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中国·大匠之风|翁纪军 让天然大漆化大千万象

2018年10月24日 15:4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 宝库匠心 

 

  翁纪军  

  上海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上海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似乌金而非寒,似明艳而持重,漆兮,器矣。  

  七千多年,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天然大漆制作器皿。新石器时期,开始出现使用大漆制作的生活用具——朱色木碗,而后,“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的夏代木胎漆器,殷商时代“石器雕琢,觞酌刻镂”的漆艺,再到,开始大放华丽异彩的唐代漆器和素色静谧的宋代漆器。古老的漆树生产出拥有不腐不朽的生命力的汁液,在人类的文明史上被历代的匠人艺者调入各种意味深长的色泽和纹饰,鲜亮地附着在世间烟火的器物上,光芒闪过,仿似又看到千年前,在余杭河姆渡文化地区,第一件漆碗产生时候带给人类的美的绚烂曙光。

  现代的漆器艺术源于古代的髹漆工艺,历史上,漆器作品的涂装千文万华,秦汉时期更是成为世界之绝,漆艺前辈们在长期的漆艺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着丰富的髹漆工艺、制作方法和审美情趣,为后人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财富。在髹漆工艺的历史洪流里,翁纪军是当代数一数二的大师,他的漆画和立体漆器作品,源于历史,却又突破创新,用一种灵动巧妙的语言,表达着厚重的韵味和才华。

 

  解读大漆的语言  

  新石器时期的漆器,主要是生活器皿和祭品为主,禹制漆器,髹以漆液,“墨染其外,朱染其内,”是自然美与实用的结合,也是一种自发的、朴素的运用。到了楚汉时期,髹饰工艺开始与其他工艺进行结合,如金工工艺,出现了镂金、刻银、贴花等技法,以至到汉唐的金银平脱、雕漆、帷漆等,再到宋、元的剔彩、犀皮等、直至明、清的描金和擦漆、款彩、云雕等的各类漆艺作品,不同时期的漆艺作品,都在沿袭着古人的方法,但又有属于那个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就大漆本身而言,它是一种有生命的材质。取自于大自然中的漆树,氧化过程如同人类的生老病死。它不仅仅是一种材料,还有着自己的脾气。通常一件小盏,从制作到成品大约需要三个月左右,不断的涂刷、干燥、打磨,其颜色、光泽、硬度都在随着地域、湿度、温度、空间、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很难说一件漆器最后成型会是什么样子,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件漆器。

  翁纪军非常钟情于大漆的这种氧化变化过程,也正是这种变化的特性,造就了他漆艺表达的丰富性。他的作品不单是器皿,更多的是平面和立体的漆艺艺术品。在创作中,翁纪军进行反复试验,力图把传统和当代漆艺在作品中融为一体。漆立体是他2000年之后重点创作的形态。2010-2015年间创作的《山水》系列,有着抽象雕塑的属性,他把平面化的山体切割成块状,然后进行立体空间的组合。这些几何体似山非山,拥有人文情怀的空间结构特征。远看,感觉就像被髹漆过的岩石块,近看,每个面依然是细腻的抽象画面,大漆这样一种材料让几何体带着天然的重量感,表达出中国人对山水和人文的现代理解。

 

  传统大漆碰撞当代艺术  

  就像有人天生喜好陶土,也有人天生喜好金属,翁纪军对大漆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和热爱。1955年出生的翁纪军有着属于那个年代的烙印,从知青的江西农村考上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他靠的是天分,从进修中央美术学院再到为了传承大漆艺术传道授业,他靠的是有异于常人的耐性。30多年的从艺生涯,大漆已经是他最好的伙伴,每天教学之余他都要腾出几小时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研究漆艺的形态、图式、材料和工艺。制作漆艺作品,需要不断的涂刷和打磨,只有不断的沉淀、静心思考,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工作室里,精巧的构造展现着翁纪军的心思,除了大漆作品,他还搜罗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艺术品,游历让他艺术思维更加宽广,跨界让他的作品更为生动。在他的作品中,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当代艺术的影子,简约感、高级感、艺术化,让翁纪军的大漆作品与传统大漆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

  传统大漆工艺品,一般的审美经验就是黑、红、金、银。原因是大漆本身是棕褐色的,如果做冷色,那种饱和度就很难。而翁纪军想突破,他努力尝试,尽可能在传统的大漆里面,通过一个天然的矿物质粉,让大漆的颜色更接近现代审美。现代人对色彩的需求是偏重明快的,他将调和好的精致漆,尽可能地研磨,让它的纯度、色相上更明亮、更鲜艳,并且尽可能丰富,比如糖果蓝、绿等,这也是翁纪军近期作品的重要特征。

  漆艺不同于其他艺术,往往需要髹涂数层大漆,通过叠加和覆盖,以及在特定的环境中氧化干燥。对他而言,绘画并不是一气呵成,而是在大漆层层叠叠的覆盖中找寻能量,追求色彩的变化和艺术之美。他的作品中,颜色丰富的要属《集聚系列》,画面里,写实的造像完全消失了,只有大片平涂的色彩,一种类似犀皮工艺的效果呈现。一层一层的色彩叠加,一层一层的反复打磨,形成特有的肌理画面。大漆本身的浓度和厚度,形成不可多得的穿透感和凝视感,哪怕画面打磨到平面,也非常鲜明的呈现着色彩之间的丰富层次。这种色彩、肌理的效果,隐约有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的影子。《遥瞰城色》系列、《乡土记忆》系列展示了他的用色之道。

  大漆之美融入生活

  漆艺,是翁纪军一生的追求。艺术领域,翁纪军成绩斐然,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漆器艺术委员会委员,在教育界,他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漆艺》主持、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带头人、上海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三年前,该过上退休生活的他,建立了步岛艺术工作室,希望自己的毕生追求可以继承和发扬下去。

  他说:”漆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他的小众,因为他的工艺特性,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其实漆艺是养人的,也是非常有张力的艺术,无论从材料、视觉表现上来讲,漆艺术都有无法比拟的生命力。”目前,翁纪军正在思考如何让传统漆艺与现代社会接轨,让美真正的流传到生活中、使用中。他会考虑跨界合作或者创作一些小产品,让漆艺装饰在生活中拥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材料珍贵,打磨耗时,漆艺这样一个传统的文化媒介,把原料材质、思维语言、美学系统很好的糅合起来。漆器,不仅是一种传统器物,还是感受东方美学的一种路径,造物有里有外、工艺精湛、内藏心思,漆艺的魅力源远流长。

宝库匠心馆    上海中心大厦38楼宝库匠心馆    上海中心大厦38楼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