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三足炉精品鉴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3日 11:42 文物鉴定与鉴赏

三足炉足范.巩义黄冶窑址出土 三足炉足范.巩义黄冶窑址出土 唐三彩贴花三足炉.永城市唐墓出土.王蔚波摄 唐三彩贴花三足炉.永城市唐墓出土.王蔚波摄 唐三彩带盖三足炉.禹州市郭连乡郭东村唐墓出土.王蔚波摄 唐三彩带盖三足炉.禹州市郭连乡郭东村唐墓出土.王蔚波摄

  王蔚波/撰文摄影

  驰名中外的唐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枝绚丽夺目的奇葩。其最能体现盛唐气象与大唐文化的雄浑博大,无论造型工艺,还是釉色装饰,都闪烁着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艺术光辉。

  唐三彩的名称在古代文献中不见记载,直至二十世纪初才被大量发现和真正认识。1905-1909年,清廷修筑陇海铁路时,在洛阳一带从东到西沿邙山南麓,挖开许多古墓,其中唐墓中出土了数量颇多的三彩器皿和俑类。民国初年,古玩商们将其运到北平琉璃厂销售,引起了王国维、罗振玉等著名学者的赞赏和重视,同时也吸引了外国人的重金购买,唐三彩顿时名扬天下,并开始为世人所珍藏。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一书,才首次提出“唐三彩”之名。其中这样说到:“以铅黄绿青等三色描画花纹于无色釉之白地胎上,即世所称之唐三彩者为最佳。”其实,古代是以三为多,但不一定都是三种颜色,有的器物或俑像只具一彩或两彩,有的则具三彩甚至多彩,但大多是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加上三彩即多彩之意,所以人们习惯将其统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在洛阳、西安、扬州、丹东地区和山西、甘肃两省的唐墓中均有发现,其他省区则很少。其中洛阳和西安出土最多,又因较早发现于洛阳,故洛阳唐三彩最为驰名。但鲜为人知的是,河南不仅洛阳有唐三彩,而且其他地区也发现和出土有不少精美的唐三彩。笔者在此所要论述介绍的,就是河南其他地区的唐三彩三足炉。

  中国古代器物中,使用最为广泛而又差别颇大、造型各异的就属香炉了。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香炉似乎只是焚香的器具,于是说到香炉的样式,人们脑海里总会出现宋代哥窑或龙泉窑的双耳炉,再就是明代的铜质宣德炉及其仿制品了。事实上,香炉的种类和用途远不止于此,唐三彩三足炉便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种。它造型别致,精美奇巧,极具魅力。

  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唐三彩窑址有河南省巩义市黄冶窑址、陕西省铜川市黄堡窑址、河北省内丘县西关窑址和陕西省西安市郊机场窑址。巩义黄冶窑址,位于巩义市区以东5公里的站街镇大、小黄冶村附近的黄冶河两岸,西距洛阳50公里,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1957年发现,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一处唐三彩窑址,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先生首次考察并公布于世。之后,河南文物考古工作者多次对其进行调查和试掘,收集和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标本、素烧器物和窑具、模具等。釉色主要为黄、绿、白、褐、蓝等单彩、二彩和三彩及多彩,种类有生活用具、玩具、俑类和模型等,其中不乏各种唐三彩三足炉。

  唐三彩的生产工艺,主要经过选料、成型、素烧、施釉、釉烧等程序。它虽是陶器,却又与一般的低温釉陶不同,而多系白色粘土(高岭土)作胎,手模兼制成型,是两次烧成的烧造工艺。先是将其胚胎成型晾干后,入窑经1000~1100℃的高温烧出素坯,然后在已素烧冷却过的胎体上施以铅釉,再第二次入窑经900℃的低温釉烧而成。

