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资片起死回生:莫要盲目乐观

2014年08月30日 11:03   新浪收藏  收藏本文     

  来源: 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据有关资料统计,近两三个月来,邮资片的成交量持续放大,呈现出非常典型的量价齐升的运行态势,可谓傲视邮票市场。那些曾经在低位吸纳了大量筹码的投资者欢欣鼓舞,准备借此机会大干一场;而那些后知后觉的投资者也不甘寂寞,暂时放下了手中至爱的邮票,全力投向了风生水起的邮资片。特别是那些发行量比较低、半新不旧的品种,迎来了至少十年来从未有过的赚钱效应。

  在此次行情中,不仅那些长期被套的邮商的积极性很高,还有不少原本对邮资片抱有冷漠态度的场外投资者也蠢蠢欲动,有的甚至在热门品种上果断追进,惟恐自己与行情失之交臂,并且重新开始研究起了邮资片,推断哪个可能是黑马、哪个有可能涨翻天、哪个又可能会强力补涨等等,好像所有品种都要涨一遍。那么,邮资片到底走向何方,牛市是否真的到来了呢?从笔者对邮票市场多年来的观察而言,牛市之说可能只是一个噱头,至多是一个探底之后又被有限打破的所谓上攻行情,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牛市。现在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和漫长,投资者绝对不可盲目乐观。

  从我国邮票市场所走过的历程来看,历史上出现过两次具有普遍盈利效应的超级行情,一次是在1991年至1992年之间,另一次在是1996年至1997年之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不胜枚举,比如编年小型张的涨幅都在十倍以上,邮资片的飙升幅度更是达到了四五十倍,甚至上百倍,当时市场气氛的热烈程度可想而知。

  就在人们欢欣鼓舞等待更大行情向前推进的时候,由于政策转变导致邮票市场行情急转直下,加之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香港股市暴跌,众多资金一窝蜂地撤出,并持续了很长时间。自此邮票市场遭受重挫,投资者纷纷出逃,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焦点品种也应声倒下,尤其是“香港回归”金箔小型张的坍塌,几乎给邮票市场判了“死刑”。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了,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要不是4万亿政策的支撑,邮票市场根本不会在2009年至2011年之间出现中级行情。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市场自身并不具备内在的再生能力,出现这种行情完全是人为所致,因此中高端小型张行情的虚假性较为突出。然而,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投资者并不多,不然也不会有很多极力崇拜中高端小型张的投资者被套牢,至今仍无法走出困境。

  由此可以看出,邮票市场走出牛市的最大障碍就是经济环境上的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有些老生常谈的难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我国经济的增长率已经从之前每年增长10%以上的高速降了下来,现在追求的是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漫无边际的粗放式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思路也要随之发生改变,这既要体现在战略思维上,也要落实到战术思维之中,两者不能割裂开来,否则,就会遭到市场的惩罚,是不会在市场中站住脚跟的,并且有可能随时被市场所淘汰。

  角度不同,对投资的理解也不同。从大多数人的视角来看,原包邮资片价格从2000元涨到4500元就是行情,跃升到6000元更是行情,飙升至10000元就是牛市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敢于在中途买进的投资者受益,才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牛市的氛围。但是,在新的经济环境之下,这种思维已经落伍了,即便是所有原包邮资片价格都超越了3000元,邮票市场恐怕也不会达到以往的那种普惠式的赚钱效应,1996年至1997年那波行情可以说是史无前例,虽说黑马遍地开花,可最后能真正地捡到黄金的投资者寥寥无几。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人在思维上出现了重大偏差,这其中既有战略上的失误,更有战术上的败笔,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在新的环境下,我们对于行情的理解要有发展的眼光,不能墨守陈规,用旧有的思维模式来指导自己的操作是行不通的,尤其是不能拘泥于牛市这种简单的思维。有没有牛市并不是最重要的,最为关键的是能不能紧跟形势,在新的思维到来之前或者到来之时,能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契合点和落脚点,一旦在这两方面出现方向性的偏差,就是再大的牛市也无济于事,甚至有可能一败涂地。牛市与否不应该以几个品种的涨涨跌跌来评判,应该以投资者能不能抓住中心热点和核心品种为第一标准,抓住了中心热点和核心品种并能巧妙地运用到实战中去,那就是牛市。(周凤迟)

 

文章关键词: 邮资片邮票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