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专职摄影师吕厚民逝世 曾留下诸多珍贵瞬间

2015年03月10日 10:25   观察者网  收藏本文     

  著名摄影家吕厚民2015年3月9日凌晨在京去世,享年88岁。吕厚民是毛泽东身边工作时间最长的摄影师,1950年,21岁的他从北京电影制片厂调入中南海摄影科,直至1964年,在长达十四年的时间内一直负责为毛泽东拍照,也为与之相处时的周恩来、刘少奇等多位开国领袖留下了许多经典瞬间,这些照片如今都是珍贵的史料。

  2011年4月,吕厚民在人民大会堂  2011年4月,吕厚民在人民大会堂

  “当时拍摄的照片并不对外发表,而是作为重要的历史资料保存在新华社。”吕厚民说当时没有想太多,纯粹当做一个重要的任务来完成,而今回想,当时心无杂念,努力拍下自己眼睛见到的、心中理解的伟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记录,恰好给后人提供了关于那一段历史的最丰富直观的素材。

  1958年,吕厚民手拿闪光灯、相机、挎包和毛主席握手  1958年,吕厚民手拿闪光灯、相机、挎包和毛主席握手
  1961年,吕厚民与毛主席在庐山合影  1961年,吕厚民与毛主席在庐山合影

  他镜头下的伟人形象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既有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领袖气魄,也有朴实亲切的父亲慈爱,还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领袖之间则也会寻常般的轻松互动。吕老说,毛主席很随意,不管是在藤椅上打赤膊休息或者抽烟,从来没有拒绝过拍照,也不会说拍完要给他看看之类,是怎样就是怎样,把主动权全部交给摄像师,他端起相机时也就无拘无束,越来越敏锐地捕捉到好画面。

  1953年,在中南海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第24次会议上,会议结束时,周恩来没有立刻离开会场,而是拿着文件来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察觉后立马站起来,两人肩并肩站在一起,神态自然而亲密。凭着职业敏感,吕老及时抓拍了这一画面。这幅名为《毛泽东与周恩来》的照片在国内外媒体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还被制成大幅挂画,进入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

  《毛泽东与周恩来》  《毛泽东与周恩来》

  1961年至1964年间,吕厚民担任毛泽东的随身记者,他拍摄了大量广为人知的主席照片。而与那些会议、讲话中的历史瞬间相比,吕厚民更喜欢他拍摄主席日常生活中的照片。

  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深情的回忆起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情景:“我为毛主席拍照,他从来没说你哪个能拍,哪个不能拍,哪个能发表,哪个不能发表。包括游泳以后,他没穿背心,上来以后,在那儿晒太阳。我拿相机对着毛主席,他还笑咪咪地看着我。这说明毛主席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他非常信任你。所以在那个期间,虽然任务很重,但心情很舒畅。


  1961年,毛主席在庐山游泳时的照片  1961年,毛主席在庐山游泳时的照片

  “我拍摄了许多毛主席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照片。他老人家对孩子们和身边人都充满感情和关爱,平和近人。”

  1953年,毛主席和李敏、李纳、毛远新在溜冰场上拍摄的一张照片  1953年,毛主席和李敏、李纳、毛远新在溜冰场上拍摄的一张照片

  在吕厚民的家里,还专门摆放着《毛主席在庐山》这张照片。

  1961年毛主席在庐山  1961年毛主席在庐山

  “当时我国,正处于建国后最艰难的时期,持续三年自然灾害,中苏关系破裂。在这样的国内国际环境下,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毛主席的思想压力很大。这年夏天,我随毛主席来到庐山。上庐山后,老人家心情不很好,连续几天都没合眼,也没走出房门。一个晴朗的上午,在身边工作人员的劝说下,毛主席停止办公,外出散步,他登上了含鄱口。在一个长条石凳边站定后,毛主席右手叉腰眺望着远方,一言不发。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他才在石凳上坐下,同英语翻译、秘书林克谈话。1961年夏天的这幅照片,把时代的背景、大自然的环境以及毛泽东当时的心境,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以前没有摄影,只靠文字记录,历史人物以及事件、场景都是抽象的。有了照片,人们对历史对伟人的感受不光靠想象,它变得非常直观真实。”吕厚民心里,摄影是记录生活、记录人生、记录历史和世界。摄影师的价值绝对不只是“拍照片的”这样轻描淡写。

  2003年12月24日,摄影家吕厚民将在中国美术馆度过难忘的时刻。这一天,曾经担任毛主席随身记者的吕老将把自己半个多世纪拍摄的作品展现于人们眼前,题为:“伟人毛泽东•放眼看世界——吕厚民个人摄影作品展”。

  吕老的个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他自1950年至1964年在中南海工作期间为毛主席拍摄的工作、生活照片,其中部分照片是首次公开展出;第二部分是吕老在国内外抓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佳作。

 2004年12月24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11周年吕厚民摄影展在京开幕,著名摄影家吕厚民陪同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右一)观看展览  2004年12月24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11周年吕厚民摄影展在京开幕,著名摄影家吕厚民陪同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右一)观看展览

  2014年,吕厚民作为摄影界的唯一代表,参加了习近平主席主持的文艺座谈会。谈起自己对于摄影的认识和感悟,吕厚民强调技术和认知缺一不可:“摄影是瞬间的艺术,需要多年的艺术修养的积累。真实的摄影照片反映真实的历史,也是明天的历史。不忽略转瞬即逝的历史时空,一靠好眼力,二看技术操作能力。好眼力,就是你的认知能力﹔技术能力就是对你的设备的熟练把握技能。技能和认知是统一的。我透过镜头去记录和观察毛主席,让我感悟了伟人的情操与风范,也影响了我的人生。”

  1952年5月,毛主席接见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当时,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不久,毛主席心里很悲痛,这是毛主席很少有的悲伤的镜头  1952年5月,毛主席接见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当时,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不久,毛主席心里很悲痛,这是毛主席很少有的悲伤的镜头
  生活中的毛泽东  生活中的毛泽东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毛泽东摄影师吕厚民逝世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