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30年捐500余件文物 有千年前大理国陶罐

2018年07月29日 10:41 封面新闻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周学明捐赠的部分文物周学明捐赠的部分文物

  7月26日,西昌市西郊乡长安村钟官坡,66岁的周学明坐在家里的院坝上,翻出了一大摞他收集、捐赠的文物资料,回忆起了自己的捐赠往事。

周学明周学明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热爱文物和考古的周学明,将自己从西昌的田间地头收集到的各类文物,尽数捐赠了出来,30多年来,他已经捐赠了500多件记载着西昌文化历史的珍贵文物。7月20日,老人又向西昌市文管所捐赠了18件文物,其中,包括距今上千年的大理国时期火葬陶罐4件,这些文物补齐了大理国时期白族先民移民到凉山的历史,弥足珍贵。

  老人捐18件文物 大理国陶罐距今千年

  “老周”又要捐赠一批文物了。7月20日,原西昌市文管所所长、副研究员张正宁与西昌市文管所副所长姜先杰,来到西郊乡长安村钟官坡“老周”的家,准备接收这批文物。

  “老周”就是周学明,66岁的他是名农民,个子不高,虽然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精干健谈,“一”字形的胡须十分抢眼。

  这次周学明捐赠的文物,数量多达18件:大理国时期火葬陶罐4件、明代火葬陶罐4个、清代墓碑拓片5件、清代石碑3件、民国石碑2件。

周学明捐赠的部分文物周学明捐赠的部分文物

  “都是好东西!”张正宁和姜先杰感叹。特别是其中的大理国时期火葬陶罐,这相当于汉族墓葬制的内棺外椁,品相完好,其外罐色灰,直径38厘米、高30厘米,外饰清晰完整莲瓣纹,重约40斤,内罐外饰12生肖,内有数个铜片。陶罐反映了距今约1000年前,大理国时期的西昌,也就是当时的建昌府崇奉佛教、实行火葬的情况。

  石碑内容,有《蓝淑榜碑》《姚永富碑》等,记载了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进入凉山的历史。其中的《艾铭清碑》和《重修黄水城垣碑记》,则反映了清朝末年张耀堂起事,西昌民主革命的历史。另外的拓片,收集自喜德县红莫镇桃园村,包括墓表、诗赞、墓联等,内容十分丰富。

  “极具史料价值。”姜先杰介绍说,特别是其中的陶罐,补齐了大理国时期白族先民移民到凉山的历史,而这段历史,在以往的文献上,不过寥寥数语。

周学明捐赠的陶罐周学明捐赠的陶罐

  年轻时爱上考古 跟着专家学技术

  周学明已经记不清楚,这是他第几次捐赠文物了。

  年轻时,他当过兵,退伍后,被分配到西昌一个水泥厂工作。上世纪70年代,一次凉山州博物馆来到水泥厂附近发掘文物,因为觉得有趣,他便在旁边看了半天。

  当时,凉山州博物馆的黄承宗先生觉得这个小伙子很聪明,挺有意思,便告诉周学明,如果喜欢考古,以后有时间就跟着他。没想到,这一跟,周学明就与考古发掘结了缘。

  从此之后,周学明常常出入博物馆。一次,他看到博物馆中有两名老人在做拓本,几道工序之后,石碑上的碑文就被完整的复制了下来,他觉得有趣,便去请教。

  “他们比较封闭,说我学不会,不愿意教我。”周学明笑着说,最后,还是黄承宗先生当起了他的老师,慢慢地把拓本技术教给了他。

  考古发掘、碑文拓本……今后的时光,周学明就和文物分不开了。

周学明捐赠的陶罐周学明捐赠的陶罐

  从1986年开始捐赠文物 多达500多件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西昌及周边地区考古发掘频繁,周学明常常跟着考古队一起出去。原本,考古队只是招聘他做小工为队员煮饭,但因为周学明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多,他开始参与实际的考古工作。