  唐三彩三足炉的成型方法,均是采用转盘拉坯工艺制作圆形器皿部分,三足和贴花部分则另外模制或捏制后粘贴而成。如在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就出土有三件典型的三足炉足范:一是高7厘米,蹄足形状,素面无饰;二是高7.5厘米,蹄足形状,中部一棱;三是高7厘米,兽足形状,五爪有饰。          

  又如在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还出土有两件典型的三足炉贴花模具:一是狮子模(ⅠT2③:1),长8.9厘米,宽5.3-6.1厘米,厚1.9厘米,陶色灰白,质地坚硬,长方圆角略呈椭圆形,狮子昂首翘尾,张口怒吼,鬃毛斜竖,四肢粗壮,作奔走状,体型虽小,但纹饰清晰,刻画精美,精神抖擞,活泼可爱;二是兽面模,直径10厘米,圆形,陶质,头长双角,颌下生须,圆眼凸珠,浓眉弯曲,张嘴露齿,鼻翼突出,面容显得十分狰狞。

  唐三彩是造型工艺和釉色装饰的结合。有一类唐三彩三足炉,在釉色装饰的基础上,还采用了胎上帖花的方法。贴花是在器胎上粘贴模印制作的浮雕图案纹饰,然后整体施以彩釉统一烧制,这种贴花工艺更加凸显了其立体装饰的效果。如永城市唐墓出土的三彩狮形贴花三足炉,口径12.5厘米,腹径21.3厘米,高17.1厘米,侈口外翻,卷沿圆唇,短颈微束,丰肩略斜,圆鼓腹,圜形底,腹下部位设有兽爪状三足。肩部一周等距离装饰五个叶状贴花。腹上部略下则间饰五个狮形贴花,呈浮雕状,幼狮模样,圆眼竖耳,大嘴怒张,翘尾稍卷,昂首奔腾,额、鬓、颈、胸、腿、尾等处均有长短各异的体毛,造型夸张,动感强烈。器施酱黄、墨绿、乳白釉,色彩斑斓,相互交融,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给人一种美的质感。釉不及底,露出陶胎,质地洁白,细密坚致。三足炉是巩义黄冶窑常见的器形,其造型仿自唐代的金银器,以唐三彩较为多见,此外还有白釉、黑釉、蓝釉等品种。据有关专家研究成果表明,这件唐三彩三足炉亦应是巩义黄冶窑之制品。

  又如1987年淮阳县王店乡大宋村唐墓出土的三彩伎乐人贴花三足炉,残高16厘米,侈口卷沿,圆唇略斜,短束颈,斜丰肩,硕鼓腹,圜状底,腹下部原有三足,惜已残失。肩部一周等距饰以六片草叶纹贴花。腹上部与三足对应饰有三个菩萨贴花图案。腹中部三足之间相应位置,饰三组松叶忍冬卷草纹伎乐人图案贴花。颈、肩、腹、底等部位的数周弦纹装饰,则打破了佛教图案的规矩呆板。通体施以黄、绿、白三色彩釉,绿釉为主,间饰黄白。底部略露白胎。这件唐三彩三足炉虽有残缺,但其贴花图案却十分精美和珍贵。该器三个贴花伎乐人,即奏乐艺人,均曲肢跪坐,手弹琵琶,形象较为写实。伎乐人的周围是忍冬图案。忍冬俗呼“金银花”,通称卷草,因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东汉末期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最为流行。且多被作为佛教装饰,比喻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后来又被广泛用于绘画和雕刻等艺术品的装饰上,到唐代已十分流行。而菩萨手持净瓶贴花图案,在佛教中则有着一种普渡众生的功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保佑众生、平烦息灾、神通无限的象征。这些都说明当时佛教的盛行已经影响到最不容易为外来宗教所侵入的葬俗中来了。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唐代伎乐的直观资料,也反映出大唐文化与佛教艺术兼收并蓄的辉煌(图10-图12)。

