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拼图游戏再现千年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1日 08:33 四川新闻网

  本报记者 袁丽霞 盛燕芳 见习记者 张敏 文/图

  博物馆里造型各异的文物展品让我们对先人的智慧和手艺惊叹不已。前段时间眉山发现的文物也非常多,那么在眉山考古发掘后的残损文物现在处境如何?被丢弃在一旁还是经专家的巧手再还原千年凝固历史?

  文物修复紧张进行

  6月15日,阳光炽烈,34℃的高温让人直呼太热。但是在三苏祠内的一个老旧小院里,琐碎的文物修复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这是前段时间在眉山城区发现的宋代寺庙遗址里面的文物。因为很多都是碎片,我们正在进行修复,3个月的时间,我们要完成近200件的文物修复。”我市文物修复专家刘良勇停下手中的工具告诉记者。刘良勇称,他现在和另外的两名文物修复的技术人员就像外科医生,用特殊的方法为破损的文物实施手术,从而让它们恢复昔日的风采。

  “这只罐子,我们整整拼接了一个星期。”他将瓷罐置于台灯下,仔细检查每一处接缝的密合度。“每一个碎口都是唯一的,而每拼接一片就要从上千残片中找寻一遍,实在找不到的部分才会用石膏替代。”刘良勇捧着一只刚刚修复完成的瓷罐,用棉签一点点擦掉罐身细小的污垢。

  据悉,上次考古现场挖掘结束,器物的残片就成批地运抵了三苏祠。送来的残片最小的只有指甲盖那么大,最大的则有脸盆大小。

  “先要从几十、几百件的残片中,挑出同一件文物的残片。”在工作室的一张大桌上,记者看到,是一堆陶瓷残片,分别是陶罐、香炉、盘碗等器物的口沿、底足等不同部位。刘良勇端详端详这个、看看那个,不一会儿工夫就把这堆残片分成了几堆。

  “选片要从粗做到细。首先要通过选片人多年积累的文物知识和经验,按照时代的特征对残片进行粗分;然后通过看形状来为残片进行进一步分类;接下来要观察残片上绘制的纹饰,将纹饰的绘制风格和色调一致的残片归为一组;对归组的残片还要仔细查看其断口处的质地,质地粗细不同的残片自然不属于同一器物。”刘良勇说。

  记者看到,已经修复好的文物有宋代喝茶用的碗、匜(现在的瓜瓢)、茶盏、双耳罐等数十件。

  “拼图游戏”分六步走

  挖掘出土,淘洗整理,黏合碎片,石膏补漏……外人看似简单,但文物修复绝对不是机械地修修补补。“就像是在做拼图游戏。”刘良勇以陶器为例,向记者介绍了文物修复的过程。

  第一步,清洗。先用清水清洗陶片,将陶片上附着的可溶性盐质洗出来,减少其今后可能对陶器产生的安全隐患。

  第二步,加固。有的陶片质地松软,为增加陶器的强度,通常要用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固并晾干。

  第三步,拼接。先找口沿或底部,对其依次逐块进行粘接。其中涂胶可是门“大学问”,两片陶片对接部位的胶不能太多,多了会沾到表面,也不能太少,少了粘不牢。

  第四步,配补。拼接完成之后,往往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器物,部分位置还存在缺失,这时需要用石膏把缺失部分修补起来,回复器物原有的形态。

  第五步,修整。用砂纸对石膏配补的部分进行打磨、修整,使器物表面看起来完整清洁。

  第六步,做旧。修复中,最有难度的是做旧处理,既要保护文物不受损害,又要保持文物的外观、颜色的协调,这可是个细致活。为了保持颜色的一致,修复人员要反复多次调试颜料。颜色调对了,就开始动手做旧:牙刷沾上颜料,用手术刀快速地刮拨刷毛,使颜料呈雾状喷在陶器表面。这样,一件陶器的修复工作就算完成了。

  “现在是夏天,正是干燥的时候,有利于修复。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还有随着其他挖掘点的进行,我们修复的责任很重。”

  而针对有些文物只有一部分碎片的情况,对于这些文物,则需要做模具。“用橡皮泥做模具是最简单的方法”,工作人员小张告诉记者。

  “先用一块橡皮泥用塑料袋装起来,放到文物内部,使劲按,得到文物的"内膜",再用另一块橡皮泥包在文物外围,这样就可以得到文物的"外膜",将两块橡皮泥晒干,重叠后,在空隙中加入石膏,最后就可以得到外膜想要的模具了。而有些比较复杂的模具,我们则用胶泥。”

  据了解,目前正在修复的文物有宋代的玉湖春瓶、双流壶等,还有一部分清代古书籍也亟待修复,有清代的雕刻印刷,如珂罗版的《乾隆墓刻淳化阁帖》。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