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牵传承人右手牵设计师 她让非遗成为当代时尚

2018年08月28日 10:35 上观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 上观新闻 作者:张熠

  采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章莉莉,每次几乎都是在见缝插针的状态中完成的。自从2015年投入非遗研培计划教学第一线以来,她就成了个大忙人了。好不容易坐定,微信群滴—滴—滴响个不停,一条又一条消息涌进来,要求确认下周非遗师资交流论坛的时间表;不一会儿,工厂打来电话,提醒她:将在上海设计周亮相的蓝染沙发制作好了;紧接着,内蒙古银饰锻造传承人的新展品也寄到了。

  三年来,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教学实践中,章莉莉就像个“媒人”——“左手牵着非遗传承人,右手牵着设计师、艺术家”,通过双方跨界合作,探索“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多种方式,创新出竹帘蓝牙音箱、大小竹灯等200余件非遗新品。今年5月,她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她并不愿意多谈个人的荣誉和作为,相反,一谈起“非遗”便刹不住车,话语间透着兴奋,她说:非遗只有转变为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新时尚,才能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由荷兰当代设计师和竹编传承人合作的大小竹灯在设计展上受到关注,章莉莉认为,非遗的手工美可以用新的方式进入当代城市生活。

  困境来自生活的单一性

  章莉莉刚结束今年度的传承人回访。8月初,她与上海大学的教师以及设计师苗海燕、秦旭等组队,从阿坝州红原县出发,至阿坝县、理县、茂县等地,回访了非遗研培计划2015首期培训班、2018金属锻造班、2018阿坝织绣班等16位学员。一路翻山越岭,风尘仆仆。这是每年的惯例,“只有深入非遗文化内部,才能了解当地现状,并对后面的非遗研培课程开展提供帮助”。

  她口中的“非遗研培”指的是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于2015年启动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该计划以传统工艺为重点,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到高校学习专业知识,促进非遗可持续发展。上海大学是首批参加的高校之一,截至目前,已先后开展了金属锻造班、青海果洛培训班、竹艺研修班等16期课程。

  从一开始,担任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的章莉莉便受命负责整个研培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课程设计。怎么给传承人上课?非遗朝哪方面创新转化?怎么保证30天内做出新品?没有现成的范例和经验可学习、借鉴,她只能硬着头皮摸索着往前走,事无巨细,她都要操心:织绣传承人原本使用的丝线质量普通,她一家家走访江浙一带的制线厂,为绣娘挑选品质过关的丝线;藏族编织传承人原来只偏好明黄色,她在课堂上提供五颜六色的蜡线,帮助传承人一起调整配色。

  新材料应用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找到非遗创新转化的可行路径。“找知名设计师、成熟品牌方合作,非遗创新事半功倍。”章莉莉讲起话来慢条斯理,但目的明确,“设计师熟知市场需求,同时也需要从传统文化、非遗工艺中汲取灵感,恰能与传承人互补。”于是,她利用高校资源以及各个设计展的机会,“不放过”任何一位设计师,为研培班积累了一个庞大的设计师资源库。

  30天的研培课程,围绕“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展开,1/3用来授课,1/3用来参访企业,1/3留给设计师和传承人创作作品。今年6月,羌绣传承人张和琼来沪参加阿坝织绣班,她一连用了好几个“第一次”形容这段经历:“我做了34年羌绣,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第一次来到上海,第一次与设计师合作,看到了这么多的服装样式。”两个月后,章莉莉到了阿坝州,更理解了传承人的这份激动:“传承人的困境来自生活的单一性,早上打开门就是蓝天白云,这是她们的日常所见,所以她们绣衣服是绣给自己穿的。非遗创新,要让传承人开眼界,了解城市的需求。”

  在2016年上海设计周上,作品《独舞》运用3D设计和3D打印技术,结合蜀绣传统手工技艺,融入雕塑立体造型艺术塑造出独特的艺术鞋履,诠释“行走的艺术”。这是2016非遗研习班上,通过学习和孵化,一位学员创作的跨界作品。在章莉莉的组织下,设计师牵手传承人,古老的非遗手工艺融入当代理念,创新出众多时尚新品。

  设计师与传承人之间的“翻译”

  大部分时候,章莉莉都甘于隐身幕后,充当设计师与传承人之间的“翻译”。参加非遗研修的多为少数民族传承人,由于语言不通,合作过程中,传承人无法准确理解设计师的表达内容,需要她两边沟通协调,帮助双方对接。一忙起来,班里有20个案例,她手头就有20个微信群,每个群的设计方案、进展状况都要了解。“一觉醒来,手机里十几条语音,都是章老师半夜一两点发过来的,细致谈论学业上的细节。”研究生张晓萍说。

