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古瓷的收藏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1日 09:46 深圳商报

雍正花鸟抱月瓶。代表官窑最高水平的宫廷“密瓷”。 雍正花鸟抱月瓶。代表官窑最高水平的宫廷“密瓷”。 乾隆粉彩壶。到代官窑具备的极强时代特征,无论是后代还是现代都无法复制。 乾隆粉彩壶。到代官窑具备的极强时代特征,无论是后代还是现代都无法复制。 晚清仿明宣德蓝釉碗。后代仿前代的官窑,收藏价值也很高。 晚清仿明宣德蓝釉碗。后代仿前代的官窑,收藏价值也很高。

  上期栏目,我们与藏友们初步分享了鉴定瓷器的价值体系。在瓷器收藏中,是否具备科学的价值鉴定体系极为关键,它能帮助藏友们去伪存真,辨识优劣。本期我们将以清代官窑为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古陶瓷鉴定泰斗李知宴进一步为藏友解读如何判定瓷器的收藏价值。

  深圳商报记者卢 青李 伟 文/图

  通常来说古代官窑都具有收藏价值。以代表中国历史制瓷顶峰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为例,当时的官窑不仅烧制皇室贵族的日用瓷,也制作专供帝王把玩欣赏的“密瓷”;在官窑与民窑之间,又有“官搭民烧”的特殊情况存在;而在晚清,当时的官窑也大量烧制仿造康乾时期官窑的器具。官窑之中种种类别,容易让藏友混淆。

  在科学的瓷器鉴定价值体系中,以存世量为区分,“密瓷”最稀缺珍贵,收藏价值也最高;其次是到代官窑,后代仿前朝官窑也有较高收藏价值;接下来是“官搭民烧”瓷器以及民窑精品。以这样一个金字塔的鉴定价值体系为模板,哪类官窑是珍品,哪类官窑是收藏“洼地”,一目了然。

  “密瓷”都是按照皇家最高规格打造,吻合皇帝的欣赏理念和审美需求,康熙、雍正与乾隆时期官窑“密瓷”属于官窑精品中的精品——

  宫廷“密瓷”

  代表官窑最高水准

  如果说清代康熙、雍正与乾隆时期的陶瓷是中国制瓷历史上的高峰,那么这三个时期的官窑就是精品中的精品。官窑,顾名思义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制皇室贵族享用的陶瓷用具,其中既有生活性的实用瓷,也有专供帝王欣赏把玩的宫廷“密瓷”。

  上期栏目中特赴深圳鉴宝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古陶瓷鉴定泰斗李知宴老师认为,“密瓷”代表了官窑制瓷的最高水准,之前为藏友们介绍的深圳民间收藏的雍正抱月瓶,正属于“密瓷”之一。

  抱月瓶胎体极其细润,白度深沉,不耀眼,符合雍正官窑“白里泛青”胎体特征;胎体致密,轻重适中,器型变化收放自如;瓶上牡丹与白头翁下笔传神、构图平稳、境界优美,没有一丝败笔;沿着抱月瓶彩绘边缘轮廓,可见反射出来五颜六色的隔离光,这是历经200年历史沉淀产生的自然现象。李知宴认为,上述这些细节特征往往只出现在工艺最为精致的宫廷“密瓷”上,按照皇家最高规格打造,这只雍正鸟纹抱月瓶是雍正官窑精品中的精品,吻合皇帝的欣赏理念和审美需求,是专为皇帝高级精神享受而制作,代表雍正时期高超的宫廷艺术形式之一,充分展现清代鼎盛时期帝王的艺术意境和精神境界。

  无论是后代官窑模仿,还是现代机械造假,都无法复制出到代官窑的时代特征,这些宏大造型、含蓄韵味或是巧夺天工,正构成了到代官窑独一无二的收藏价值——

  到代官窑

  具备极强时代特征

  深圳藏友收藏的一只珐琅彩小壶,经李知宴的精心鉴定后,认准是乾隆期的御用瓷器。壶身造型精细,线条夸张,大小刚好为一手掌握,兼具审美情趣与实用价值;壶面装饰以黄釉和胭脂红为主,花纹形状用胭脂红勾画,舒展不拥挤,造型豪华优雅;李知宴评价釉面“无可挑剔”,恰如其分地渲染出壶身的立体感;彩绘线条如游丝,刚劲有力,完美勾勒出花纹的阴暗层次。

  李知宴评价道,握壶在手有细滑温润的手感,这是200多年分子运动产生的特殊感觉,绝非现代造假技术可以模仿,而壶面的特殊黄色,是清代帝王的专用色彩,因此可以断定是帝王御用的工艺壶,精美异常。

  李知宴认为,到代官窑一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工艺特色。以康、雍、乾三朝官窑为例,康熙官窑有阳刚之美,造型简约,气势宏大;而到雍正时期,因为雍正本人饱读诗书,对文化艺术有较深造诣,所以他要求的瓷器讲究阴柔美,含蓄典雅,装饰意味强;乾隆官窑强调技法上的精巧,某些工艺甚至超越了前面两朝,但是乾隆后期的官窑出产量较大,加上技术人才的青黄不接,反而使得乾隆晚期官窑渐现“颓势”。

  但无论是后代官窑模仿,还是现代机械造假,都无法复制出康雍乾三朝官窑的时代特征,这些宏大造型、含蓄韵味或是巧夺天工,也构成了到代官窑独一无二的收藏价值。

  在康乾盛世,制瓷就有模仿前代官窑的情况出现;即使是在晚清国力衰弱时期,仿前代官窑的作品至今也仍有较高收藏价值——

  后代仿前代官窑

  收藏价值也很高

  到代官窑自然是珍品,那么“不到代”的就是赝品?答案是否定的。模仿宋明经典瓷器,正是清代官窑的一大特色,南京博物院就藏有清雍正仿明永乐官窑的青花牵牛花纹倭角瓶。晚清时期官窑也经常仿制前代官窑,但在工艺和质料上都有差异。例如嘉庆、道光、同治朝代的官窑,品质渐不及前朝。

  期间有藏友带来了落款是明宣德的蓝釉碗给李知宴鉴定,尽管造型和明宣德官窑一样,但是李知宴却将其断代在晚清。李知宴认为,首先底釉太亮,有妖艳、发飘感觉,不符合明宣德官窑釉料特征;其次胎体较粗,不及到代官窑温润;落款字体拘谨,用力过猛,功力欠缺火候。为何晚清官窑仿前代官窑会有如此差别?李知宴解释道,无非清朝国力逐渐衰弱,制瓷经费紧张,部分工艺失传导致。

  但是不能就此认为后代官窑仿前代官窑的作品,就没有价值。以这件晚清仿明宣德蓝釉碗为例,李知宴说,现在还能找到这等工艺的晚清官窑,已经非常稀少,同样具有很高收藏价值。

  除了正统官窑外,“官搭民烧”瓷器和民窑精品也值得藏友留意。从康熙前期时期,出现“官搭民烧”的制瓷制度,即官窑器大多数在御厂内完成制坯成型的工序,然后在民窑中搭烧,这一制度的实行,使民窑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和精细,从而出现了一些精品瓷器。需要注意的是,民窑虽然艺术性强,主题鲜明,但从工艺和品质上,始终与正统官窑有差距。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