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强:对艺术的态度要有个人主张

2016年04月04日09:45   中国新闻网   微博收藏本文     

  (记者 宋宇晟)

  今日,艺术家蔡国强现身北京参与“艺术怎么样?”对谈活动。他认为,对艺术的态度、观念等方面,要有个人的主张。

  “你的独到之处是什么?”

  蔡国强,1957年生于福建泉州。20年前旅居纽约后,他频繁活跃于世界各地,曾获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他最为公众熟知的一件作品当属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用焰火组成的29个大脚印,沿着中轴线一路“踏”进奥运场馆。

  3月14日,蔡国强策展的《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在卡塔尔多哈Al Riwaq展览馆展出。这场构思三年的展览展示了15位/组中国大陆出生的在世艺术家作品。

  与此相配合的是一本记录参展艺术作品,参与此次展览艺术家观点的书和一部记录蔡国强策展过程的纪录片。

  纪录片中,“你的独到之处是什么?”是蔡国强屡屡提及的一个问题。事实上,他甚至将这个问题提给了几乎所有出现在本次展览中的中国艺术家。

  也正因此,这场展览中囊括了徐冰、黄永砯、刘小东、周春芽等具有“独到之处”的中国艺术家。

  对此,他在沙龙结束后表示,对艺术的态度和观念,艺术方法的切入点,以及艺术所表现的问题,要有个人的主张。一件作品也许只是谈自己的性经历或失恋的痛苦,但它也能形成真正个人主义的多元。”

  “着重谈‘艺术怎么样’”

  在这本记录本次展览的书中,蔡国强说,“这个中国展,不在讨论中国怎么样,而着重谈艺术怎么样”。

  他还指出,这个展览不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回顾,或是试图给予归纳现象和趋势,更非体现何为中国特色的创造力,而是回归艺术家个人的创造力。

  现场,本次沙龙的嘉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教授汪晖认为,蔡国强所讨论的“创造力”不是简单地往前,而是“要回到根本”。

  汪晖说:“在一定程度上,这个原创力呈现出来的最终是普遍的力量。”

  蔡国强也指出,“这个创造力不仅是在美术,是面对着文化,也面对着整个国家,都要有创造力,都要提出一个新的理念”。

  “回望”是为了寻求“跨越”

  事实上,“要回到根本”已经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现状,而这种现状给人最直观的感觉是“回望”。

  不过在蔡国强看来,这并不是单纯地“回望”,“像倪瓒,他的作品是有跨时代性的”。蔡国强说,当代性,其实也包含了跨时代性。

  谈及此,蔡国强向中新网(微信号:cns2012)记者表示,这其实是“向传统学习,利用传统艺术来帮忙”。

  “过去的很多艺术家,在他们时代也遇到很多问题。那些现有的问题都会过去,新的问题还会来的。问题是有没有办法面对这些问题、跨越这些问题的艺术方法,那些作品留下来了是因为跨越了问题,而不是被问题套住。”他说。

  不仅在艺术上“回望”,对于自己,或者说对于艺术家的标准,蔡国强也在寻求某种根本的东西。

  他在书中写道:“好的艺术家似大自然,有自己的春夏秋冬和生、长、收、藏。能吸收艰苦,也能淡定富贵。能保持童真、一直热爱艺术,这是恩赐。做一个创造美的天才,将调皮好玩、幻想好奇融入人类的精神长河,可以带给别人、首先是自己无限的意外惊喜!这样的话听起来既说教又普通乏味,可是艺术家还要什么呢?”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蔡国强当代艺术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