  而对章莉莉忙碌的回报是200余件非遗跨界产品。研修班上,苏州王氏缂丝第六代传人王建江与设计师苗海燕合作,取材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设计创作了缂丝《千里江山翠履霓裳》系列作品,包含服饰、鞋子、包袋等多种产品。凯里市苗银锻造技艺传承人刘兵携手设计师蒋熙,创作了银花丝锻造晚礼包《阡陌》,编织穿插的手法,大胆抽象地体现“时空”“宇宙”的概念。这些产品先后在上海设计周、上海大世界、北京恭王府亮相,甚至走出国门,参加第82届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博览会、2017“竹绣之舞”肯塔基大学当代非遗艺术展等。“接触非遗后,我越发觉得,中国设计的力量来源于传统文化。”章莉莉说,“绣片上用到的颜色、图形、图案,是设计师怎么也想象不出来的,各民族文化生态的视觉样貌,恰恰是当代设计最好的能量。”

  东阳竹编传承人何红兵是2016年竹艺研修班的学员,在章莉莉的牵线搭桥下,他与两位荷兰设计师合作,利用竹柔韧的特性,设计出大小竹灯系列作品,造型简约,色彩绚烂,富有线条感。在他眼中,章莉莉做事情非常讲究细节,“性格中有十分执着的一面”。去年的上海设计周,两人曾合作打造装置艺术《竹编万花筒》。“除了竹编,万花筒中还镶嵌了亚克力,又传统又现代。她对竹编纹样、篾片粗细、颜色搭配都要求很严格,一定要呈现最完美的效果。”

  在2017年上海设计周上,展示的公共艺术装置——竹编万花筒,由章莉莉团队共同创作,用150片蕾丝般的手工竹编和50片彩色透片,集合中国12种经典的镂空竹编纹样,用单体模块的方式构建一个绚烂的竹编世界公共艺术。

  “把你放在这个轨道上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章莉莉这样形容自己的“完美主义”,“因为知道这条非遗保护道路是正确的,会有人因为你的工作受益,你就情不自禁地拼尽全力去做。”但更多时候,她又分外容易满足。传承人找她聊下一步的产品设计,学生因为非遗找到了毕业设计的方向,每个人的一点点进步,都是“价值”二字的注解。

  带动传承人量产

  在非遗的跨界探索中,章莉莉越来越大胆。去年底,青年导演徐俊联系上她,想在原创音乐剧《白蛇惊变》中加入非遗元素,两人一拍即合。徐俊将已有的舞美全部推翻,章莉莉则一边翻资料,一边联系传承人,在最短时间内集合竹编、银饰锻造、蜀绣、顾绣、乱针绣、缂丝6位传承人,为音乐剧定制了非遗纱袍、头饰、鞋履与竹编舞美。这成为非遗走进生活的又一种方式。

  不过,非遗的创新转化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上海大学的非遗研修班目前有200多件成品,但中途流产的也不在少数。有一次,全国各地的建筑彩绘传承人来沪培训,章莉莉却发现这一项非遗的创新转化几乎无法实现。“如果提炼原有彩绘纹样做文创,会显得太粗糙,但我们又不能教太多当代艺术的知识,这样会改变原来的彩绘特征。”正是这一期,让她开始反思“度”的问题。各种非遗类目特征不同,保护方式也存在差异,必须根据技艺特点因材施教。

  即便已经走到产品端,多数成品也面临很难量产的问题。一方面,由于高度依赖传承人的手工技艺,产品量产能力有限,且成本居高不下,很难真正走进日常生活。在与设计师、传承人沟通后,章莉莉调整策略,以课程作品为母体孵化可以进入市场的产品。“先不计代价出作品,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把非遗手工部分控制在一天内可以完成,带动传承人量产。”另一方面,由于缺少职业化、专业化的培训,不少单打独斗的传承人无法适应生产线的需求。有一回,某品牌向章莉莉反馈,传承人原本表示能按时提供绣带,结果时间到了,绣品却依旧没有完成。“传承人并不了解自己处于社会生产链的某个环节。”她说,高校的角色是“链接”各方,她计划进一步推进设计师与传承人的后续合作,“让对接市场的产品真正落地”。

  在章莉莉看来,这三年的非遗创新转化工作,最大的价值是把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设计有效结合,“非遗一旦成功进入市场,传承人能谋生,年轻人能喜欢,非遗的根不会断。中国有很多非遗基因,用当代科技和材料创新,让它与当代生活相适应,就会成为未来中国的时尚和大牌。”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非遗章莉莉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