  上世纪80年代,西昌有过一次西昌地震碑林的整理,整个碑林共有石碑100余通。石碑上记载了明嘉靖15年(536年)、清雍正10年(1732年)、道光30年(1850年),西昌地区三次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前震、主震、余震、受震范围以及受灾情况。因为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当时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就向当地的部门要碑文的拓片。于是,懂拓片技术的周学明就被叫去做碑文的拓本工作,去了半个多月,拓出了一个陈列馆。后来的凉山昭觉的博石瓦黑岩画的拓片工作,他也参与了其中。

  到了80年代中期,周学明还随考古队参与了几次古墓的挖掘。他回忆,当时,因为自己技术过硬,虽说职务是个“小工”,但是却领着技术工人的工资,一天能拿到2块钱。

  随着实地考古发掘经验不断增加,周学明辨别文物的能力也有了较大增长。当时,西昌不少地方都在开荒、修路,有一些文物被挖出来后,大家都不认识,于是被随意丢弃在路边。“这些都是宝贝啊。”周学明说,所有的文物对文化传承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公民应该去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于是,在黄承宗的指导下,他开始留意,去民间收集这些东西。

  1986年,四川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西昌调研走访,周学明将自己收集到的27件文物捐赠给了博物馆。他说,虽然以前也零零星星地有些捐赠,但正式捐赠应该从这时算起。

  这30多年来,周学明先后向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大理州博物馆、凉山州博物馆、西昌市文管所等,捐赠了数百件文物。他说,记得住的就有500多件,还有些捐赠得太零碎,也没记录,自己也搞不清了。

周学明的捐赠证书之一周学明的捐赠证书之一

  家人:花钱收集文物 为了考古不顾家

  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捐赠文物,是周学明花钱买来的。

  说到这里,周学明的老伴杜琼珍就开始“数落”起丈夫来。她告诉记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块记录了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进凉山的《刘母谢太君碑》。

  1986年左右,周学明在一农户家旁发现了这块碑,他用两块水泥板将这块石碑换了回来。石碑很大,他请了四个小伙子来运这块碑,每个人10块钱的劳务费。最后算下来,为了这块石碑,他花了一百多元钱,而那个时候,一斤米才两毛钱。

  “我跟他吵了很多次哦。”杜琼珍笑着说,当时,没少对丈夫发脾气,有时候为了去收一件文物,周学明甚至把家里的口粮都翻出来拿去卖了。

  杜琼珍说,考古和拓片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在深山老林里,上世纪70、80年代,这些地区还有狼,她在家里提心吊胆,而丈夫却不以为然。有一次,周学明出去搞拓片,路上遇到歹徒,兜里近万元的钱被洗劫一空,最后朋友借了他20块钱,他才回了家。

  “这些都还不算,农忙的时候,我经常一个人忙到半夜。”杜琼珍说,她经常一个人在稻田里守到半夜,“家里的娃儿也没咋个管。”

  尽管如此,这些年来,杜琼珍还是慢慢理解了丈夫,也支持丈夫将这些费尽心血收集来的文物捐献出去。“他做的事情,还是非常有意义。”

周学明(右)与西昌文管所专家周学明(右)与西昌文管所专家

  点赞:算得上是专家 捐赠的文物很有价值

  姜先杰在90年代毕业以后,就来西昌工作,不久,他就认识了周学明。

  对于周学明,姜先杰评价说,周学明有基础的历史和考古知识,在辨别文物方面有很高的水准,算得上文物领域的专家了。他记得刚来西昌时,关于石器的鉴定,基本上周学明一看一个准,而且还能说出这些石器的大致时期。这个很难得,因为这些石器和普通石块在外形上差别不大。

  “别人收集文物是为了赚钱,周老收集文物是爱好,而且会无偿捐献出来。”熟悉周学明,在西昌市文物圈子里的很多人,都对他有过这样的评价。文物捐赠不困难,但一直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做文物收集并且无偿捐赠,这样的行为很难得。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级博物馆、文管所等,都向周学明颁发了证书和奖金,这些钱,都被他用在了新一轮的文物收集中。

  因为要搬家,周学明从房子里搜出了几条“漏网之鱼”,几件战国时期的文物和几件清代的文物,他说这些是上次捐赠时落下的,接下来,还会捐给西昌市文管所。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