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远的成功对国内藏家有什么启示

2015年03月30日 11:00   信息时报  收藏本文     

刘益谦以486.9万美元,创西藏雕塑拍卖的世界纪录,将“西藏十一/十二世纪铜瑜伽士坐像”收入囊中。   刘益谦以486.9万美元,创西藏雕塑拍卖的世界纪录,将“西藏十一/十二世纪铜瑜伽士坐像”收入囊中。 《出钢的喜悦》,宋赞英。近年来朝鲜多次组织艺术团来中国办画展,这张即是2013年在广州举办的第五届朝鲜民艺美术精品展的作品之一。   《出钢的喜悦》,宋赞英。近年来朝鲜多次组织艺术团来中国办画展,这张即是2013年在广州举办的第五届朝鲜民艺美术精品展的作品之一。 “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夜场拍卖以安思远心爱的“小熊”打头阵,这件西汉鎏金铜熊形摆件只有7.6厘米高,估价仅20万至30万美元,但以240万美元落槌。   “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夜场拍卖以安思远心爱的“小熊”打头阵,这件西汉鎏金铜熊形摆件只有7.6厘米高,估价仅20万至30万美元,但以240万美元落槌。

  日前,纽约佳士得举办了“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系列拍卖活动,吸引了许多国内藏家。甚至有的藏家表示,去年得知佳士得即将举办安思远藏品拍卖会的时候,当即买下飞往佳士得的机票。从拍卖会现场的图片可以看见,场内的华人藏家占据很大比重。

  仅在3月17日晚间举行的首场拍卖,就以百分之一百的成交率取得6110.75万美元的成绩,刷新了四项世界拍卖纪录。六场现场拍卖系列成交总额超过1.3亿美元,其中中国藏家表现活跃。

  在国内艺术市场并不活跃的情况下,为何国内藏家对安思远专场表示出这么大的热情?被誉为“中国古董教父”、“明代之王”的安思远,其收藏经历对国内 藏家有哪些启发?更重要的是,当代收藏市场兴起以来,未能出现可与王世襄、张伯驹等老一辈大藏家相比的大藏家,这些问题都可以置放于“锦瑟华年—安思远私 人珍藏”这样的背景下,引发我们的思考。

  为何国内藏家热情追捧安思远?

  安思远系列专场几乎成为国内藏家的PK。根据一些现场人士的描述,从3月17日到21日几日时间,举办地点附近满是中国面孔,咖啡厅内坐满中国藏家,眼睛所见均为中国人,听到的都是汉语。若不是服务员的美国面孔和楼外插的美国国旗,几有置身国内的错觉。

  纽约益美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美芳用“疯狂”来形容中国买家竞拍状况,她表示,“参加竞拍的十有八九都是中国人”。从拍卖成交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拍 品都被华人藏家获得。据佳士得的统计结果,在前三场拍卖中,成交价排名前十的拍品有接近八成的得主是华人藏家,而且不少拍品在华人买家的追捧下,都以超过 估价多倍的价格成交。

  为何国内藏家对安思远的藏品如此青睐?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何文发。

  何文发认为安思远的珍藏受到国内藏家如此大的关注、如此大力地追捧属非常正常,也是可以预见的。“这首先由安思远的实力和名气决定的,安思远在东方 艺术板块的收藏世界闻名,被称为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的藏品平时又难以见到,这次佳士得把他的藏品成系列的拿出来拍卖,是很难得的机会,国内的藏家都想见 识见识这位世界级的大藏家的藏品。所以会有那么多藏家前往纽约佳士得。”

  何文发说:“安思远的藏品,具有真、精、稀三个特点,所以国内藏家才会那么热情地竞拍。安思远的眼光很毒辣,所以他挑选的藏品价值很高。对于藏家而 言,能够获得安思远的一件藏品,是非常光荣的,能提高自己的收藏品味和地位。而且这样的收藏属于流传有序,有据可查。就像书画作品的上款,一般而言有上款 的作品会比市场价低百分之三十。但是如果上款表明曾被某大藏家、大人物收藏过,这件作品反而会比市场价高百分之三十。”

  是否预示着国内艺术市场在回暖?

