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画家马丹作品亮相艺术北京

2013年05月02日 17:49   新浪收藏  微博

  “2013艺术北京”于4月30日至5月3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登场。80后女画家马丹画作也同时在艺术北京亮相。

  80后女画家马丹的老师就是毛旭辉,在老师的眼中是这样看的:“女画家马丹就来自这里。她绘画的对象和灵感也来自圭山和她夜晚的梦,但她把圭山和梦境都童话了,凡是有趣的童话都是美丽而纯洁的。马丹在她的“故事”里塑造了一个胖胖的天真无邪的女孩,黑黑的短发,穿着大红衣裙,正是由她把我们带进一个又一个梦境般的画面。那里有红土地上的向日葵、甲壳虫和在阳光下劳动的人,那些宽大肥硕的植物让我们想起法国人卢梭(Henri Rousseau 1844-1910)创造的幻想世界。在所有原始派画家的目光里,世界一直保持在符合幻想的状态。天真是这类画家的天性,艺术是保留和弘扬这种天性的最好方式,现实的嘈杂被轻易地抹去了,它们是不能带进绘画中来的,艺术的王国只培育单纯和宁静的事物。”

  马丹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卡通样的瓢虫和红裙子小女孩的背影,她或者走向一片金灿灿的向日葵田,或走进油绿的丛林,往往给观者留下纯净、美好的印象。马丹生活在彩云之南的这块丰厚的土地上,对自然的观察和想象,使她的画面给人以清冽印象,又带着扑面而来的清新气质。显然不仅仅是个人对语言的锤炼和探索,还有老师如何带入的影响。“毛旭辉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灵活,很重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和对语言的探索。没有毛老师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的鼓励,就没有我后来的作品面貌了。”马丹面对雅昌艺术网[微博]采访时由衷的讲到。最近在对画空间画廊的新作展虽然延续了以往作品中的所有因素,但作品随着也越来越沉稳含蓄、细腻了。在马丹自己看来作品有哪些变化和发展?在她的绘画过程中又受到那些影响?父母如何看自己孩子的艺术道路?

  读书期间马丹一直觉得画的没有别人好,总是“笨笨的”感觉。但后来在老师的指引下慢慢发现,这种“拙气”也是很珍贵的一种特质。她喜欢排列组合或很规矩的东西,所以在作品里面会不自然形成有形式感的构图。 

  谈到为什么会采用明朗欢快的色调绘画时,马丹认为每个人自身都特有内心潜在的一种东西,每个人对色彩的感受不一样。“我的第一感受是从自然界反馈到我的心里的,我对大自然的直观感受再进行一些处理。”她曾经追求过一些灰色调,但发现骨子里对灰色调的东西不是很敏感。 

  直到研二出去写生,当面对一大片向日葵的时候,马丹感触颇深。创作的时候特别兴奋和轻松,她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表现大自然的一些植物。《等》这幅作品表现柏树的时候很随性,寻求与以往不一样的新的感受。这幅画看起来很静,但里面隐藏着一些比较澎湃的情绪在里面。“运用色彩饱和度很高的表现手法很得心应手,在画里面也能表达出自己特别想表达的东西,所以就慢慢形成这种风格。” 

  将梦境融入创作中 

  马丹的作品是对童年记忆的追忆,她觉得童年和潜意识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穿插,所以她会将潜意识梦境中的场景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她说,梦境里的场景意境对她的冲击特别大,第二天早上会用速写板记录下来。持续了一年半时间后,马丹在回想梦境和记录梦境的意境的时候发现,梦境已经被她主观处理,已按她固有的模式改变。“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改变我的梦,还是改变我的潜意识,这样的作品创作出来会特别有意义,是呈现我对当下社会或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反思。”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