮,在周围数十名中外记者手中相机频频闪光中,神思倏的飘回35年前……35年前他还是个6岁的孩子,但他清楚的记得,他当时那小小的心灵里整日向往的偶像却是白发老人齐白石。

  1944年7月,姜成楠降生在一个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家庭,家境本来就不富裕,更不幸的是不久家庭就发生变故,父母离异,为了抚养四个年幼的孩子,姜成楠的母亲拖着病体去描图、糊纸盒、当保姆,饱尝了人间辛酸。在这个没有父亲、缺吃少穿的家庭中,姜成楠逐渐养成了孤僻、内向和顽强的性格。他很少说话,只喜欢一个人看书或闷头涂涂画画。有一阵他常常一个人到京东大北窑的苇塘边,一边钓鱼一边着迷似的仰望苍鹰在空中翱翔,或者长时间地做在对面邻居家的屋脊上,看小燕子从自家屋脊下的破砖缝里猛的冲上蓝天——啊!天地是多么宽广,相比之下自己是多么渺小!他常常陷入冥想,想象自己长大后将是一个怎样的人……渐渐地,有一盏灯,在他混沌飘忽的心海中放出了光明。在闪闪的光环中出现了一位老人,漂拂的胡子,和蔼的目光,长衫曳地,神采奕奕。他就是刚刚荣获国际和平奖的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年幼的姜成楠非常喜爱白石老人的花卉与虫鸟,一直象崇拜英雄一样地崇拜他,他想,齐白石曾经是个木匠,而且是很穷的木匠,但他的画赢得了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国际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本是一个普通人,我也是一个普通人,他能做到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做到呢?他逐渐明白自己想干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10岁那年,姜成楠正式开始学画。徐悲鸿纪念馆就在他家附近,他利用寒暑假,经常跑到大师故居,趴在展柜的玻璃上临摹,一趴就是一整天。同学中有一位是著名画家吴作的外甥,他便常常跟着这位同学,到吴家看吴作人夫妇画画,每天晚上做完功课已是九点多钟,他便帮妈妈描一张图,然后就开始画画,常常画到半夜一、两点钟。节假日,他不是背着小画夹到动物园写生,便是到车站、公园画速写,或者整天泡在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图书馆里,啃着夹有水疙瘩咸菜的干窝头,趴在地下临摹古代名画或是阅读古今中外的画册。家贫无钱买纸笔,他便将母亲给的一角早点钱省下,每天早晨饿着肚子去上学。冬天的清晨,瘦小的姜成楠顶着凛冽的西北风,冒着阴冷的雨霜,穿着四季都穿的那双唯一的破球鞋,沿着黑洞洞的小胡同朝学校走去,寒冷和饥饿使他一阵阵地打冷战。有时,饿的实在顶不住了,

  他才忍痛花三分钱到小店里买一只“糖耳朵”,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吮嚼,生怕吃猛了,那小小的糖耳朵便不够充饥。长期的营养不良和过度疲劳,使小姜成楠瘦得皮包骨头,被同学戏为“丑小鸭”。