  国内藏家齐赴纽约,并纷纷有大手笔,何文发并不认为这标志着艺术市场在回暖。“艺术市场的调整会持续下去,这种调整是相对投资者和本身价值不高的庸 品而言的。投资者和真正的藏家不同,投资者需要有持续的回报,一旦在艺术市场的收益缩减或达不到预期,他们就会退场。在原本的艺术市场热潮中,价值不高的 庸品价格被抬高,当市场慢慢回落,投资者和炒家相继离场,留下的都是懂行的藏家,庸品就不可能再卖高价,有眼光的藏家也看不上庸品。”

  何文发认为,安思远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国内藏家,还是基于其藏品的价值。他说:“真正的精品,无论艺术市场是什么情况,都能得到藏家的青睐。好的作 品,藏家甚至会以高过现时市场价的价格来买,因为他看中的不是作品目前的价格,没有想着转手能赚多少钱,他看重的是以后的价值。”

  “其实我们经常提到一句话,宁可买贵,也不买错。买贵了的东西,它只是略高于目前的市场价格,但从长远来看,依旧能够达到甚至超出预期价格。买错的东西,虽然一时觉得很便宜,但是十年二十年过去,它的价格反而还达不到当初买入的价格。”何文发强调说。

  三十年的空白期,导致国内收藏断代

  随着王世襄、启功、张伯驹等老一辈大收藏家的仙去,国内能获得广泛认可的大藏家屈指可数。安思远珍藏系列拍卖的成功,再一次让我们意识到大藏家的魅 力。有一种声音很值得注意,就是说国内的藏家已成为国外藏家的“接盘侠”,国外藏家用低价将艺术品买入,高价位卖给中国藏家。国际市场实际上操纵权在国外 藏家手中,中国藏家尚达不到平等对话的时候。

  关于这个观点,我们必须承认国外艺术品收藏先行起步的优势,进入市场越晚,越受先入者的影响,在任何一个市场都是如此。大藏家的出现,需要眼光,能提前发现市场。但是这种大藏家的培育,同时也需要时间和环境。

  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国内才慢慢重新恢复收藏,这也许是国内目前还无大藏家的原因之一。当中的空白期,让八十年代的先行者们走了很多弯路,没 有前人的指引和整体收藏文化的潜移默化,每个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安思远的成长同样离不开他的老师庞耐的引导,同时还有当时美国兴起的古董业整体氛围的影 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收藏业的新入者,很多受家庭影响,家中文化氛围好,在父辈或祖辈收藏的影响下,在恢复收藏的时候,跃跃欲试成为新的藏家。《中国书画投资指南》的作者齐建秋曾在书中透露,家中的耳濡目染让他对书画收藏比一般人了解得更早,比一般人更早意识到收藏的价值。

  但是对于当时收藏者来说,并非都如此幸运。何文发就说自己想收藏的时候,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查询。“当时可能书画的书有出过,但是玉器等杂项的书已经很多年没有出了,只能自己去探索。”

  安思远的启发:藏家要有自己的眼光,不能尽信专家 

  虽然中国进入艺术收藏的时间比西方晚,中间有多年的断裂,但是安思远依然能给予中国藏家一些启发。安思远敏锐的嗅觉和眼光,是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这位东方艺术的大收藏家,收藏范围包括瓷器、玉器、铜器、家具、古籍及书画、碑帖。1980年开始了“泛亚艺术”的收藏,将日本艺术、印度艺术、喜 马拉雅艺术及东南亚艺术纳入自己的收藏中。很多收藏类别,在当时甚至还不为人知。安思远收藏的特点在于,他凭借自己精准的眼光,在艺术品处于低位时入手, 而且有自己明确的定位,不受热点、专家顾问的影响。

  真正的藏家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和眼光,如果一直听取专家顾问的意见,那么永远都成长不起来。何文发对此也深有感悟:“现在有的专家受利益关系 的驱使,有时会作出违心的推荐。假设推荐一次一万元劳务费,那么好东西一年可能就只见到一两次,如果一年才推荐两次,也只能赚到两万元。如果一年推荐上十 次,赚到的钱和两万元相比就多上很多。”

  作为藏家,是自己个人收藏风险的最后承担者,如果没有培养起判断的目光,不仅无法成为懂行的藏家,也会遭遇巨大的损失。“专家顾问承担的风险和藏家 不一样,他看走眼了,买到假东西,淡淡说一句马有失蹄,你也没办法。毕竟拍板和掏钱的是藏家,如果真金白银拿出几百万,却买了一件假东西,心里是非常痛苦 的。所以买的时候必须要反复地看,而且多方听取意见,直到心里有数。”何文发说。

  藏家眼光的培养,需要时间和“交学费”

  在艺术市场火热的时候,许多新藏家投身于收藏。但是由于经验不深,眼光未到,吃亏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藏家迷信于所谓“收藏技巧”、“收藏秘笈”,但这些所谓的技巧都是资深藏家用多年经验领悟出来的,不可能一时之间能够领会并用于实践。

  对于藏家眼光的培育,何文发以自身为例,认为需要不断地交学费、不断学习,才可能一点点培养起来。何文发说:“首先要多看,到博物馆美术馆去看作 品。但是切记一开始不要经常到市场上看作品,因为美术馆博物馆的作品都艺术家最好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市场上的作品有真有假,很容易看杂了。而且市场出现的 作品都是当下比较热的作品,难以把握艺术家的整体成就。”

