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充和的艺术及朋友圈

2016年08月07日 08:59 深圳新闻网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排行榜

  深圳商报记者 聂 灿

  她头衔众多——“合肥四姐妹”、“九如巷闺秀”、“民国最后的才女”、“沈从文的小姨子”、“周有光的妻妹”、“汉学家傅汉思之妻”……这类世人最爱用来标识充和先生的词语,白谦慎一个都不愿意用:“她是她自己。”

  1913年5月6日,张充和生于上海,祖籍安徽合肥。淮军将领出身的曾祖张树声为晚清名宦,官至两广总督、通商事务大臣。辛亥革命后,张充和的父亲张冀牖迁家到苏州,在那里办乐益女中,倡导新式教育。但张充和出生后不久即被祖母抱养,在安徽老家接受传统教育,九岁时在吴昌硕弟子、精于楚器研究的考古学家朱谟钦(拜石)先生指导下学习古文和书法,直至16岁才回到苏州接受新式教育。“也就是说,她是在中国古典文化的滋养下长大的,以后的新式教育也未能根本改变这一点。” 白谦慎说。

  1933年,张充和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作旁听生,次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当时北大文科教授中颇多硕儒,如胡适、钱穆、闻一多、俞平伯等,张充和都听过他们的课。1936年,《中央日报》副刊编辑储安平赴英国考察留学,张充和接任副刊编辑,在此期间,发表了一些小说和散文,文笔清新。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充和先赴安徽老家避难,后辗转抵达昆明,任职国民政府教育部,和朱自清、沈从文等一起编教科书。是时北大、清华、南开也西迁,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昆明成为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心。在昆明,张充和与许多学术界和文化界的人士均有交往。

  1940年,张充和转往战时的陪都重庆,任职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当时,许多沦陷区的文化人士也先后来到重庆,使抗战时期的重庆成为后方的一个文化中心,不少诗人、书法家和画家相当活跃。在此期间,张充和与不少文化人有诗词翰墨往还,并成为沈尹默先生的学生。

  抗战胜利次年,张充和返回苏州。1947年,张充和应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先生的邀请,到北大教授书法和昆曲。同年,她与当时北京大学西语系外籍教授、德裔美籍学者傅汉思(Hans Frankel)相识,次年结婚。1949年1月赴美定居。

  1949年至1959年,傅汉思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张充和也任职该校东亚图书馆。1959年,傅汉思在斯坦福大学任中国文学助理教授,两年后被耶鲁大学东亚系聘为教授,举家迁往美国东部的新港,张充和也开始在耶鲁大学美术学院讲授中国书法,直至1985年退休。

  白谦慎表示,张充和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上有很全面的修养和很高的造诣。“她工诗词,年轻时曾请戏曲专家吴梅先生为她改词(吴梅先生是苏州人,为张家世交)。在重庆时,她也曾向沈尹默先生请教诗词。沈先生以‘词旨清新,无纤豪俗尘’来评价她的词。与其唱和者,也常为一时之选。她还通音律,能度曲,每有佳作,辄擫玉笛吹奏。”

  多数人熟知,张充和自幼研习昆曲,在这方面有很高的成就。1940年,她在重庆主演昆曲《游园惊梦》,文化界为之轰动,章士钊先生特赋七律一首志感,诸诗人纷纷唱和。移居美国后,她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制作服装道具,教授学生,为昆曲艺术传薪。她发起成立海外昆曲研究社,并长期担任该社顾问,组织在美国高校演出,举办学术演讲,为在西方介绍中国戏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白谦慎表示,书法是张充和一生的爱好。“她五岁开始学书,初以颜字打基础,后兼学诸家,于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皆有所擅。少年时,便为人作榜书。20多岁时所作小楷,气息清朗,格调高雅。流寓重庆时,在沈尹默先生的建议下,研习汉碑、六朝墓志,书风转向高古。在90多岁高龄时,依旧每日临池不辍。”

  “张充和于绘画虽不曾师事名家,但家中旧藏古画甚多,所临名迹亦勤,少年时便与张家的友人、江南名画家樊少云等有交往。寓居重庆时,和张大千、谢稚柳等画家也有交往。加之书法功力好,兴之所至,寄情点染,亦能别成一番韵致。2004年秋,张充和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和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举办书画展,得到国内艺术界的欢迎和好评。” 白谦慎说。

  白谦慎认为,张充和的诗书画是历史悠久的文人艺术传统在当代的延续,“在这种传统中,一个艺术家的人生阅历、学养、艺术都息息相关,融为一体。”

  来源:深圳商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