  在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完整的素胎器物和烧成后的三彩制品,而且有施釉后尚未入窑烧制的半成品器物,充分说明唐三彩是先制坯第一次入窑素烧,再上釉后入窑二次烧成。如2002年巩义黄冶窑址出土的素烧三足炉(GXHⅡT10⑩:11),口径13厘米,高13厘米,胎系白色,器呈罐形,侈口,卷沿,圆唇,短束颈,圆鼓腹,圜形底,下承以三兽足。炉体器皿部分颈、肩和腹部均有数周弦纹,明显采用转盘拉坯工艺制作成型。此炉通体素胎,从三底足处可见粘结痕迹,炉身与三足比例合理,制作协调,造型端正,形制饱满。

  又如2002年巩义黄冶窑址出土的素烧施釉三足炉(GXHⅡT4H15:58),口径10.2厘米,底径5.7厘米,高11.5厘米,口沿外翻,束颈较短,圆肩鼓腹,下收为小平底,承三兽蹄形足。器肩与腹部分别饰有数周凹弦纹。粉白色高岭土胎,质地细腻坚硬。全身外壁施以白色化妆土。口沿、颈、腹和三足涂有三种釉汁,尚未二次入窑釉烧。该器虽然只是素烧施釉,没有烧就呈现斑斓的色彩,却具有非常难得的研究价值。

  唐三彩器物中,有的三足炉的沿口,以及洗的内底上均遗留有三处支烧痕。由此可知,炉、洗等大件器物上再叠烧以其他器物。有的在器内还套烧有小件器物,以此充分利用空间,增加每窑的装烧量。如2002年11月9日,在巩义黄冶窑址,出土的唐三彩三足炉(GXHⅡT4H15:57),口径14.5厘米,高15.3厘米,口微侈,沿略卷,唇厚圆,短束颈,扁圆鼓腹,球状圜底,兽面蹄足。颈肩、肩腹交汇部位,分别界以带状凸弦纹,使颈与肩、肩与腹更加立体明显。下腹及近底部则均饰一周凹弦纹。口、颈及足部施以黄釉,器身绿釉为主,间饰白、黄釉斑。底不施釉,白胎质细,体表敷有一层粉白色化妆土。器内壁施有一层淡黄色透明釉。内底正中垫饼上,黏结有一小件器物残片,其上施以黄釉。沿口基本等距分布三枚支烧痕。巩义黄治窑址唐三彩三足炉等遗物的出土,再现了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流程,使我们对唐三彩制品的成型、装饰、烧成工艺过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最为珍贵的唐三彩三足炉是带有蓝釉的,这是因为唐代蓝釉三彩器往往被称为极品。民间收藏界有一种说法:“三彩挂蓝,价值连连。”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钴蓝在中国的应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陶胎琉璃珠,而用于中国陶器较早的例子则是唐三彩蓝釉器。虽然唐三彩发现和出土较多,但挂有蓝釉的却相对少见。据有关专家考证,烧制这种蓝釉的呈色剂是钴,其来源很可能是唐代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原料。不仅如此,蓝釉陶瓷的烧制、上色难度也较大,所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巩义黄冶窑址中发现的唐三彩,就数蓝釉器数量最少。其中1976年在巩县(今巩义)小黄冶电灌站,发掘出土的唐三彩三足炉(T1:113),口径15.5厘米,腹径22.5厘米,高16厘米,侈口,卷沿,圆唇,束颈,鼓腹,圜底,下腹部等距离附有三个兽蹄形足。器内壁施透明釉。外腹上、中、下部不同位置分别饰有数周凹弦纹。白胎,通体敷有一层化妆土,施釉至下腹部。口颈、下腹及足施有黄褐釉。腹中部施白釉,略微泛黄。肩部乃视觉中心,则以蓝釉为底色,自然流淌,施蓝釉时,采用石蜡控制法,圈点18个不规则的白釉圆圈,每个圆圈中间又点加黄色斑块,互相映衬,美轮美奂,恰似朵朵怒放的宝石花,显得高贵而典雅。

