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匠人情系古建:复建的不是文物是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3日 13:54 北京晨报

古建行业老匠人 古建行业老匠人

  “我觉得恢复的不是文物,而是咱老北京的古都风貌,是一种文化。”

  78岁的刘玉明最近几年很忙,四九城满世界跑。哪里有古建修缮,需要油漆彩绘的地方,都要请老爷子过去把把关。刘玉明解放前拜师学习油漆彩绘,如今在北京古建行里,已是元老级人物。复建永定门、前门牌楼、天坛老坛门……这些年,中轴线上一些大的复建项目都少不了老人的身影。刘玉明认为,北京城里有条件复建的古建还是应该恢复,因为复建的不是文物,而是老北京的文化。

  复建南城地标永定门

  刘玉明小时候住在永定门外,从他家到城门楼子大约二里半地。“那时候出了永定门就是农村了。”每次进城刘玉明都要在永定门城楼下玩一会儿,那时瓮城还在,里面都是做小买卖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永定门及瓮城、箭楼被拆除。刘玉明回忆,当时人们的文物保护观念还不强,国防还是第一位的。很多人认为在现代化战争里,永定门城楼这样的防御设施已经没有价值,不如拆掉修路。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文保意识才逐渐增强,特别是最近几年,已经深入人心了。”刘玉明说,永定门的复建就反映了人们认识的转变。复建工程始于2004年3月,历时近2年完工。在这两年时间里,刘玉明时常到现场指导工人施工。他还亲自上阵,带领工匠们用了四五个月时间完成了永定门的油漆彩绘。在施工期间,不少见过当年永定门城楼的南城老北京人来现场观看,刘玉明就和大家一起切磋探讨。他觉得,最后复建完成的永定门基本恢复了拆除前的原貌,很多参观者也都表示了认可。

  油漆彩绘扮靓中轴线

  刘玉明在解放前曾拜名师学艺,系统学习了油漆作。解放以后,他一直跟随着师父认真学习技术,在古建行里磨练了几十年。先后参与了天安门、北海、天坛等处的文物修缮。刘玉明专攻油漆彩绘,退休后仍任文物古建公司顾问。在他的带领下,中轴线上的一处处地标建筑重新焕发光彩。

  在前门大街改造过程中,刘玉明承担了前门牌楼的修建。“这是整条街的脸面,可马虎不得。”刘玉明亲自调漆,指导徒弟们进行油饰彩绘。这里用的涂料可有讲究,其中主要成分聚烯醇是从玉米等杂粮中提炼出来的。涂料不仅防水,而且还有很好的透气性,可以让建筑里的潮气释放出去,又不至于让漆面起皮。

  建起了牌楼,前门大街的古风古韵也彰显出来。如今,刘玉明经过前门大街时,还会时常停留一会儿,看看那么多游人在牌楼下合影,心里觉得很是欣慰。

  应该恢复更多老建筑

  随着文保理念在社会上逐步增强,人们对保护文物的方式也有着不同的见解。有很多人觉得当前首先要保护现有文物古建、胡同街区不要再破坏。而已经毁坏的文物是否要复建还要商榷,因为文物是不能复建的。

  刘玉明也赞成文物不可复建的观点,但他还是希望有条件恢复的历史建筑还是应该修复。“我觉得恢复的不是文物,而是咱老北京的古都风貌,是一种文化。”

  在英国曼彻斯特参与中国城的施工时,刘玉明深切感受到外国友人对中国古建的喜爱和钦佩,以及华侨们对中国建筑的自豪。“中国的建筑太伟大了。”这是刘玉明在英国听到最多的评价。他说,很多外国人不远万里到北京来旅游,为的就是感受古都风貌,看看原汁原味的雕廊画栋、飞檐斗拱。他还记得一位年轻华侨看到他们修建的中式建筑后非常激动,表示一定要努力工作,以后好回国来看看。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