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浙江工匠沈新培

2018年12月10日 10:56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 2018年05月03日  新浪看点)记者 金伟红

  “对我而言,‘工匠’的意义就在于不断雕琢自己的作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我很享受宝剑在双手打磨的过程,因为制剑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自我锤炼的过程……”近日,刚捧回“浙江工匠”奖杯的沈新培告诉记者,“工匠”的称谓对于他们手艺人来说意义非凡,也是他一生追寻的目标。   

  沈新培是沈广隆剑铺第四代掌门人,是龙泉宝剑行业的领军人物。出身于制剑世家的沈新培,13岁就跟随父亲在龙泉铁器生产合作社宝剑生产小组铸剑,从小耳濡目染,与宝剑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他已经从事龙泉宝剑锻制近60年。千百年来欧冶子制剑技艺的薪火相传和经验积累,形成了系统、独立的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热爱,是我潜心宝剑制作的最大动力。”沈新培说,作为土生土长的龙泉人,他对龙泉宝剑的情感无法用言语形容。   

  这些年,通过精雕细琢、专心研制,沈新培制作出来的宝剑精致独特,他也早已声名远扬。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等荣誉接踵而来。作品“日月乾坤剑”与“乾坤刀”二项获国家专利,11件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18件作品获得省级奖项。    走进沈广隆剑铺园,古色古香的店铺,剑架上剑器林立,橱窗里各式各样的宝剑新奇复古,似乎诉说着那些封存在历史中的铁马金戈的岁月。从小制剑的沈新培经验丰富,但是他每制作一把宝剑,从最初的设计到锻炼、成型、装饰,至成品,仍不断琢磨,反复推敲,改进工艺,坚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把宝剑做得更好、更精致。他说,最后看见一把特色的精品剑呈现眼前时,那种喜悦与满足是无法言语的。因为在他看来,制剑是一门技艺,是中华文化瑰宝,自己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不能为了铸剑而铸剑。   

  沈新培随手拿起他所制作的一把玄武剑告诉记者,这把剑费时6个月,手工折叠锻打至6000层,如此才能既让细化钢质颗粒结构严密,又能使剑体坚韧锋利无比。沈新培介绍说,龙泉宝剑的制作要经过炼、锻、铲、锉、刻花、嵌铜、冷锻、淬火、磨光等28道工序,通过反复折叠锻打方才制成一把宝剑。“铁炉生紫烟,锤锤扣心弦。十年磨一刃,剑气冲九天。”沈新培认为,这四句话形容他的宝剑人生,再贴切不过。    沈新培说,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铸剑师,博大的胸怀、宽广的眼界、厚实的文化涵养缺一不可,否则就永远悟不透剑的真谛。为此,他常常摸索学习、创新发明。他铸的宝剑,既有古剑风,又有新创意,每一把宝剑都有一个说法。为把宝剑做得更精致,沈新培还研究起篆体字帖,把古朴厚拙的意蕴融入剑饰雕刻;研究起了《芥子园》等画谱,把古画的风骨结合进铸剑。   

  他也常常拿自己的经验告诫儿辈们:“只有注重自身的文化涵养,才能让宝剑沾染上文化气息。就如造剑的必备工序—淬火,必须经历水火交融,接受各种人文环境的熏陶,才能成功。”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沈新培宝剑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