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五年调整阵痛 中国艺术品市场终于迎来转机

2017年01月22日 10:41 中国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蒙古17世纪铜鎏金哲布尊丹巴像·扎那巴扎尔,成交价7302.5万元蒙古17世纪铜鎏金哲布尊丹巴像·扎那巴扎尔,成交价7302.5万元
清康熙帝御宝檀香木异兽钮方玺,成交价9260万港元清康熙帝御宝檀香木异兽钮方玺,成交价9260万港元
明宣德青花海水双龙纹内暗花龙纹高足碗,成交价6886万港元明宣德青花海水双龙纹内暗花龙纹高足碗,成交价6886万港元
清早期紫檀兽首螭纹有束腰三弯腿炕桌,成交价207万元清早期紫檀兽首螭纹有束腰三弯腿炕桌,成交价207万元

  2016年过去了,当我们告别这一年,颇感欣慰的是中国经济已经触底企稳,中国艺术市场也终于在行情反复调整的第五个年头触底反弹。

  2011至2016年,是中国经济与中国艺术市场在经历20多年快速发展后首次出现发展速度放缓并长期处于调整状态,经过近5年的长期调整,整个大势终于企稳反弹,而转折点就出现在2016年。

  周期表现:经济形势是基本面

  回顾2016年,中国艺术市场是在业内人士的忐忑不安中开局的。率先举槌的苏富比(微博)甚至采取了特别措施:大幅度缩减了香港春拍前的上海、北京巡展规模;秋拍前更进一步取消了上海、北京两地的巡展。有趣的是,其春拍前内地巡展所推荐的“赏心菁华——琵金顿珍藏重要中国工艺精品”专场,近100件拍品都是英国著名藏家罗杰·琵金顿在上世纪50年代末的10年间购藏的,大多来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藏家建立的中国瓷器收藏,因此被苏富比的主管专家仇国仕视为“时间胶囊”。当中国买家借此延续这个收藏脉络,已经时隔半个世纪了。这就是周期表现最直接的原因——买家的迭代更新。

  艺术市场像其他资产市场一样也是信心市场,一旦信心受到冲击,艺术品不仅会身价看跌,还会失去流动性。因此,人们对艺术市场乃至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受到反复考验。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5年的调整,多事之秋的2016年却迎来了转机。中国经济在几经反复后传来基本面好转的信息,艺术品的保值增值功能日益凸显,构成了艺术市场回暖的基本面。

  瓷器杂项:延续市场热点

  在艺术市场上,周期现象又与板块因素交织:不同的艺术样式吸引不同的买家,形成不同的市场需求,在艺术市场上表现为不同的板块。按市场发育的先后次序,瓷器杂项、中国书画与现当代艺术形成三大主流板块。

  在艺术市场的三大主流板块中,瓷器杂项是发育最早、价格体系最成熟、行情走势最稳健的。2016年这个板块虽然没有特别高价的拍品,但整体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

  如在瓷器这个子板块,恰逢250周年大庆的佳士得为纪念其亚洲业务30年,在香港春拍中组织了一场特拍,30件拍品涵盖书画、瓷器工艺品、现当代艺术与手表珠宝等新老品类,结果拔得头筹的是一件明代宣德的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以1.58亿港元成交。

  夺人眼球的是各大板块中的热点:有的是特定板块中长期形成的,比如“宫廷艺术热”在瓷器杂项这个板块中似乎是必然会有的持久性的“母题”。

  近年来随着同行竞争日趋激烈,各家拍卖公司对此都各出奇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苏富比,他们致力于征集帝王的玺印,在春秋两季大拍中先后推出清康熙帝御宝檀香木异兽钮方玺与乾隆帝御宝青玉交龙钮方玺,分别以9260万港元与9148万港元高价成交。

  也有阶段性的热点,如2015年3月纽约佳士得举办安思远珍藏拍卖会,其中喜马拉雅风格与印度风格的佛像高价成交,让延续多年的“佛像热”出现了变调。这股变调在中国嘉德的北京秋拍上体现为一尊蒙古佛像——扎那巴扎尔像,以7302.5万元高价成交。苏富比香港秋拍的“坂本五郎珍藏早期佛教铜像”专场,所推的22尊鎏金及青铜佛像则属于早前市场上比较沉寂的汉传佛教系统,结果拍出了成交率100%、总成交额溢价7倍多(5041万港元)的好成绩。而其中一尊原估价300万到400万港元的北魏皇兴四年鎏金铜莲华手菩萨立像,被大名鼎鼎的英国古董商埃斯肯纳齐以1148万港元收入囊中。

  这不禁令人疑惑:继藏传佛教佛像近年来不断受到追捧之后,这是否预示着汉传佛教佛像也会出现新的热潮?

