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元青花与景德镇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9日 18:08 新浪收藏 微博

  说起元青花,必然提到景德镇。在瓷史中,可以说元青花就是景德镇的代名词。 景德镇于东晋时期建镇。宋以前曾称新干镇、昌南镇。宋代景德年间(1004~1007),宋真宗命景德镇烧御器,于底书“景德年制”款。因为这种瓷器光致茂美,故四方仿效,将之称为景德镇瓷。此后景德镇之名遂起,而昌南镇之名则渐渐不用。宋政府根据既成事实,正式将该镇改名为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业始于汉代,至今历两千余年而不衰,这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有利于制瓷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景德镇附近的高岭土、瓷石、釉料、耐火材料等自然资源蕴藏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们被运到景德镇,近者数里,远者百里,非常方便。景德镇既处于万山之中,又处于昌江中游。昌江发源于安徽祁门大洪山中,与其支流西河、东河汇合于景德镇。从这里可经鄱阳湖出长江,直去东海。元代,景德镇瓷器原料的供应和产品出口,主要依赖于流经镇区的昌江各支流与昌江下游。著名的元青花产地湖田窑就位于流经镇内的昌江支流南河两岸。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宋代就在景德镇设立了司务所,朝廷遣官督瓷以贡京师。光致茂美的“景德年制”瓷也使景德镇名扬中外。    

  元代政府对景德镇制瓷业非常重视,朝廷在景德镇设置了“浮梁瓷局”。《元史》卷八十八记载:“浮梁瓷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烧造瓷器。”这是元代在地方上设置的唯一掌烧瓷器的官方机构。关于浮梁瓷局,学术界有二说。一说认为成立于至元十五年(1278),结束于至正十二年(1352),历七十四年。瓷局结束的那年也是元王朝在景德镇统治势力动摇的那年。另一说认为,浮梁瓷局设于至元十五年,它的使命不仅是督瓷,而更主要的是课税,以满足朝廷财政之需。浮梁瓷局至迟在泰定年间(1324~1327)就被撤销了,代之而起的是“课税局”——元代中央政府在景德镇设置的专门收瓷窑税金的机构。课税局长官由地方行政长官兼任,称提领,烧造官窑瓷的政策是“有命则供,否,则止”。“有命则供”时,在民间窑场中烧官府的定烧器,再印上“枢府”、“太禧”、“福禄”等铭款,以示与民间用瓷的区别,“枢府”卵白釉印花器就是一例。《景德镇陶瓷史稿》曾经介绍,元泰定时期,止脱为提领,课民窑,因为他对民窑的剥削稍轻一些,因此民窑一时称盛。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连年战争,各地各大窑场在战火中苟延残喘,生产均属于低潮时期,而景德镇并非这次动荡中的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元代初期,在全国人口锐减30%的情况下,景德镇人口却大幅度增长,从宋咸淳五年(1269)到元代前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代有两个至元年号)的二十一年间,净增了40%。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税的暂时延缓、免遭战火的幸运,使景德镇元代瓷业大发展,这是青花瓷成熟于元代景德镇的大历史背景。


> 相关专题: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