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艺术市场通讯
近几年,不仅中国的艺术市场正在飞速发展,就连分支的影像艺术市场也随着影像上海的登陆,抢占了市场的一席之地。各种各类的影像展出现在大众眼前,改变了大众对影像艺术的固有思维,为参观者提供了视觉感官的独特体验。今天《艺术市场通讯》就和大家一起把焦点汇聚到影像艺术上来,看中国影像艺术市场蕴藏的巨大内核!
中西方影像市场的规模差异
摄影作为21世纪最具象征意义的媒介之一,已不再是小心翼翼装裱在白卡纸后面的一张张照片,摄影艺术家们信心满满地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把他们的作品挂在纪念碑式的绘画和雕塑旁。伴随着摄影艺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走进了艺术的国际大舞台,其价值在不断的被肯定。自1971年苏富比在伦敦举行首场影像专场拍卖会以来,摄影作品的投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藏家的认同。
曾经有统计数据显示,从影像作品的整体市场回报来看,从1990年7月至2008年1月,其整体涨幅在包括油画、雕塑、当代艺术品和战后艺术品等十大类中位居第一位,同时也跑赢了全球艺术品综合价格指数。据Artprice 2017年度艺术市场报告显示,大部分版画和纸上绘画成交价均在1000美元以下(分别为66%和55%),但该价位同时也是绘画市场的主流(42%)。而1000美元到5000美元的价格售出的雕塑和摄影作品比其他品类都要多。事实上,该价格区间占据了这两类拍品的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摄影占据西方拍卖收入的2%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西方国家,摄影是继油画、雕塑之外的第三大艺术形式,摄影艺术与市场表现都非常成熟,单幅作品拍到几百万是常见现象。比如,Richard Prince 的《牛仔》在纽约拍出124.8万美元,Edward Steichen 的《池塘月影》拍出292.8万美元,Andreas Gursky的《99美分II》与《莱茵河II》分别拍出334.456万美元、430万美元。然而在中国,最高身价的艺术家作品也还停留在几十万元的级别,拍卖上摄影作品均价为14万人民币左右。2011年华辰秋拍中,被视为民国影星中的代表人物周璇最完整影像记录的“周璇:影像中的人生(1957张)”专题以218.5 万元成交,而这组照片是中国摄影作品至今的最高拍卖纪录。
近几年摄影市场在国内近乎直线上升的趋势让人不容忽视,中国影像艺术虽已经进入世界摄影史的视野,但中国摄影收藏体系的构建才刚刚开始。从数据上看,虽然中国摄影近十年来呈上升趋势,但摄影市场构架才刚刚开始。即便拍卖市场上中美价格接近,但中国摄影交易体量小,美国摄影拍卖市场几乎是中国市场的近40倍。
呈现这样的现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摄影与中国摄影的艺术不在一个语境上。在西方国家,纪实摄影与观念摄影并行,注重的是摄影的艺术价值。而在中国,引领风骚的还是老照片和纪实类别的摄影,即1949年之前的老照片与当代纪实摄影,更注重作品的稀缺性与历史价值。
中西方影像市场的差距意味着中国在影像收藏这条路上存在巨大的潜能和发展空间。而近十年影像艺术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也让大众和市场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中国影像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摄影艺术的发展开始融入当代艺术。伴随着“观念艺术”的兴起,先锋艺术家们开始尝试使用摄影媒介创作作品。1996年9月14日,由邱志杰、吴美纯策划的“现象/影像:中国录像艺术展”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举行,这是中国国内第一个纯粹以录像艺术作品集中亮相的展览,是录像艺术在中国兴起的第一次总结,结束了录像艺术零散及潜沉的状态;2000年前后中国影像艺术逐渐吸引了国际学术界的注意;2003年中国第一家摄影画廊的成立;2004年巫鸿策划的“过去与未来:中国新影像”大展,引爆了中国影像市场的当代观念摄影热,中国的影像市场一度火爆。同时知名的中国先锋艺术家开始参加国外前卫影像展和国外的艺术展。观念摄影出现了商业化甚至娱乐化的倾向,走向市场、进入拍卖会,引起了资本的关注和渗透,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兴盛起来。
在中国,摄影真正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进行专场拍卖是在2006年。当年11月23日,在北京王府饭店举行的拍卖会上,共132件摄影作品上拍,64%的拍品成交,总成交额为256万元。其中被广为传播的“希望工程”的标志作品《大眼睛》以30.8万元成交,成为全场最贵照片。
在中国影像收藏尽管出现时间不长,但是相对于当代艺术作品售价给收藏者带来的高门槛,摄影作品则由于价格相对亲民,在短短几年间逐渐地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新领域。
创办于2006年的华辰影像拍卖,是目前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影像艺术品交易平台之一,公开的数据表明其年交易额在2011年就突破了千万元人民币的关口,并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在2014年达到最高点2500万元人民币后,一直稳定在1500万元人民币以上。
而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平台——影像上海,也迎来了五周年庆。影像上海在这几年间运作的风生水起,对亚洲艺术影像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从2014年影像上海举办第一届至今,期间有70多个关于影像的展览在中国举办。愿意观看影像展览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从2014年第一届的2万人,到2017年第四届的3.3万人,增长了64%。
在过去的十年里,早年拍摄的影像艺术品不断被发现、挖掘,当代影像艺术品创作的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创意越来越好,技术技法的完成度也越来越好。影像作为中国收藏领域最年轻的类别,成交总量逐年递增,早期原版照片和入史的影像艺术品的价格也在持续稳步地上升!