  然而,"丑小鸭”却渐渐长成了“白天鹅”。1962年,高屮毕业的姜成楠,虽历经周折,终于迈进了全国最高美术学府一—中央美院的大门。

  在中央美院国画系,姜成楠投入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他下苦功练基本功,素描、色彩、解剖、透视、构图这五大基础课,他都潜心钻研,细细揣摩。他对西欧勃巴的结构素描法,苏俄契斯卡科夫的调子素描法,中国传统的白描18法和笔墨点线面素描造型法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比较,总结出西洋和屮国素描(白描)的各自规律和种种异同,并在宣纸上分别用西洋的结构法、调子法和中国传统笔墨勾皴法进行试验表现,写出了厚厚一叠有关素描的心的笔记,当时国内没有关于现代绘画色彩学的书籍,他就自己搞实验,以家中厕所为暗房,好几天蹲在又脏又臭的厕所里,将罩着彩色玻璃纸的手电筒打在用白纸和各色纸做成的圆柱体、三角体和立方体上,研究分析光和色彩的对比统一一关系。为了研习人体解剖,他与同班男同学在解剖教室一具具骷楼旁边互相做裸体模特。他甚至跑到东郊大北窑的野坟场里,捡来骷髅消毒后做为自己学习的教具。他常常抱着骷髅睡觉,为的是能随时触摸,把结构牢记于心。对透视学,他也悉心研究,他时常拿着自制的“取景框”到建筑物旁比来比去,画来画去,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个“精神病”,他终于写出了“透视基本法则”一文,对绘画透视法则进行了全面阐述。后来,在1974年全国体育运动会筹备期间,姜成楠由中央美院周令钊教授推荐,李达副总长亲自委任,大胆接受了绘制运动会开幕式长100多米,高46米的巨幅背景毛主席画像的任务,就是得利力于这些透观知识,据李部长说,这个任务军博的几位著名油画家和北京市美术公司画天安门毛主席像的专家都不敢接受,原因是,此画是分成许多小块,随形放在体育场上下倾斜、左右又呈孤形的看台上,要使对面主席台上看此画像时不走样不变形,就需要极精确的透视计算和变形处理,何况画的是领袖,在当时文革的“红色恐怖”中,谁敢轻易而为?难怪那些阅广历深的老画家们纷纷婉词推脱了。“艺高人胆大”,姜成楠日夜加班苦战,3天即完成了毛主席像的油画稿和透视变形稿,中途因家中失火,救火烧伤了胳膊,他左手套着硼带,带领60名中学生,“占领”了军博12个大厅,仅用4天就放大绘制完毕,10天后,巨幅毛主席画像顺利地通过了江青和张春桥在京西宾馆进行的摹拟倾斜审查。当电视上端庄雄伟的毛主席像出现在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时,听到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姜成楠才松下一口气。

  在美院,姜成楠的主课是蒋兆和教授指导的人物画,他在主攻人物的同时,又兼攻山水花鸟。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精力拼搏着,是同学们公认的“拼命三郎”。同学们敬佩他的才能和学习精神,推举他担任学习班长和全系的“联席班长”。

  二

  1967年,姜成楠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此时的中国,打倒一切横扫一切的“文化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他和同学们被分配到军垦农场,在哪里度过整整4个春秋。

  姜成楠又拿起画笔了。午休时,同伴们都休息了,姜成楠躺在床上看“画论”,作笔记。晚上值夜班,姜成楠就着昏黄的路灯画小构图。当时的报刊不付稿费,但姜成楠为了多多练笔,主动和《中国文学》《北京日报》等报刊联系,义务为它们画插图,他还主动争取为部队画团史、师史,为当地美术骨干办讲座,通过这些活动来赢得习画的时间。

  在农场,姜成楠兼任连里的卫生员。他就利用这个“职务“之宜,堂而皇之地学起了中医。他自学了中医学院三年的全部课程,掌握了中草药和针灸、按摩、经络学、脉象学等,奠定了一定的中医基础,为日后的书画气功研究做了准备。

  当姜成楠终于能够回到画案前重新堂堂皇皇地提笔作画,已是1973年,被耽搁了6年的姜成楠立刻潜入艺海,埋头读书习画。他曾因专心创作,烟头掉进袖子里而未发觉,直到烧穿了棉衣、毛衣、烧焦了皮肉;他也曾因潜心读书,顺手将几十片“瑞比林“当成”神经衰弱丸“吞服下去,造成胃部大出血,昏厥过去……此时的他,仍致力于探索西洋画法与国画技巧的融合,力图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很快他就创作了一幅题为“夜以继日”的中国画。作品内容虽然仍是无可避免地受当时形式的左右,但艺术上确富于创新。他运用国画“知白守黑”的省简构图法,溶合油画的冷暖色调、国画的笔墨,油画的调子素描与结构素描等手法,使作品远看象油画,近看象国画,在当时沉闷的画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作参加全国美展并被评为优秀作品,后又被选送参加了在香港、美国举行的中国现代绘画展。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当年十几个出版社全部出版了彩色单页画页,几乎家喻户晓。

