闂傚倷绀侀幉锛勬暜閹烘嚦娑㈠籍閸噥妫呴梺鍐叉惈閹冲海绮堥崱娑欑厸濠㈣泛枪娴犳帞绱掗妸锕€鈻曢柡灞剧☉铻栭悗锝庡亜椤忥拷
0
关闭

高振碧:通过一张老照片找到世界遗产

2014年08月04日 10:25   金羊网-新快报  微博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藏家照片:能住600人的土楼 藏家照片:能住600人的土楼 高振碧通过老照片发现百年前永定奥杳教堂和土楼的遗存。图片来自藏家  高振碧通过老照片发现百年前永定奥杳教堂和土楼的遗存。图片来自藏家 高振碧 资深媒体人,人文学者、摄影家、老照片藏家。 高振碧 资深媒体人,人文学者、摄影家、老照片藏家。

  国家旅游地理 福建龙岩8月3日讯(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黄秋敏)在众多热爱收藏老照片的媒体人中,高振碧算是较具代表性的一位。他的收藏较具地域性,专注于福建闽南及厦门这座海港城市,在他看来,厦门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最早引进摄影术的城市之一,必将拥有大量有待发掘的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老照片。高振碧直言,“通过各种史料解读老照片的历史信息是个非常有趣的过程。” 

  通过1913年的明信片寻找土楼 

  2009年的一天,高振碧无意中看到了一张1913年从厦门寄出的厦门土楼明信片。不久后,又从美国朋友寄来的快件中看到了一张类似的土楼明信片。高振碧十分好奇明信片中的圆形土楼到底来自哪里。仔细观察后,发现明信片上印有“住600人 厦门周边的土楼”字样。这让高振碧很疑惑,厦门只有两个小土楼,建筑规模这么大的土楼印象中是绝对没有的。那到底这座土楼是来自何处呢? 

  作为电视纪录片导演的高振碧想起了之前做过的闽西永定专题片,他认为这座土楼很可能就在永定县山区。不久,一位藏友又提供了一张影像有教堂和圆形土楼的百年明信片,于是,他决定带着两张土楼的老片,远赴闽西山区实地踏勘。 

  2009年3月,高振碧从厦门出发到永定县,通过老照片影像和现实环境比对,终于在距离县城大约40公里一个叫奥杳村的地方发现了老明信片里的建筑,包括教堂、土楼虽经风雨和战争却仍然幸存。更有意思的是他还以摄影家的观察力,找到了百年前原始的拍摄机位。可惜第一回田野调查,没能找到一百多年前就驰名欧洲的“住600人”超级土楼的身影。半年后,他利用拍纪录片的机缘,抓住蛛丝马迹通过四张老片多维印证,在远离厦门300多公里的漳州平和县深山老林里,翻出尘封的历史遗迹。这座为防御而建造的世界上最大家族土楼,如今已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了世界级的名片。 

  解读老照片的信息是收获乐趣的过程 

  作为资深媒体人,高振碧自己也坦言喜欢上老照片收藏,跟自己从事几十年的纪录片编导工作有联系。“我们在制作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工作当中,需要寻找大量的历史影像做叙事依托,其中包括老照片。我发现老照片的信息极为丰富,这里面包括人文历史价值,有些甚至是人类文化遗产很重要的一部分。”高振碧说。 

  2007年以来,高振碧致力于厦门本土人文历史的调查、资料采集和研究。并从2008年开始自发组织了厦门老照片研究会。目前,这个取名“爱上老厦门”研究、收藏、传播兼顾的群体已经拥有10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老照片爱好者。 

  现在的高振碧,在收藏老照片的同时,其实就是在“跟历史较真”。“找到了一些照片之后,如果不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内容,那么,我就会深刻地研究它。”高振碧说,“我会去查阅文史资料,除了有限的厦门地方志,还借助国家重点图书馆和海外的典籍文献,那怕是当年外国传教士的原版文录,都会有意外的信息,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破解出被历史淹没的故事。解读老照片里的历史信息。这是一个很辛苦枯燥,但又收获乐趣的过程。” 

  “解读老照片里的历史信息。是一个很辛苦枯燥,但又收获乐趣的过程。” 

  ——高振碧

 

文章关键词: 老照片世界遗产高振碧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濠电姷鏁搁崑娑樜涙惔銊ュ瀭闁兼祴鏅滃畷鏌ユ倵閿濆骸鏋涢柣顓燁殜閺岀喐娼忛崜褏銈烽梺閫炲苯澧柛鐔跺嵆楠炲繘鎮╃拠鑼槹濡炪倖娲栭幊搴ㄥ疾閿燂拷

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閿曞倸鍨傞柣銏㈡暩閸楁岸鏌ㄩ悤鍌涘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