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说年画 收藏民俗的经典(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1日 09:22 《翯》

  又到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挑换旧符”的时节,说说我们热闹而吉祥的年画吧。在萧瑟苍白的冬天,在漫长寒冷的日子,春节是一个多么喜庆的节日,年画又是多么温暖的色彩。相比文人画作的阳春白雪,年画带给我们更多的世俗欢乐。桃花坞的清新淡雅,杨柳青的吉祥美满,渲染出了千百年的民俗经典。

  在不少人的眼中,版画与油画、国画相比,缺乏“妙手天成”的偶然性而更多复刻的技术味,然而在西方,东方的绘画艺术却是经由版画―日本“浮士绘”而广为人知。最著名的东方绘画艺术作品——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又称Great wave),描绘了渔船在神奈川滔天巨浪中快速前进的版画,以出人意料的构图、瞬间即逝的千姿百态,呈现出令人目眩的丰富表情,直接影响了德加、马奈、凡 ·高、高更等现代绘画大师,葛饰北斋还因此成为“千禧年影响世界的百位大名人 ”中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然而,东方艺术的另一代表中国传统主流绘画,由于自元朝开始就抛弃了对自然的描摹而追求文人胸臆的表达,元代之后中国文人画与西方讲究透视与写实的绘画语言泾渭分明,难以被西人所理解,反而是大量出口的瓷器、丝绸等工艺品,形成了西方人心目中有关中国艺术的固定印象:大红大绿的色彩、抽象的纹样、高度程式化的形象以及各种吉祥含义的图腾和符号。试想若当年清朝未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说不定对浮世绘的诞生起了决定性影响了中国年画,将成为西人眼中的东方绘画艺术的真正高峰。

  国人一提到传统木刻版画,首先想到的还是用来复制中国古书画的木版水印。虽然在工艺上大同小异,但是与年画相比,它的制作更为精良、程序更为繁复、效果更为逼真,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收藏价值。如果说木版水印是贵族化、精英化的,那么年画,却是平民化、生活化的;前者的身价高高在上,而后者,尽管它目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然而在那些率真得有些粗糙、欢乐得有点甜腻、热闹得有点过火的画纸上,却仿佛有生活的温度,在先人和今人、在传统与当下之间,直传递到你的指尖。

  中国的版画最早可以追溯到汉画像石的拓印,拓片可被看做是一种“石版画”,只不过当时并未当它是一种艺术品。而版画则到了隋唐之际(7世纪左右)出现雕版印刷术才产生,一开始是作为插图出现。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因此最早的版画题材多为佛像。如唐初,玄奘曾用回锋纸印普贤像,施给僧尼信众。现在能够看到的木刻版画是公元868年即咸通九年,印在《金刚般若经》卷首的扉页画。

  到了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印刷业的繁荣,当时就大量出版了经济、史略、文学书籍,木版插图大量被运用。到了明代之后,随着印刷业的鼎盛发展,木刻版画插图也随之更加兴盛,又出现了彩色套印。在艺术水平上,由于画家的介入造成了画与刻的分工,此举大大提升了木刻版画的艺术水准。中国各地就陆续涌现出盛产木版画的“年画之乡”:如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杨家埠、河南朱仙镇、山西新绛、湖南滩头、四川绵竹、云南大理、安徽徽州、台湾台南,甚至西藏拉萨等地。

  对于年画而言,如同现代印刷过程一样,它首先需要有画稿。拿到画稿之后,就是分色分版,首先根据色彩的繁简,层次的浓淡虚实,画家的风格及艺术特点,画面大小等确定分成多少块印版。然后用透明的胶纸复在原作上,把画面上的点、线、色块、文字等如实地勾描下来。再用半透明的薄纸蒙在勾好的胶纸上,按照不同的层次、颜色用毛笔细致地描绘成一张张的底稿。

  然后是雕版,将勾描好的底稿,分别粘在木底板上,版材一般选用梨木、枣木或者梓木等硬木。之所以要用梨、枣或梓树的木板,是因为这些木头比较坚固细致,一块印板可以印刷上万次而不会开裂,从而后来产生了将出版称为“付梓”、将刻印无价值的书称之为“灾及梨枣”的说法。而雕版的难度在于,需要以刀去表现毛笔提按的弹性、转折的锋芒和力度,所谓 “笔情墨趣”,这往往需要数年的训练才可以达到。

  最后将刻好的印版固定在印案上,一块块地依次套印。在印刷时,用棕印或毛笔,蘸上国画颜料,运用绘画的技巧,刷涂在印版表面,把纸复在版面上,加压后即可。这个过程看起来简单,但是为了使印刷品尽量接近原作的笔意神韵、色彩浓淡、层次效果,仅分色分版就极耗时间:画面上有几种色调,即分成几套色版。复杂的要分到几十套,大幅的甚至分到上百套。有了技术,我们就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冬日也因为年画有了温度。

  清新淡雅桃花坞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这句姑苏才子唐伯虎的诗作正是桃花坞名称的来源。桃花坞年画的确切起始于哪个年代,现在已经无处可考,不过有资料显示,最早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是在日本刊行的《支那古版画图录》中收录的“寿星图”,画面上刻有“万历念五年(1597年) ”的刊记。