  看展览看作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对一个画家达到熟悉的阶段,起码需要四五年。在这期间,你必须要跟紧这位画家,他之前创作的作品有在美术馆等 地方展出要看。而他新作的作品,你也要很了解,以把握他的变化。对于我们这些收藏了多年的人来说,我们非常熟悉艺术家,他创作的特点、爱好、何时转变等 等,这种熟悉有利于去判断收藏的时候,该作品在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中处于什么位置。”

  交学费,则是每个藏家都必须面对的。切肤之痛,也是藏家不断打磨自己的过程。“藏家都是要交学费,用惨痛的经历换经验。当你交过学费,下回再遇到类 似的事情,你就懂了。如果不交学费,不出来买东西,看一辈子收藏指南书,都是没有用的。”何文发说,“除了实践,藏家也需要多交流。为什么说有的藏家藏了 一辈子,到最后才发现藏的都是错的。因为他没有交流。我们现在定期举行交流会,请水平比我们更高的人来交流,互相看藏品。”

  但是交流时,必须要注意分辨对方话中的意思。“人家评价你的藏品,不可能直接说不好,那样他就没有饭吃了。如果专家在点评你的藏品只是一味地说好好 好,但是好在哪里不说,那你就要知道这是有问题的,不要以为自己的藏品真的很不错。”何文发说:“遇到好的藏品,我们会由衷地点评好在哪里,哪里有缺陷。 这样交流,你会知道为什么买对了,什么地方买错了,你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藏家要忍得住,一定要长线持有

  安思远对藏家的另一个启发在于:长线持有。何文发评价说,“真正的大藏家和投资者不同,他的收藏到最后留下来的全部都是最精的藏品。藏品的精,决定 了一个藏家的地位。一位大藏家一辈子可能就几次出货,一次是四十岁,可能将之前所收藏的三百件藏品,精选到一百件。六十岁的时候,再精选到三十张。临终前 或身后再处理这批藏品,这批藏品就决定了他的收藏地位。”

  安思远作为古董商,有机会以做生意的机会,发展收藏,这是他的一大优势。他有一句名言,“手里一定要有大量的资金,这样就会有人将他的藏品卖给你”,证明了他手中有闲余的资金进行收藏,这也是他能长线持有的秘笈——不受资金影响而为了利润将藏品卖出。

  但是对于许多藏家来说,资金占据太大的比例,让他们失去了等待的耐力。何文发说,“我认识一些藏家,他们将资产的百分之七十都用以收藏。这样很危 险,结果他们资金收紧的时候,藏品都留不住。我用百分之十的资金来收藏,确保这部分资金可以不动用,那么就有能力保持长期持有了。”

  新的收藏热点在何处?

  能够提前发现新的收藏热点,在其市场还未兴起的时候,以低价进入。这是安思远收藏的一个特点,但这需要强大的胆识和敏锐的眼光。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安思远在所有人还不知道明代家具是什么的时候,就开始有规模地收藏明代家具。

  “当时安思远在中国以两万块钱一套的价格买入黄花梨家私,而那时月收入能有十几块就不错了。在那个时候,安思远就已经有这个意识,所以才能藏到东西。”何文发说。

  印度艺术及东南亚艺术是近来多次被讨论的新兴艺术热点,但何文发认为,安思远从八十年代就开始系统而规模地收藏印度艺术和东南亚艺术,在西方这类收藏也早已开始,这时候进入印度艺术和东南亚艺术未必是真正的洼地。

  抽象艺术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被看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热点?“抽象艺术在国外确实很受藏家欢迎。抽象艺术在国内未兴起是有原因的,我们的情况和 西方不一样,我们的欣赏水平和艺术教育水平还没达到那种程度,对于抽象艺术能否成为下一个市场热点,我并不肯定。”何文发说:“其实我比较看好朝鲜艺术。 朝鲜的油画很不错,他们的艺术家基本都是朝鲜国内顶尖的艺术家。艺术家创作不直接面对市场,所以不赶时间,很用心。同时价格也是比较低,在万元以下的非常 多。”

  安思远简介

  安思远(Robert·Hatfield·Ellsworth),1929年出生于美国,2014年8月辞世,是著名的学者、古董商及藏家,原苏富 比教育学院中国区首席代表、资深艺术品市场顾问。1960年开办安思远高德画廊经营古董生意,并逐渐成为成为最具权威的国际亚洲艺术古董商。安思远是美国 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他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中最著名的是碑帖和明清家具收藏,因其颇具建树的明式家具收藏被称为“明朝之 王”,亦“中国古董教父”之称。

  更重要的是,三十年的空白期让新成长起的藏家与老藏家之间失去了脉脉相传的联系。新的一代几乎是另起炉灶,在新的土地上建筑自己的事业。与西方藏家 的交锋,三十年的空白便是劣势所在的根源。如今从八十年代起步的新藏家们已经是收藏界的中流砥柱,但由于进入时间太晚,不断为此付出代价。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安思远收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