  但是敏于探索的姜成楠并不满足于初步成绩,他知道这幅作品只是自己前一段研习的一份总结,创新也仍停留在技法上,他希望能找到国画的现代语言,而且,他对如何既创新又保持国画特色感到迷茫。他更加深入的钻研绘画理论、绘画宗旨了。他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全面比较中西画法,终于渐渐的认识到,西洋油画和中国画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所运用的工具、材料、手段、语言截然不同,产生的效果和评判的标准也截然不同。如果硬要半斤八两地把东西方绘画凑到一起,并用西画的标准、效果来评判中国画,那并不是国画的发展方向,顶多只能孕育出混血儿。发展、创新是必要的,应该的,但发展创新不是同化,不是消亡。这中间的分寸必须掌握好。当时有同行用中国色彩在油画布上作画,姜成楠知道后受到很大震动,他认为,如次发展下去,作为东方哲学、美学产物的中国画就要消亡了,消亡了的中国画又有何创新可谈。

  姜成楠决定放弃前一段搞混血儿式的探索,开始转向寻找国画的现代语言,创造富于时代感的现代中国画。

  1985年11月,《姜成楠鹰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所展现出的八十余件作品,体现了姜成楠在扩展国画艺术语言,创造富于时代精神的现代中国画方面的努力。他的鹰画有所寄兴,有所比附,不满足于表现动物的自然形态,而是对鹰的眼、眉、嘴、爪、姿势等方面,进行了夸张、变形,以突出鹰的精神气质,渗透进自己的手法和时代精神。在他的画面上,苍鹰或雄奇或矜持,或傲岸或怡然,但都有一股凌云欲搏之势,浩然涤荡之气,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因此,画展博得了观众的喜爱。在历时11天的展出里,参观人数达十万余人,反应非常热烈。几千份配有插画的画展说明书开幕后3天内便被观众抢购一空,许多美术青年在画前反复临摹。一位日本华侨连着看了3遍展览,他说:“看这个鹰画展,胸中好像奏起贝多分的《命运交响曲》,令人振奋!”国民党爱国将领张治中将军的妹妹曾5次参观画展。当他见到作者时,他对姜成楠说:“你的画展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正气,我非常喜欢,你看、我临摹你的画,临了这么多……”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高冠华先生评价展出的鹰画“有气魄,有格调,有笔有墨,是自己的创造”。展览结束撤馆的那天,还有不少从外地和远郊专程赶来的观众要求看“鹰展”。不少观众议论说:“看这些作品,以为是笔墨老辣的老画家所作,没想到作者才41岁!”;

  新闻界也对画展给予关注和好评,中央电视台在开幕式当晚的新闻节目中播放了画展开幕情况,北京电视台录制并播放了《姜成楠鹰画展》专辑,(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美术报)等报刊都介绍了画展。美、英等国驻京记者也向画家进行了采访。

  1985年可说是姜成楠创作上的丰收年。这一年他还创作并与龙瑞一起放大完成了长7米、高2米的巨幅国画《浩气永存》。此画以气势磅礴的构图,浑厚奔放的笔,墨描绘了万里长城的雄姿,表现了8干年文明古国的浩然正气。画面辽阔雄伟,气象恢宏,入选法国第9届国际旅游博览会,是中国馆陈列的唯一美术作品。法国总统密特朗特地去画前留影。不少法国人都也争着在面前留影。

  去年2月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的《谢举贤姜成楠中国画展》中,姜成楠展出了60件作品,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这是他绘画30多年的一次总结,也向新的高度迈进的一个起点。

  早在中学时代,姜成楠就曾经被他的喜爱美术的同学尊为″老师”,礼敬有加。但那称呼更多的是出自少年朋友对他的钦佩之情,真正从事美术教育是姜成楠大学毕业之后开始的

  。姜成楠认为,复兴中国画,不只是一两个画家的事,而是全民族的事,很重要的一环是普及,是育人。他曾自编教材,自制教具,为农村、厂矿、部队美术爱好者举办创作学习班,培养了许多美术工作者。有的美术骨干想继续深造,姜成楠就让他们长期住在自己的画室里,给予悉心指导。现任青州画院院长的云门子就是姜成楠的入室弟子。他曾在部队当过连干部,转业后带着5岁的孩子在姜成楠的画室里住了8个月。姜成楠从基本功开始,对他进行系统的传授与训练,使他技艺大进。他回山东后,举办的个人画展,令省美协主席于希宁先生惊叹不已。农村出身的赵振宇,有志于美术创作,拜姜成楠为师。姜成楠让他入画室一年半,管吃管住管教,悉心指点。回去后他在家乡河北磁州办了个人画展,很是轰动,省美协主席、副主席都去参观。一家工艺美术厂的厂长当场聘请他到该厂任美术设计师。几年来,经姜成楠教授和辅导过的美术青年有多人先后考入下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等大专院校,其中有留校任教的,有出国留学的,有当美术编辑的,还有的成了小有名气的专业画家。

