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刚:收藏的品味是无法模仿的

2015年04月06日 08:51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本文     

郑志刚 郑志刚

  特约记者 谭璐 香港报道  

  3月底,艺术爱好者们排队陆续弯腰进入位于香港上环的K11艺术基金会Pop-up Space的一个“古怪”入口。这里正是“中国内部——巨人之内”(Inside China)的展览现场,包括程然、Mathis Collins、 Renaud Jerez等十一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这里陈列。策展人特地为这个展览专门设计了一个低于人均身高的入口,目的在于让观者体验到进入巨人体内的感觉。而记者与郑志刚约好的采访也被安排在展览现场。

  这位K11艺术基金会(K11 Art Foundation,下称KAF)的创办人兼主席身着一身黑色休闲装,步履匆匆。他刚刚带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简称MOMA)的管理人看完Inside China展,高兴地告诉记者:“Moma对于K11与巴黎东京宫的整体计划很感兴趣。”郑志刚说,“这次推出11个艺术家,如果坚持做十年,就能把很多不知名或者冒起中的当代艺术家推向国际。”

  去年,K11与巴黎东京宫签署三年合作计划,安排中、法极具潜力的年轻艺术家共同展出与交流,Inside China正是双方联合策划的第一个展览项目。

  2010年郑志刚创立KAF这一非盈利机构时,就希望为大中华区新锐的当代艺术家提供资源支持,目前 KAF在武汉和贵阳设立艺术村,让年轻艺术家以驻地创作的形式进入艺术家工作室。

  因为正值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展期,香港城中各种艺术活动繁多,“这个星期是会忙一点,下周就会好些。”身兼数职的郑志刚透露,“新世界、周大福的业务我也要管理,不过这些都是我喜欢的事情,平常KAF的事务大概占了我三分之一的时间吧。”从4月1日起,郑志刚升任新世界发展的执行副主席兼联席总经理,同时他也担任新世界中国地产、新世界百货中国、周大福以及国际娱乐的执行董事。但无论工作多忙,艺术收藏是他不可能放弃的爱好。

  《21世纪》:KAF关注大中华区新锐的当代艺术家,那么挑选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

  郑志刚:如果艺术家想进入K11艺术村,要经过一个委员会的选拨,但任何人都可以自己提名,我们会看你提交的申请。如果艺术家想要参加大型展览,我们的选拨过程会更加严谨,我们的策展人会和巴黎东京宫的策展人一起联手去挑选。这次我们就是从130个作品当中挑选了8个中国作品。

  《21世纪》:为什么你最关注当代艺术?

  郑志刚:因为我是年轻人,我和那些艺术家、策展人一起成长。如果让我去做一些很成熟的、过往年代的艺术,我根本都不了解那时候的历史,只能通过看书去学习。当代中国需要新锐、年轻的艺术家,也需要有人去推动。

  《21世纪》:每次巴塞尔艺术展,你都会收获许多藏品。你个人喜欢的收藏类别是什么?在刚刚结束的巴塞尔香港艺术展上又有那些斩获?

  郑志刚:我个人偏向于收藏全球冒起的(global emerging)新晋艺术家,不过我不会买太年轻的那批艺术家的作品。我收藏的作品很多,比如Carol Bove、Pamela Rosenkranz、Maria Taniguchi等人的作品。具体的私人藏品数量,我也没有数过,大约有几百件,都保存在仓库里。而中国的艺术家,我最近开始对关小的作品感兴趣。今年我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收获颇丰,其中尤为欣赏的,是一件从Marian Goodman画廊购入的Christian Boltanski的作品。我私人收藏的作品单价不算很贵。而例如Helen Marten的大型装置,我也认为不错,K11基金会便收藏了它。另外,我认为Ken Okiishi的作品也很好,可惜被别的买家“先下手为强”了。

  《21世纪》:你本人与KAF的收藏偏好,会有什么分别?

  郑志刚:KAF会收藏成熟一点的,偏博物馆藏品级别的作品,不一定是要在公共空间展出或者很大型的,但是会考虑到这个作品在整个艺术历史中的地位。而我收藏的艺术家作品就会偏年轻一些。

  《21世纪》:KAF的收藏会不会受你个人收藏偏好的影响?这个艺术基金的来源是什么?

  郑志刚:不会,KAF有自己的委员会独立挑选藏品。KAF的委员会是独立的,这样才能不受我个人理念的限制,推动艺术发展。而且我也不会去策展很多展览,比如现在你看到的这个展览(指insight China),巴黎东京宫也有自己的策展人,这里展出的作品,我个人一件都没有收藏。

  我们把在K11 Art Mall里赚到的一部分钱捐到KAF。而KAF每年在购入艺术品方面是没有固定预算额的,每年的情况不一样,如果没有看到好的作品,可能一整年都不会收藏一件,其实好作品也不容易找到。而在监管方面,KAF内有一个委员会去评估审批每次的收藏支出。

  《21世纪》:K11购物艺术中心的模式也被其他地产商模仿,你们会调整未来发展策略吗?    郑志刚:大家想得太简单了,如果没有一个真正懂艺术的团队和创办人去推动,如果没有儿童艺术教育的长远计划,光是在商场摆几件作品有什么用呢?好比文章的腔调和风格,不是作者按照一二三四五等几个步骤就能模仿到的。结识优秀策展人、与全球顶级美术馆合作、策划出有品质的展览、组织导赏及Workshop——这些软性的经验是无法靠抄袭实现的,就如同私人收藏的品味,也是无法模仿的。(邱月烨对本文亦有贡献)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收藏郑志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