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相信艺术史不相信资本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27日 10:17 现代快报

1994年,张晓刚于重庆,为圣保罗双年展进行创作 1994年,张晓刚于重庆,为圣保罗双年展进行创作

  大家认为《大家庭》是我的代表性作品,是因为它在国外获得认可。当时《大家庭》参加一些国际大赛,在国际上引起大家关注,之后国内才真正关注这系列作品。最开始我完全没有市场的概念,上世纪90年代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创作上,并且那个时候国际展览多起来,一年要参加七八个展览,每天都忙于工作,考虑怎样参加展览,怎么把作品画好,怎样把自己想说的画清楚,无暇顾及其他。到2000年以后大家才开始有了市场的概念,甚至后来开始“以市场论英雄”了。而1990年代的价值判断标准还是你参加了什么样的国际展览,被什么学术机构评论过。

  对我个人来讲,画《大家庭》出发点不是为了画记忆,而是希望从记忆中找到感觉。比如老照片,我的目的不是还原老照片,也不是怀旧一段历史,更不是简单地批判一段历史,它只是我的一个资源而已,我更关心这个资源会引起我的什么反应。

  首先与人交流的时候不可能直白地询问“你喜欢我作品的什么地方?”但如果多参加一些活动,能感觉到中国艺术在西方人心目中是什么样的概念。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没那么重要了。中国的艺术品现在卖得这么贵、这么火,西方人都很好奇。市场帮了中国艺术一个忙,就是让更多西方人开始关注中国艺术。其次我觉得不应该把中国和西方分裂开来,把两者对立起来很矛盾、纠结,就相当于把西方艺术当老师,但又想超越、消灭他们,这种心态不太健康。

  大家也会关注西方人认不认可我们的学术,这其实是不自信的姿态。西方人很单纯,你的作品有那么多人喜欢,他们就会觉得你很牛。

  西方人认为创作和销售很正常,而中国人喜欢把这两者分开来看。有人来买了作品之后,艺术家都会怀疑自己的作品是否太过商业性,不够严肃。另外的人就怀疑他是不是迎合了什么趣味。而西方人不会这样想。

  最后,如果你真的热爱艺术,就要做好准备,毕竟只有少数人有被老天眷顾的运气。20年前我们一起热情地做艺术时,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但是现在时代不同,年轻人面对的诱惑太多,对生存的要求也更高,所以压力很大。当时我们考美术学院肯定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而现在考大学首先考虑的是学历的问题。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