  与美术教育有关的是,姜成楠在美术理论研究上也颇有造诣。他总结历代的笔法墨法,结合自已的实践,发展出“36种笔法”,较古人生动具体,科学系统,向学生讲授后,效果很好。《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也以此作为教材。他发表在《美术研究》上的论文《谈墨韵》,以精辟的论术博得了美术界同行的赞赏。中央美院美术史系佟景韩教授说

  :“墨韵这个题目,许多人在讲,但谁也没有讲清楚过,姜成楠讲清楚了。”自

  1983 年以来,姜成楠陆续在《美术研究》《光明画报》等报刊发表了《用笔八要》等学术论文15万字,受到美术理论界和画家们的重视和好评。

  在深入研究中国画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姜成楠发现,中国书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气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那就是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论——

  “元气学说”。他认为,中图书画艺术以“气”为核心,以作者“内气”与客观“外气”的契合,在作品中表现出天人一体的书画′意象”,而这书画意象的最高境界就是气韵生动的书画“气象”。他提出“气运用笔”的理论。他认为,“书画运意即运气,运力即运气,故书画之道,气运用笔是也,气运用笔中,笔在气的推动下,在与纸素的接触中,通过提按、顿挫、盘旋、往复等复杂的运行动作,每时每刻都把作者的心意气力和笔墨痕迹紧紧契合在一起,使每一笔划中都能体现出作者生命气息的颤动。”因此,他主张书画家们应该通过气功的某些功法练气通经、运气发力,在行笔中做到气运用笔,调动全身内气运行,打通心一意一气一手一笔一迹等书画关节,创作出意象天成、气象万千的艺术品,我国书画界和气功界权威人士经过严格的鉴定认为,姜成楠的这项研究成果在我国还是首次,填补了我国在传统书画艺术与气功相结合的系统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白,是我国建国以来书画理论研究和气功科学普及中的一项创造性成果。

  姜成楠如今已是成就斐然。

  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曾用姜成楠的画作为国家礼品馈赠外国领导人;

  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中央军委办公厅、中国美术馆、北京图书馆等均悬挂或收藏姜成楠的作品;

  姜成楠的名字被敖国内外许多美术辞典和美术史论中;

  一些国家的文化团体和友好人士来信邀请姜成楠出国举办画展并讲学。

  在给姜成楠的众多来信中,有一位广东书法家寄来这样一幅对联,上书“成功无秘术,楠术是奇才”,姜成楠看后苦涩地笑了,他——最了解自己:星期天、节假日他很少休息,除了外出写生,收集创作素材,大部分时间是在画室中度过的。唯一的宝贝女儿今年考上重点中学后,满心期望这个署假总可以和爸爸妈妈到海滨玩了,可是当女儿看到写字台上的一大堆书稿,看到日以继夜书写绘画的爸爸,女儿的心软了,她说:“爸爸,您的工作什么时候才能干完,我什么时候才能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和爸爸妈妈一同到海滨去玩一次啊!姜成楠何尝不想同妻子、女儿共享天伦之乐,何尝不想把爱更多一点奉献给妻子女儿?可对艺术的酷爱,对理想的追求,使他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爱都倾注到了绘画事业中,“奇才”,可谓是天道赐给勤劳人的一份厚礼了。

  40年来,姜成楠在艺术道路上不断跋涉,苦苦追求,如今已硕果累累。然而,他并不自满,不倨傲。他知道学无止境,艺海无涯,向高峰攀登的心应该是永不知足,永远年轻的。为此,他去年曾刻了一方图章,自谦为“四龄学童”,在他心目中,艺途跋涉40年不过仅仅是学步伊始,他愿把已有的成就当作新的起点,永远以一个勤勉的学童姿态,向着艺术的顶峰攀登。

  (注:本文刊登于《追求》杂志1991年第1期40-42页 ;作者又名斯妤,系专业女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文学创作一级)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