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不求拥有但求识货
2014年03月10日 10:01 东方早报
姜岑
世纪之交踏入收藏圈,张易的起步不算早,不过凭着一股子“钻”劲和独到的艺术鉴赏能力, 他如今已经收藏了 100多件材质、器型出众的明式家具及木器小件, 如圈椅、玫瑰椅、方角柜、书案、官皮箱等等,更在明式家具的研究上日益精进。“虚心求教,勤奋学习” 是张易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听来平常,实则是他收藏之路的真实写照。张易感叹: “明式家具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古人的智慧、胸怀和对品质的追求不得不让人敬佩。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平日里,翻阅书籍和相关杂志是张易乐于完成的“功课”, 而另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则是逛市场,向行家讨教。 “实践相当重要。”张易反复强调。在他看来,有些古玩商虽然没有什么学历,但实践经验极其丰富,见得多,很多自己也会动手修复,和他们交流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少走很多弯路。“当然学习也是为了和造假者赛跑,”张易打趣地说,“他们也都在不断学习哦”。
与明式家具结缘还得从一次家庭装修说起。世纪之交, 张易正琢磨布置新房,也许是出于艺术家的独特眼光,朋友家的几件明式“老家具” 无意中给了他启发。为了这份 “莫名的喜爱”,张易开始四处打听和寻觅,不久便买下了一把圈椅和一顶大漆方角柜。这是他的第一批藏品, 有点懵懂, 但也正是这两件家具,激起了张易学习明式家具的兴趣。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背景? 材质工艺如何? 有比它更好的吗?对于他的第一笔订单,张易直言:“后来更多地接触到江南,特别是苏州的明式家具后,就发现原先那类北方的家具有很多不足,比较粗,缺乏文人气。”这些循序渐进的认知源于不断的积累,而这或许也正是收藏的意义所在。
在张易心中,“收藏家”是一个挺有分量的词,然而现在的藏界却鱼龙混杂。有些人搞收藏仅仅是凑热闹, 赶时髦,凭感觉“乱买”。有些是纯粹的商人,他们关心的往往只是商品是否低于市场价, 易于出售。另一种人是为了显富、提高自己的文化身价。这种人多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家,但他们自己常常不懂行,而是专门养了一批挑选藏品的“买手”。“这些自然都算不上真正的‘收藏家’,”张易认为,“‘收藏家’于我有两个标准,缺一不可。第一需要有过硬的成规模的藏品,其背后少不了足够的资金支撑,第二需要有自己独特的眼光,艺术修养,对藏品有研究和鉴赏能力。中国历史上的项元汴就是收藏家的典范。”
张易笑称,像自己这样的普通收入者自然不奢望成为 “收藏家”,只是醉心于享受收藏的过程, 体味文化的乐趣,不求“拥有”,但求“识货”。“识货”靠的是眼力,眼力则出自积累、磨炼与悟性。张易坦言: “眼力很大程度上是在‘实战’ 中锻炼出来的”,而那些“纸上谈兵”者,往往因为生搬教条,看错东西。“我以前就碰到过这样的朋友,出去逛市场时随身带了把尺,说是这件东西只要按书上的尺寸来,尺寸对了东西就对了,殊不知造假者也研究过很多专业书籍,很有可能跟你看的是同一本‘教材’。”另一个例子正好相反,一个朋友买了一个黄花梨的笔筒,回来大呼上当,理由是发现没有“鬼脸”。但其实,“不是没有‘鬼脸’的就不是黄花梨,因为一些黄花梨的大料确实没有鬼脸;同样,也不是所有有‘鬼脸’的就是黄花梨,还得根据具体情况仔细分辨”。
多年“浸泡”在收藏圈,渐渐地把明式家具的设计原理、美学特点了然于心,如今的张易已然能够敏锐地通过一把椅子上“搭脑”或者“朝板”的比例、弯曲程度,一眼看出其艺术价值,甚至能看出设计者的性格和修养,正如书法研究者能从一幅字的点画间,看出书者的性格和雅俗。张易认为,明式家具看似简单,却相当耐看。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内敛和修养,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精神和禅的意境。“好比齐白石的虾,虽寥寥几笔,却功力尽显。而那些很甜美、花哨的画看似抓眼,实则多为行画。” 当然明式家具里的高低之分也是天差地别,简洁线条中那些微妙的变化,高低粗细、比例关系,往往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件上品的明式家具其实相当严谨,小处都十分讲究。”
张易最爱的藏品是一件苏州东山的榉木圈椅,其器型雅、气息正、做工精,比例恰当,椅圈优美,朝板上刻以博古纹, 是古代文房的坐具,而且品相完整。而其珍爱的一张鸡翅木一屉书桌则造型古朴,有着鲜明的明代风格。在收藏过程中也时常会有一些小惊喜, 比如一把从苏州饭店里 “捡”来的小圈椅。“那本是老板装饰店面用的,我看了特别喜欢,硬是将它买下,现在成了儿子的宝座了。”这样的惊喜还发生在旅途中,比如在柬埔寨旅行期间,就意外淘到了一只价廉物美的瘿木盒和一个铁力木托盘, 虽是小件,却颇为耐玩。
张易坦言,年轻的时候比较冲动,占有欲较强,看到好的东西就想买下, 生怕被人 “横刀夺爱”。如今的他依然有空就去古玩市场逛逛,但却多了几分平和,更懂得欣赏和把玩,“拥有”倒是其次了。“有人叹我出门忙乎一天空手而归,殊不知我欣赏到了一件漂亮的家具,内心很愉悦,这就已经足够了。”■
Q&A 收藏十问
Q: 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 看到周围的朋友有一些木器,非常喜欢。
Q: 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 一把圈椅和一顶大漆方角柜。
Q: 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 一把苏州东山的圈椅。
Q: 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 享受收藏过程,感受文化内涵。
Q: 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 上海、外地甚至海外的古玩市场。
Q: 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 100余件明式家具及木器小件。
Q: 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 不是,是收藏爱好者吧。
Q: 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 享受收藏的过程,感受古人的生存状态, 体会文化内涵。
Q: 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 有, 比如曾经买到过改件,但不多,因为圈子对。
Q: 有一天你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 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