中国影像艺术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除了大型的拍卖、艺博会外,小规模的群展以及个展更是不胜枚举。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杭州几大主要城市都先后举办影像展览。可见影像艺术创作的活跃与影像艺术受众的增加。
中国影像艺术市场展现出的活力
影像艺术不同于传统的视觉艺术,首先是在以实用性为前提的同时能迅速地被生产、复制、传播,然后得到反馈。其次全方位的视听模式产生综合体验的效果,拉近了再现、真实与观者的距离;技术性的普及甚至降低了创作的门槛,扩大创作对象和创作者的范围,在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下,它提供给艺术家各种创作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再次,复合型和多功能的影像艺术本身表现出巨大的前景,影像艺术逐渐呈现出多媒体和互动性的趋势,可以说技术日新月异的每一天也是影像艺术取得新突进的每一天。
▲Peter Lik《Phantom》,以天价650万美元卖给一名私人收藏家,成为全球最昂贵的照片,打破了由《RheinII》所保持的430万美元的成交纪录。
近年来,影像艺术逐渐成为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艺术家借助影像传达出对生活、环境、人等的思考的理解,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开始参与进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影像艺术以其强大的叙事性,声画结合的特征以及内容的多样性在吸引观众方面比传统艺术媒介更胜一筹,也更容易打动观众。信息时代,人们学会了利用一切媒介搭建传播平台。影像作为众多传播媒介中的一员,其信息承载量、视觉冲击力、艺术表现力、心灵震撼力、记忆保持期似乎比别的媒介更为突出。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当今的媒体生态,推动着传统媒体的转型。艺术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变革,表现之一就是新媒体影像艺术大行其道。影像不仅是人们传播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是老少皆宜的艺术载体。
当下以“影像”为名的展览、作品和讨论越来越多,影像艺术创作进到一个活跃的阶段。从展览上来看,首先很多规模较大的机构展出现,并且这些展览都试图以文献展的方式,对影像艺术进行某种角度的梳理和归总,很多新一代的影像作品依然可以看作是传统造型艺术,如绘画与装置的延伸,但因为技术的运用,使造型的空间大大扩展,并且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想像空间和表现力。比如青年艺术家陆扬的作品大多具有影像装置的特点,以3D动画和扫描等技术手段,混合了解剖学、神经学科、宗教等多重元素,制造出来光怪陆离的想像世界,探索意识世界的无限性。
影像艺术的发展,不仅反映了艺术家对空间的再发现、再感知与新拓展,更反映了艺术与科技跨界广度与深度的日渐浓烈。伴随着各种摄影摄像设备的丰富与普及和图像处理软件的智能与便捷,尤其是近年来手机拍摄功能的突出发展,影像艺术的产生与输出必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虽然对于当下的中国影像市场业态,绝大多数市场从业者认为其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但对于未来充满信心者亦不在少数。拥有全球最成熟影像市场的美国亦经过了40余年的发展,并且遇上10年前的市场契机才成为今天的样子。相比来说中国市场现在已经发展得很快。
中国影像收藏市场的无限可能
从日渐失真的早期录像作品,到可以被拷贝并保存于各种介质中的数字影像,搭建某种艺术类型的收藏体系绝非易事,尤其是围绕影像艺术,这一门在市场上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上不甚叫座的艺术形式展开收藏。影像艺术有着显而易见的特殊性,影像的时间性,使得观众的体验受到观看作品所处的一定时间段的极大影响,同时,也为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了新的空间——在介于真实与虚幻的影像世界中,时间的概念并不仅仅是线性的。影像艺术所依托的设备载体紧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特质使影像艺术随着时代而演变,成为记录我们变化的日志,也为收藏带来了挑战。
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的“流动的藏品:影像艺术收藏的维度”论坛中,艺术家杨福东谈到,“数据的收藏已是真真实实的现实存在了,数据本身就是艺术家与收藏家之间的唯一桥梁,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的确,尽管与绘画、雕塑等类型的艺术相比,诞生于1960年代的影像艺术历史相对短暂,但这一迅速发展的艺术门类已拥有了自身的创作、批评语境,以及收藏体系。
2014年,作为推广当代影像艺术的重要举措,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延续欧洲与北美的经验,与香港艺术中心合作,首次推出“光映现场”专区,并获得不少好评与买气。
另一边,中国的影像艺术品拍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青睐稀缺的和价格低于价值的藏品。没有经过一级影廊学术定位和市场规划的影像艺术品,已经很难直接进入拍卖市场。
在中国,影像艺术已经有20多年历史。最早关注和收藏中国影像艺术的,却是海外艺术机构。199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就为张培力做了个展,播放该馆之前收藏的张培力的作品《进食》。如今,私人美术馆在国内发展迅速,而影像艺术又是非常年轻的收藏类别,价格也相对较低,对构建收藏体系来说,相对那些存世不多价格高昂的艺术品,影像艺术无疑是这些私人美术馆不错的选择。此外,我国也尚未设立“国字号”当头的影像方面的美术馆或博物馆。这就意味着未来影像市场在艺术机构收藏方面,有着无限大的可行性。
结语
中国的影像艺术品拍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影像艺术所依托的设备载体紧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变化而变化,将极大地丰富当代影像艺术创作的可能,进一步促进影像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发展。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品,有着十分巨大的想象空间,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