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方:生活不分雅俗艺术要讲优劣

2013年04月24日 14:09   京华时报  微博

《凑热闹》水墨马海方供图 《凑热闹》水墨马海方供图

  记者: 王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次出门我都怀揣速写本,一旦触景生情我就把它们画下来。”画家马海方在谈到艺术创作时这样说。4月18日,马海方接受《京华时报[微博]·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透露,五一期间,他的绘画个展“春润京华”将在荣宝斋举办,题材依然是老北京风情。在谈到绘画审美时,马海方回应外界评价其作品“俗气说”,认为自己创作的就是老北京的现实生活,生活无关雅俗,而艺术却要论个优劣。

  >>谈展览

  展出作品多数是新作

  从前年起,马海方每逢五一假日期间都在荣宝斋举办画展。“五一期间应该是北京最好的季节之一,春来了,天气也比较好,北京的各种花开得热闹。加上正逢假期,喜欢书画的朋友也有时间来观看。”马海方说。 

  马海方介绍,本次画展共展出一百多幅作品,题材依然是老北京风情系列,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新作品。“比如《闲情图》《凑热闹》《乐在其中》《吹糖人的》《京城街头大炒锅》等,它们的新不仅在于是新近创作的,更在于内容的新。比如《京城街头大炒锅》,每次我去买炒货,就要排很长的队,以前没有画过,现在画出来了,就是一种新。”马海方说:“此外,我还画了很多已经消失的艺人,比如吹糖人的、拿大顶的等。有很多仅有文字记载,现在的年轻人看了会惊奇过去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这也是起到的一种承传作用,让年轻人了解我们过去的生活状况。这就像是北京人过去一天三顿白菜,跟现在孩子说,他们根本不信,实际那就是当时的社会现状。这一年里我又研究了老北京里的一些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再把它赋予生命,把它表现出来,这就是我办的这个画展的新。”马海方说。

  >>谈题材

  还原老北京风俗民情

  北京庙会、天桥杂耍艺人、拉洋车的、剃头艺人、街头对弈、公园遛鸟……马海方画笔下的景象都与老北京风情有关。对于这一题材的钟爱,马海方解释说,他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做编辑时就有前辈告诉他,做一个好画家就必须有自己的绘画风格与语言,“当时画家们的创作题材多数雷同,‘人物藏傣维,花鸟松竹梅,山水黄三贵’。那时我就在琢磨要另辟蹊径寻找到自己擅长的题材。” 

  生于北京,长在胡同里的马海方,从小就浸淫在京味文化中,对老北京的风俗与生活极为熟悉。他说:“随着时代发展,老北京一天天都在发生变化,城市日新月异的背后,就是旧有的传统生活习俗被打破,风俗民情日渐被人遗忘。我就在想,我要用画笔把它们留下来,让若干年后的后辈知道曾经的老北京还这样生活过。”马海方说。基于这样的绘画理念,马海方一头扎进老北京风情人物画的创作领域中,一画就是四十余年。 

  马海方对题材的处理有自己独到的认识,“过去在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学习的时候,就听贺友直先生讲他创作连环画总结的四小,即小人物、小动作、小场景、小道具。但我不能效仿,我得创新,于是我就在人物画上再增加些小情趣,这样画面就更有意境,更耐人寻味了。”马海方说。 

  >>谈创作

  深入生活坚持画速写

  马海方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系,师从卢沉、周思聪等人物画名家,在素描、速写和人物造型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马海方看来,画家要深入生活,坚持速写,这两点非常重要,“用行话说叫‘曲不离口,拳不离手’。”马海方说,他经常骑着自行车或步行,走遍了北京的东西南北,寻找京味儿的原型,并坚持用写生的形式把它们画下来。四十年下来,积累了大量素材。 

  如今写生成为马海方的一个创作习惯,他身上总带着一个小本,走到哪儿就画到哪儿。“其实这个习惯早在中央美院上学期间就养成了,那时我经常揣上两个馒头,走着去北京站,一边走一边画,走着去走着回。回来晚了就得翻墙进学校。”马海方回忆说。谈起校园时代学习绘画的逸事,他不禁开怀大笑。马海方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为你眼看到的情景,手再跟着画,就能抓住当时的感觉和直接的感受,相比照着图片去画,效果完全不一样。 

  马海方认为,仅仅对现实的逼真摹写,还算不上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完整的绘画作品必须融入画家的个人感受和情趣。这一点,他十分推崇画家吴冠中能把很多东西综合到一起然后再取舍的创作方法。“他的作品在现实生活很难找到,却又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画家要有这样一套把看到的东西都融入到画面里的本领。” 

  为了创作好老北京风情人物画,马海方认为仅凭自己的阅历与生活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一有机会他就向研究民俗的老先生求教,同时也不断阅读一些老北京、老天桥的历史掌故、方言俗语作为参考资料。多年的积累,使得马海方一下笔,脑海中的戏迷、“鸟人”、拉洋片的,以及磨剪子抢菜刀的人物就鲜活起来了。

  >>谈风格

  绘画重品质不管雅俗

  马海方以北京风俗民情为题材,用没骨画法创作重彩写意人物画,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面貌。在他看来,之所以采用没骨画法绘画,是因为没骨画法在表现上有一个优点,由于老北京人爱留光头,用没骨来画,一笔下去,既有色彩的变化,又有生动的神态,与先勾勒再填色相比效果迥然不同。“但是这样表现失败率也高。因为水和墨的结合,需要控制到一定时间才能画。这就考验画家对墨的驾驭能力。”马海方说。 

  由于马海方的画面多再现老北京胡同里磨刀的、遛鸟的、唱戏的,还有烤白薯的等各色人物风情,因此有评论者认为他的作品“太俗气”“土得掉渣”。对此,马海方认为艺术本身就是见仁见智,“有人说我的作品俗气,也有人说我的画很雅致。我的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就生活本身有雅俗之分吗?什么样的生活是雅的?什么样的生活是俗的?界限与标准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探讨。”马海方认为,绘画作品重在品质优劣,雅俗并不重要。 

  当今中国水墨可谓异彩纷呈,新水墨、当代水墨等概念层出不穷,画家都在努力突破传统。马海方认为,每个人都在寻找绘画语言,这是好事也正常。“但创新不是抛弃一切,为所欲为,创新的意义到底要作用在内容上,而非形式上。” 

  >>记者手记

  胡同里走出来的京味画家

  他是地道的北京人,张嘴即是一口京腔京韵;他爱养蝈蝈,大冬天怀揣蝈蝈葫芦在街头巷尾遛弯;他爱逗乐,逗你笑得前俯后仰,他却整个儿像没事的人。与京味画家马海方聊天,面对他和蔼的笑容,让人恍若感觉像是遇见了久未谋面的邻家大叔。 

  他从胡同里走出来,却没有忘记胡同口那些摊大饼的、磨剪子的,以及提笼架鸟的各位“爷”,孜孜以求地要将他们通过他的画笔活跃在宣纸上,立此存照。而那些已经消逝的民间艺术却神奇般的在他的笔下一一“复活”。有人称,将马海方的北京风情系列作品拼接起来,那就是现代版的京味儿《清明上河图》。话虽显得过了些,但形式上却如斯。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