  巩义黄冶窑的唐三彩中,有的三足炉虽然也施蓝釉,却不似前件那样单纯明显,而是与其他颜色交错施釉,相互浸润,流串晕散,融为一体。如1976年7月巩县(今巩义)小黄冶电灌站出土的另件唐三彩三足炉,口径11.4厘米,腹径16.5厘米,高11.5厘米。侈口外翻,卷沿圆唇,颈微束,圆鼓腹,圜状底,腹下部等距附三蹄足。颈肩处和腹上部各饰一周较粗的凸弦纹,腹下部则有数周较细的凹弦纹。口与颈部施纯黄釉,唇色较深,略微泛褐。三足施釉,上绿下黄。腹部以蓝釉为主,白、黄釉斑施于其间,黄蓝交融形成绿色,积釉处则呈褐色。器内壁罩有一层淡透明釉。器外壁敷有一层化妆土,白胎泛黄。若与前件相比,后者烧制工艺似乎更加成熟,釉面变化尤为明显,斑驳灿烂,瑰丽神奇,但却不如前者素净雅致、色泽沉稳,可谓各有千秋,雅俗共赏。

  挂有蓝釉的唐三彩器物,还见于1998年周口市信用社唐墓出土的三足炉,高14.6厘米,侈口圆唇,口缘外翻,短颈微束,丰肩,鼓腹,圜底,下有三兽爪形足。肩、腹部饰三组数周弦纹,有凸有凹,唯肩与腹之连接处凸棱明显,转折起伏,富于变化。白胎,体敷化妆土,釉至下腹,底部露胎。施蓝、黄、白三色彩釉,口足部分为黄釉,肩与腹部蓝釉为地,交错饰以三层点缀有黄釉的白花,釉色在烧制过程中晕染流动,如浮光掠影,十分特别。

  周口地区发现的另件唐三彩器物,是1992年在郸城墨河唐墓出土的三足炉,其造型更加圆润丰满,釉色装饰也颇别致。该炉高14.9厘米,侈口,卷沿,圆唇,束颈,丰肩,鼓腹,圜底,下承以三兽足。炉口、颈及足部施以黄褐釉,肩部饰有一周三色覆莲瓣纹,层次分明,腹部交错施以黄、绿、白釉,黄绿打底,白斑点缀,似为花瓣,飘拂散落。釉色斑斓,黄、绿、白、褐各色相互交融浸润,给人一种暖色基调和美的质感。釉不及底,积釉处呈现熟褐色调。胎质洁白,莹润细腻。

  河南发现或出土的唐三彩三足炉,造型基本大同小异,但釉色装饰却没有完全相同的,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无法控制其釉色的自然流淌所致。诸如1999年3月26日,在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刘庄村东,约250米处大白线公路段,发掘的唐墓中出土有一件三彩三足炉,口径12厘米,高11.5厘米。侈口卷沿,圆唇略尖,束颈较短,肩部丰满,圆鼓腹,圜状底,下腹等距离设以三兽爪形足。外底露胎,质细色白。口沿、颈部及三足施酱黄釉,炉身施草绿、酱黄、粉白三彩,以绿釉为主体色调,间以黄白形成斑纹,纹饰流畅,色彩协调,有一种流光溢彩、自然洒脱的艺术效果。

  又如在平顶山市发现的唐三彩三足炉,侈口,卷沿,圆唇,短束颈,丰肩,鼓腹,圜底略平,下承三兽爪形足。颈、肩及底部饰有数周凹弦纹。釉不及底,敷化妆土,并露白胎。口、颈与足部施酱黄釉,身施黄、绿、白三色彩釉,白釉为地,间饰黄绿。肩部一周等距饰以9组草叶纹,釉从上腹向下流淌,似呈写意草丛纹样,风格简约,朴素别致。

