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田世信:艺术家应该去开垦处女地

2014年05月08日 18:13   中国新闻网  收藏本文     

  作为2014首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系列活动之一的“你好,灵魂?”——田世信雕塑作品展于上月在天津大剧院艺术长廊开展。一个月以来,展览已成为大剧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论是描绘贵州风土人情的少数民族题材作品,还是以众多历史人物、文艺名家为表现题材的肖像作品,无一不展示着著名雕塑家田世信对雕塑艺术的独到理解和可贵坚持,吸引了众多天津市民前来参观。日前,田世信在展览现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并结合展出作品畅谈起自己的创作理念。

  原生态展现少数民族生活

  田世信1941年生于北京,1964年在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分配到贵州省支教,并在当地生活了25年。他的成名作《侗女》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此次展出的《山路》《猎人》《苗女》《酒歌》等作品,均原生态地展现了少数民族生活的喜悦与艰辛,以真诚淳朴的情怀打动了参观者。据他介绍,其中一部分展品还是他离开贵州多年后创作的,“贵州题材的作品可以说顺手就来,因为太熟悉了,已经不用费太多心思构思。”他还表示:“曾经有人批评我塑造的形象不够漂亮,但我采风见到的人们就是这样。让我按照批评者的期望把人物都塑造成美女,那是不可能的。”

  按东方人脸谱创作“老子”

  上世纪90年代,田世信逐渐将创作重心转移到历史人物肖像中。不过,在展览现场,虽有《鲁迅》《沈钧儒》《齐白石》等栩栩如生的作品,也有《老子》《司马迁》《朱耷》等令许多观众表示“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的作品。田世信解释说:“我们以前对历史伟人的印象都是同一副面孔,那是错误的。《老子》我就是按照东方人‘平板子脸’创作的,如果塑造成西方人高鼻梁、深眼窝的样子,那才是不对的。至于《司马迁》和《朱耷》,我都参考了相关的肖像画,尤其司马迁曾经受过宫刑,我的作品里他看上去可能像个老太太,我认为我做得很像。”田世信还主张以文化的视角去创作和理解作品,2012年,他在苏州展出的一件老子“吐舌”雕像曾引起了广泛争论,他表示:“人们应该放下自卑的心理,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祖先的容貌。‘吐舌’正是老子以自己的牙舌为喻,告诉孔子刚柔并济的道理。”

  艺术家应该往前走

  在公众眼中,田世信以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和创作理念著称,雕塑界泰斗钱绍武评价他的部分历史人物题材作品“造型似乎颇为怪异,但那种忱挚、执著,那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都是实际的”,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也称他是雕塑界“一位有着独立个性的艺术家”。田世信自己则表示:“我们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我们没有沿袭过去已经存在的那一套程式,不然就算作品再好,也只是一个优秀的匠人。艺术家要始终往前走,是应该去开垦处女地的。”

  本报记者 翟志鹏 摄影 姚文生

  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