  中国书画:带动市场回暖

  三大板块中2016年表现最出色的,非中国书画莫属:首先,书画所占的比重之大,往往超过各大拍卖公司各项拍卖业务总成交额的一半以上,堪称“市场中枢”;其次,这5年来的行情调整,书画板块首当其冲,尤其是其中的高价拍品,不但经历了流拍的考验,成交价也大幅缩水。

  为此,拍卖行不得不避开近年来上过拍场的拍品,努力去发掘从未或多年未在拍场上现身的“生货”;第三,这个板块在2016春秋两季大拍上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行情已经触底反弹。

  当代艺术:加剧洗牌

  在三大板块中,2016年度表现最弱的是现当代艺术。其中的子板块——现代艺术,类似中国书画的子板块古代书画,作品存世量小,买家群体小,专业门槛高,价格扶摇直上。如佳士得香港秋拍,一件常玉的木板油画《瓶菊》,以1.03亿港元成交。与此同时,因为作品存世量小,拍卖公司则动足脑筋发掘新品种,如苏富比在秋拍夜场里还史无前例地推出了一个赵无极的纸上作品专题,拍卖结果100%成交。

  当代艺术板块,近年来市场洗牌愈演愈烈,拍卖公司对此只能各出奇招:苏富比、佳士得在香港大打“亚洲牌”,纷纷在他们的当代艺术夜场中力推日本“具体派”、韩国“单色美学”以及东南亚现当代艺术;中国嘉德打“八五牌”,坚持开设“85新潮”专场;北京匡时在秋拍中则为10件拍品特地开设了“张颂仁先生重要私人收藏”专场;佳士得上海秋拍,再推“First Open 开创|上海”专场,除了2015年首拍所力推的中国当代艺术之外,还加入了亚洲及西方当代艺术、 当代水墨与当代设计。

  各种尝试中最牵动人心的,则是在国内拍场引入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如西泠印社秋拍,再次推出了由16件拍品组成的西方大师作品专场,结果取得100%的成交率,雷诺阿的《草地上的裸女》(最初版本)以690万元成交;圣诞节前落槌的保利华谊(上海)推出“对话:重要东西方艺术夜场”取得5.9亿元的总成交额,西方大师专题里的毕加索《灯下的女人(杰奎琳)》以5865万元成交。

  当代艺术的洗牌,因近20年来风靡全球的艺博会热而格外引人注目。

  全球顶级的巴塞尔艺博会、欧洲艺术与古董博览会(TEFAF)等都在致力于争夺中国买家,其中巴塞尔艺博会还通过收购在香港设立了香港巴塞尔艺博会。

  以此为背景,国内艺博会市场也竞争激烈,仅以上海为例,包括影像上海在内的多个艺博会并存,2016年11月更出现了ART021与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两个艺博会在同一周里举办的现象。

  在中国,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公司是主要交易平台,反过来画廊这样的一级市场却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因此同属于一级市场的艺博会特别活跃,也许是画廊抗衡拍卖行的无奈之举。与此同时,一种与拍卖台截然不同的交易体制,伴随着国际化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在当代艺术领域萌芽。

  春拍触底,秋拍反弹,也许还只是书画板块2016年行情的写照,却意味着整个艺术市场,将从调整状态走向一个新的繁荣期。毕竟,这个调整状态已经持续整整5年了。5年来,艺术品价格回调,艺术市场的基本面改善,“资产荒”驱动下新资金也流入艺术市场了。可以预见的是,2017年最热闹的,还会是书画板块。

  来源:收藏快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