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东的日常社会学史诗

2013年01月17日 07:09   新京报  微博

  【艺术现场】

  从题材和创作方式看,“刘小东在和田”与他在2004年至2005年进行的《三峡新移民》创作有一脉相承之处。艺术家采用实地创作的方法,打破了写生局限,将艺术家的个体思考置于更宏大的社会叙事中,带有某种史诗节奏。

  2006年,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曾在保利秋拍中造成轰动,如今艺术家又推出“刘小东在和田”项目。四幅分别以《东》《南》《西》《北》命名的一人高油画,被并列安置在今日美术馆的一面墙上。作品尺幅巨大,衬托出刘小东的个人风格:写实的场景,简化的手法。

  上世纪90年代初,刘小东曾是油画界著名的学院派新生代代表。他的作品以表现日常中的普通人为主,即便是景色,也带有某种让观众颇为熟悉的寻常气息。对色彩的大胆运用成为刘小东作品的标志之一。二十年来,刘小东的绘画路线并没有大的改变,日常性始终是其作品的面貌。刘小东作品中的日常性,往往因为表现内容的“无意义”,反而烘托出一种令观众熟悉的社会或文化氛围。这种难以解释的熟识感,在于艺术家懂得如何将个人的绘画创作转变为集体的记忆桥梁,在这其中沉淀了未被挖掘的平凡故事,平凡到切中普通人对回忆的微妙感受。

  一般而言,画家在创作时,总有一只“会思考的手”。言外之意,这只手要接触材料、画布,要去处理材料在画布上留下的感觉,而这些并非仅仅依靠大脑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写实画家而言挑战更大,艺术家的个人烙印在这里显得无比重要,而这正是刘小东作品的长处。色彩的质感、笔触的动作感,是刘小东作品中显而易见的特征。这些创作的个人痕迹,又与写实本身融合,互相映衬,是艺术家超越写实的地方。

  对日常性的再现,也恰恰巩固了刘小东作为一位“画家”的纯粹身份。这些带有写实主义的作品早已超越写实本身。刘小东的作品需要观众用眼睛去看,而不是靠脑子去想或依赖评论。在观念艺术到处都是的今天,具有如此视觉掌控力的写实绘画作品已经不多了。

  从题材和创作方式看,“刘小东在和田”与他在2004年至2005年进行的《三峡新移民》创作有一脉相承之处。艺术家采用实地创作的方法,打破了写生局限,将艺术家的个体思考置于更宏大的社会叙事中,带有某种史诗节奏。在三峡计划中,刘小东专注于一幅横跨十米的巨型油画,试图以全景方式再现俯瞰三峡的情景,其中亦描绘了几位移民人物。与《三峡新移民》相比,“刘小东在和田”的四幅油画少了一些画面的戏剧感,在色彩上更朴素,是往写实的方向又跨进了一步。向写实的逼近,揭示的是艺术家对个人绘画语言掌控力的自信。因此,我们也许可以将刘小东的作品视为一种日常性的社会学史诗。

  □何蒨(北京 艺术评论)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