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要给每件文物办身份证

2014年05月19日 11:18   山西晚报  收藏本文     

山西省要给每件文物办身份证 山西省要给每件文物办身份证 山西省要给每件文物办身份证 山西省要给每件文物办身份证

  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这个纪念日的设立,是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而就在今年,全省文博行业正在做一件关系到全社会的大事——可移动文物普查。可移动文物,是相对于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这些不可移动文物讲的,我们所常见的字画、碑刻、古玩都在其列。2013年,国务院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为所有可移动文物办一个“身份证”。

  目前,我省已经率先对省博物院、省考古所、省文物交流中心等文物藏品较多的文博单位进行了普查,下一步就要开展文博行业之外国有单位的普查。究竟,这次普查工作意义何在?对于文物藏品持有人而言,这些“心头好”是否需要上缴国家?

  A 全省今年要给50万件文物上“户口”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又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通俗点讲,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古村落等,可移动文物则是指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在中国,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除了博物馆、纪念馆等国有文博单位之外,还有社会上的国有机构和民间个人收藏。

  我国在1956年、1981年和2007年分别进行过3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基本摸清了不可移动文物的家底,但从未涉及可移动文物。

  从2013年起,全国展开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涉及到19个行业和系统,囊括150万个国有单位、上亿件文物藏品。据山西省文物局普查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省共有国有单位41316家,这些单位都属于本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范围,也是下一步我省普查工作的重点,今年全省要完成50万件文物的信息数据录入任务。

  B 文物“身份证”有14项基本信息

  与不可移动文物相比,可移动文物同样灿若群星、丰富多彩,但却面临着总体规模不清、分布状况不明、价值认定不一、保存条件不好等问题,因此本次普查的意义显得格外重要,毕竟这是一次摸清我国可移动文物家底的机会,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更好发挥文物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纳入本次普查范围的国有可移动文物主要包括:1949年(含)以前的珍贵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重要古籍、文献资料、手稿,反映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有关的代表性实物以及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化石标本;国有博物馆收藏的1949年后重要的实物资料、艺术品、民族民俗文物;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范围的作品。值得关注的是,一些近现代工业文物也列入了普查范畴之内,意味着这些见证某一行业发展的珍贵物件,能享受到文物级别的待遇,有了自己的归属。

  或许你会问,文物的身份证需要由什么构成?是不是也会按照地区、年龄来编组数字?其实,远不是这么简单,因为在普查登录文物时,要完成文物名称、类别、出土年代、保存状态、外形尺寸、完残程度等14项基本指标的登记和录入,还需要在附件中添加高像素的影像资料,并且需要按照最早入库的原始资料,进行仔细核对,并对原始资料中不完整的部分进行补充,这样的工作量和仔细度令不少普查工作者“头疼”,但是为了精准地给可移动文物颁发“身份证”,他们还是一丝不苟地进行甄别,力求让每一件“宝贝”都能有个准确的身份信息。

  C 文物普查后是谁的还是谁的

  在普查开始前期,不少藏家都有过这样的顾虑,“我收藏的东西,如果被普查员登记了,这所有权人还是我吗?是不是得上缴国家?”

  对于本次普查来说,民间私人的藏品并不在此范畴之内,所以藏家们大可不必担忧。但是,对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收藏文物的认可,是必须要走的程序,普查人员表示,“有的国有单位也许担心自己收藏的文物会因为本次普查而改换门庭,所以表现出一种不欢迎甚至不配合的态度,这是没必要的。我们请大家放心,所有国有单位收藏的文物,其所有权不会因为本次普查而改变,是谁的还由谁来管理。”

  D 让藏在“禁宫”中的文物活起来

  让文物能够发挥作用,这是本次普查工作的宗旨所在。以山西博物院为例,共有家底40万件,但并不是件件都能在展厅内展示,库房保存的高级别文物不在少数,但有些藏品由于从民间征集而来,没有明确其可靠的历史信息,所以就不适宜面向公众展示。但是,通过本次普查之后,就可以给其颁发“身份证”,即使暂时进不了展厅展示,也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平台,进行数字化的传播,这样就会揭开这些长年深藏“禁宫”的文物的神秘面纱,让人们看到更多的鲜见的文物珍品。

  一样的道理,文博单位之外诸如图书馆、档案馆以及其他所有国有单位,都可以通过本次普查,一方面给自己手中瑰宝一个客观的、权威的认定,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这些宝贝向公众进行展示,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会藉此提升机关、企业的文化品位,应该说一举多赢的好事情。

  山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公开信

  尊敬的国宝收藏人:

  首先,对您们多年以来悉心珍藏国宝,表示真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实物鉴证,是民族智慧的光辉结晶。千百年来,它们饱经沧桑而传承至今,凝聚着历史的记忆,赓续着文化的根脉,这不仅是我们这辈人的幸运,更是子孙后代的福祉。

  然而,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除了已经廓清的不可移动文物外,那些灿若群星、异彩纷呈的可移动文物,或者典藏在文博部门,或者安放在您们单位,但究竟数量有多少、价值有多大、保存状况又怎样?这个“家底”我们至今还不清楚。

  为此,国务院决定开展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对这些国宝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认定和统计,并以国家的名义,为它们设立“户口簿”、颁发“身份证”,从而“心知肚明”地进行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让人们在传统文化的春风春雨中接受熏陶、升华境界,在共同拥有的家国情怀中汲古滋今、返本开新。所以说,这既是一次国情国力的大调查,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您们手头是不是藏有古旧的家具、字画、工艺品?是不是存有以往的手稿、文献、档案、古籍?或者还有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呢?也许您们还不清楚它们的历史和价值,也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文物,那就请您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参与本次普查,给这些可移动文物一个客观的、权威的认定,同时也可以提升您们的文化品位,促进您们的企业文化,可谓一举多赢,何乐不为?

  当然,您们无须担心自家的宝贝在本次普查中被“改换门庭”,在此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们,这些可移动文物的权属都不变,普查完后还是交由您们继续保管哩!

  保护文物,薪火相传;共襄国事,使命光荣。您们的支持是普查任务圆满完成的可靠保证,您们的配合是确保普查质量的重要基础。让我们携手合作,尽责效力,一起感受普查的苦乐,共同传承民族的瑰宝,为加强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吉祥如意,事业有成!

  山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采写:本报记者 孙轶琼 摄影:本报记者 寇宁

  (责任编辑:郭丽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