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豪斯任教的大师们
河 东
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虽然只有短短14年时间,但是其倡导的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教育思想,对于世界现代设计有着巨大的影响。
我们在谈论西方艺术成就时,总是赞叹西方古典艺术的伟大成就。其实,上世纪20—30年代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开创的现代设计艺术风格,不仅在艺术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还对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审美价值取向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上林林总总的设计艺术潮流,无不是从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中吸取了思想养分。美国学者尼古拉斯·福克斯·韦伯在《包豪斯团队:六位现代主义大师》一书中,通过对包豪斯学派的格罗皮乌斯、克利、康定斯基、约瑟夫·阿尔贝斯、安妮·阿尔贝斯、凡德罗六位代表人物的生动叙述,向我们还原了包豪斯学派理念的产生根源、背景和他们所秉承的思想观念,为我们重新认识现代工业设计的精髓提供独特的视角。
包豪斯(1919—1933)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设计学校”。这所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学校虽然只有短短的14年时间,但是开创了现代设计艺术的新天地。包豪斯设计学校在组建之初,就提出了三个基本办学理念: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设计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本书中所提到的六位包豪斯学派人物,都是在这三种理念下进行教学、创作与研究。
本书中提到的首位人物格罗皮乌斯,于1919—1925年任包豪斯设计学校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新观点,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他要求设计师“向死的机械产品注入灵魂”。他虽然是建筑师,但关注的并不局限于建筑,他的视野面向美术的各个领域。包豪斯设计学校的理想,就是要把美术家从游离于社会的状态中拯救出来。因此在包豪斯的教学中谋求所有造型艺术间的交流,把建筑、设计、传统工艺、绘画、雕刻等一切都纳入了包豪斯的教育体系之中。
包豪斯设计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对于今天中国高校的设计艺术教学极具有参考意义。这里的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的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包豪斯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它并不敌视机器,而是试图与工业建立广泛的联系,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生存的必须。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之初,欧洲一些最激进的艺术家来到包豪斯任教,使当时流行的一些思潮特别是表现主义对包豪斯的早期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中提到的俄罗斯艺术大师康定斯基、瑞士艺术大师克利,曾在包豪斯设计学校担任基础课教师,他们在素描、色彩、构成等基础课教学中,完全脱离了古典的写实教学,引入表现主义的风格,这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设计眼界。
其实,包豪斯对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教学,提倡学生“从干中学”,即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作探讨形式、色彩、材料和质感,并把这些要素结合起来。包豪斯在设计教育中,首先是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其次是探索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最后是把设计 “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形式主义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
包豪斯设计学校在其教学、设计、研究的理念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了包豪斯学派。包豪斯学派认为:一切的设计,除了本身具备现代性的美学意趣之外,实用性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由格罗皮乌斯本人亲手设计的包豪斯校舍,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建筑在功能处理上有分有合、关系明确、方便而实用;在构图上采用了灵活的不规则布局,建筑体型纵横错落,变化丰富;立面造型充分体现了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特点。
与包豪斯的教育理念相比,包豪斯所设计的实际工业产品却是有限的。当然,这和学校办学的历史背景、时间短暂有着必然关系。包豪斯团队的影响不在于它的实际成就,而在于其精神。包豪斯的思想在一段时间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