  比较典型的还有2003年7月,在郾城县(今漯河市郾城区)召陵镇窑厂唐墓出土的三彩三足炉,高14.5厘米,口径14厘米,腹径16.5厘米。体呈半球形,侈口,短颈,丰肩微耸,鼓腹,圜底,三兽爪形足。颈与肩和肩与腹之连接处,以及下腹三足间均饰凸棱,以界定不同釉色。口、颈及足施酱黄釉,肩和上腹施黄、绿、白相间的低温彩釉。肩部重点装饰,翠绿为地,交错饰以2周各15朵黄蕊白花,向下依次又有2周淡绿和酱黄色带衔接晕染,翠绿色釉偶有下淌,流痕长短不一。下腹与下足部露出白胎。内壁施有一层透明釉。该炉造型丰满,稳重大方,具有典型的唐代遗风;三足和下腹酱黄色彩的处理,既打破了炉身下部的飘浮感,又与口颈颜色呼应,极其符合美学理念;而肩部的绿底白斑,以及黄点装饰,则犹如奇葩异卉盛开在茂密的草地,非常富有东方诗意。

  河南出土的唐三彩三足炉中,大部分都是有器无盖,但也发现有一些带盖的。如1991年禹州市郭连乡郭东村唐墓出土的三彩带盖三足炉,通高20厘米。侈口,卷沿,圆唇,短颈,鼓腹,圜底,下有三兽爪形足。上承斗笠形盖,顶设圆纽。盖及肩部饰有数周凹弦纹。器身与盖交错施橙、绿、白釉,橙色为主,间饰绿白,并以斑点形式构成多组不规则抽象梅花图案。三足外侧均施绿釉。器底和足底及内侧部位露出白色陶胎。造型浑圆饱满,装饰精致华美,三足挺拔有力,格外大气规整,充分显示出大唐盛世的别样风韵。

  综上所述,河南发现的唐三彩三足炉范围较广,除以洛阳和巩义为中心的豫西地区之外,还散见于豫东的周口、郸城、淮阳、永城,豫南的平顶山、禹州、郾城,及豫北的鹤壁等没有列举的地点。通过对上述唐三彩三足炉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其中不少器物是由巩义黄冶窑生产的。巩义黄冶窑的唐三彩创烧于初唐,多为盛唐和中唐时期,晚唐仍有。总之,唐三彩作为中国盛唐文化的象征,远播海外,享有盛誉,而三足炉则是其中的典型器物之一。其造型丰润饱满、古朴庄重而富有生气,装饰工艺精美、瑰丽多彩又自然奔放,纹样用笔随意、浑然天成却别具匠心,完美体现了陶瓷、雕塑和绘画的有机结合,并且巧妙地运用贴花等立体装饰技法,以及独特的流淌工艺、铅釉的流动原理、交错的釉色变化、奇妙的窑变无双,从而构成了丰富的艺术语言,表达了不同的意境情趣,创造出鬼斧神工、辉煌华丽的时代特色与民族风格。

  参考文献:

  [1]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2] 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3] 赵青云。河南陶瓷史[M]。北京:紫金城出版社,1993年。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独立行政法人文化财研究所奈良文化财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博物馆编著。巩义黄冶唐三彩[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

  [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编著。黄冶窑考古新发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6]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河南唐三彩与唐青花[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7] 秦文生。略论唐三彩俑的艺术成就[G]。河南文物考古论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8] 王蔚波。绚丽多姿的唐三彩艺术[N]。文物报, 1986-3-7(3)。

  [9] 王蔚波。“河南唐三彩”系列之一·综论篇[J]。艺术市场,2008(8)。

  [10]王蔚波。“河南唐三彩”系列之五·器物篇[J]。艺术市场2008(12)。

  作者简介:王蔚波(1963- ),男,河南偃师人。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发掘过渑池仰韶村、新郑郑韩故城、上蔡蔡国故城等重要遗址,发表或出版文物专业论著60余篇(部),主要研究方向:美术考古与文物鉴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