  明末清初,是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繁盛时期,郑振铎在《中国版画史自序》中说:“桃花坞者在苏郡城北之隅,独以刊印年画、风俗画有名于时,自雍正至清季,坞中诸肆,始为江南各地刊画之中枢。 ”当时的画铺约有张星聚、张文聚、魏宏泰、吕云林、陆福顺、陆嘉顺、墨香斋、张在、泰源、张临、季祥吉等四五十家画铺,稍后出现的王荣兴、陈同盛、陈同兴、吴锦增、吴太元、鸿云阁等画铺在当时亦有不小的影响,大部分设在枫桥、山塘街、虎丘和阊门内桃花坞至报恩寺塔一带。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除流行江苏、上海、浙江等处外,还随着商船远销到日本和南洋等地,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支那古版画图录》、《支那版画丛考》、《苏州版画及其时代》等书刊中都有著录或论述。日本版画家小野忠曾在《苏州版画及其时代》称:中国年画感动了日本浮世绘版画家,浮世绘的新构思,无不以此为参考。康熙三十二年英国人康培夫尔去日本江户发现桃花坞年画,并发表了《中国彩色版画论》。

  虽然是年画,然而并不只是仅在年节时才能装饰张贴,在苏州这个十分富有文学和艺术气息的 “人间天堂”,每个农历的节气,如清明、端午、中秋,每个喜庆日子,如嫁娶、生子、做寿,不管是平头百姓、官宦人家,或是巨贾豪门,都会购置各节气的年画来装饰自家宅院,增添喜气。从风格上而言,桃花坞年画最受欢迎的,正是它描绘姑苏城市街景,人物风情的“淡雅”之作,如康熙年间的《鲤鱼图》,雍正年间的《苏州阊门图》、《美人弈棋图》,乾隆年间的两张《姑苏万年桥图》等。

  桃花坞年画的最为经典的作品是乾隆版的“一团和气”,此画的原作者为明宪宗朱见深,构图三人为一体,远看好似一个大圆球,仔细看了之后才发现是三个人相拥相抱在一起,三个人脸的五官互相借用,合成一张脸,喻意三教合一。在位于苏州工艺美院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社,钱锦华社长向我们展示了两幅不同年代的“一团和气”,一幅是普通版本,另一幅是经过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复原的清代木刻版本,两者之间后者不管是色泽,还是服饰的花纹,都有很大的不同。

  钱锦华介绍,桃花坞年画自清代中期达到鼎盛后,在太平天国末年的战乱中遭受重创,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初成立了“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社”,历经了“文革”浩劫,又将房志达、叶宝芬等多位老匠人聚集起来,恢复了诸如《一团和气》、《三神图》、《鱼篮观音》、《虎丘登船胜景图》、《文姬归汉》、《双桂轩》等桃花坞经典作品。还对传统的“桃花坞色”进行了改良,丰富了原来仅有大红、深绿、淡黄、桃红、青莲或蓝、淡墨“六色”的套色,还部分结合了水印版画技法,在一色中分干湿浓淡,使画面远近虚实更有立体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也因此,桃花坞年画在诸多年画之乡中率先焕发了新生,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房志达、叶宝芬成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吉祥美满杨柳青

  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的天津杨柳青年画,约产生于元末明初,当时有一名长于雕刻的民间艺人避难来到杨柳青镇,逢年过节就刻些门神、灶王出卖,镇上的人争相模仿。

  到了清代中期全盛时期,杨柳青年画仅画样(粉本)有几千种。与桃花坞不同的是,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勾、刻、刷、画、裱等纯手工制作而同一幅印版印出的作品,还可以分别画成精描细绘色彩素雅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各具情趣。因而当时杨柳青可谓是个“画家村”,全镇连同附近的32个村子,“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画店鳞次栉比。著名的戴廉增画店一年生产的成品就达2000件,每件500张,数量以百万计。

  与清新淡雅的桃花坞年画不同,杨柳青年画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富有中国北方鲜明活泼、喜气吉祥、题材感人的独特风格。在取材方面,杨柳青年画非常广泛,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各种形式,周汝昌先生曾题诗:“杨柳青青似画中,家家绣女竟衣红。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

  “千般景”包含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丰富的内容,最受欢迎的有《农家忙》、《庆赏元宵》、《秋江晚渡》、《新年多吉庆,合家乐安然》、《渔妇》等作品,在民国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派”作品,如《女子求学》、《文明娶亲》、《抢当铺》等,则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真。

  不过杨柳青年画最为经典的作品当属《连年有余》,画面上的娃娃“童颜佛身,戏姿武架”,怀抱鲤鱼,手拿莲花,取其谐音,寓意生活富足,广泛被其它年画之乡所借鉴。另一重要题材则是张贴于门上的“门画”。画的内容包括:门神、财神、门童。门神的内容尤为丰富,除捉鬼驱邪的钟馗外,还有古代武将:如关羽与张飞、秦叔宝与尉迟恭、程咬金与罗成,他们成对出现,保护了家宅的安宁。

  同样在清末,杨柳青年画开始衰落,1926年,霍派五世传人霍玉棠创建了杨柳青镇最大的“玉成号”画庄,延续着杨柳青年画的一脉香魂。而霍派第六代传人霍庆有(霍玉棠之子)从20世纪80年代起,利用近30年的掌握了全套杨柳青年画工艺,成为天津一带唯一的勾、刻、刷、画、裱“五项全能”的杨柳青年画艺人,在他的努力下,使几近绝迹的木版手工绘制的杨柳青年画得以复苏。如今,“玉成号”画庄已建成为家庭博物馆,成为中外游客来到杨柳青后必游的去处,而当他们离开时,也总不会忘记带上一幅或数幅杨柳青年画,同时带走的,自然是中国文化那传承了数千年的吉祥美满。(主持、编辑 白倩影  撰文 郑海阳、文丹尹  摄影 钱堃 部分图片提供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